APP下载

诵诗歌,学历史

2017-02-18江苏南京南江中学王秀娟

中学政史地 2017年31期
关键词:汗青秦王诗句

江苏南京南江中学 王秀娟

诵诗歌,学历史

诗歌既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古代朝代的更替,世事的变迁以及作者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看法等。因此丰富的诗歌资源如一股清泉,以“鲜活”的场景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为有效的历史学习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另外,以古代诗歌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作为试题的材料,可以考查学生从中提取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有效信息的能力,因此近几年各地中考历史卷中此种类型的试题越来越多。

所以,准确理解古代诗歌所蕴含的历史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知识。下面选取一些在教材中出现的诗词,与大家共同赏析、思考,以期能引导同学们在复习教材时,关注教材中选用的诗词,思考这些诗词中涉及的历史知识,或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态度等。

1.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赏析:这是《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思考:诗句中的“子”指谁?“家天下”体现了哪种政治制度?

2.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赏析: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古风》组诗中的诗句,描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秦王横扫天下,那如老虎一样看着诸侯的气势多么雄大啊!他挥剑割断浮云,那各国诸侯就全都向西来朝拜了。

思考:诗人对秦王的评价是持肯定态度还是否定态度?诗句描绘的是什么事件?

3.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赏析:这是唐朝诗人王珪所作《咏汉高祖》中的诗句。刘邦取得政权,建立了西汉。汉高祖刘邦在家乡沛郡丰邑起兵,趁着天命一跃龙门(当皇帝),手拿三尺宝剑,西进关中消灭残暴无道的秦朝。

思考:诗句中的“汉祖”建立了什么朝代?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赏析:这是曹操《步出夏门行》中的诗句,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老马虽然伏在马槽旁,但它仍有驰骋千里的志向;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思考:诗句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作者实现了吗?原因又是什么?

5.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赏析: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的是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人人都说修造汴河导致隋朝灭亡,可是至今南北通行还要依赖此河。如果没有打造龙舟纵情享乐之事,隋炀帝赫赫功绩几乎可比治水的大禹。

思考:诗句中的“此河”是指什么?诗歌中作者对大运河开凿的态度是什么?

6.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赏析: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如今天下到处都在征战,烽火燃遍了山冈;草木丛散发着积尸的恶臭,百姓的鲜血染红了广阔的山川。

思考:诗歌描绘的历史事件对唐朝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7.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赏析:台湾岛在荷兰殖民主义者的血腥统治下,遍地荆榛,一片荒凉,我决心把荷兰侵略者驱逐出台湾岛。经过十多年的浴血斗争,终于把荷兰人赶走,恢复了先人的基业。

思考:诗句中的“荷夷”指的是什么?“十年始复”指的是什么事件?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汗青”是指史册。因古时在竹简上写字,为防虫蛀先用火炙烤竹片,此时竹片中的水分蒸发出来,样子像人的汗珠,故把书简称为“汗青”。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这句诗表现了诗人为了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思考:该诗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将领?

9.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赏析:诗的头两句,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写出当年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后两句“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结尾“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了故都汴州。作者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思考:作者创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启。王位世袭制。

2.肯定。结束战乱,统一全国。

3.西汉。

4.想要统一全国。没有。因为随着刘备、孙权势力的上升和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失败,最终形成的是三分天下的局面。

5.隋朝大运河。有利有弊。

6.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7.荷兰殖民者。郑成功收复台湾。

8.文天祥,南宋。

9.揭露南宋统治者的腐朽和苟且偷安。

猜你喜欢

汗青秦王诗句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嘉兴瑞节耀汗青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蔺相如说话前后矛盾吗?
“汗青”原来是史书
小“恐”成像,观微知著
巧用诗句育新人
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