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德课堂中乡土资源的运用

2017-02-18黄惠如

教书育人 2017年23期
关键词:白云山乡土资源

黄惠如

品德课堂中乡土资源的运用

黄惠如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五千年的“刀耕文化”要让同学们了解到家乡人民辛勤劳动和英勇斗争的事迹,进一步体会到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形成了独特的乡土文化,它蕴含的勤劳坚韧、节俭朴素、知足常乐、尊重自然、顺应天道等理念,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内涵。开展富于乡土文化个性的德育活动,对儿童施加积极的影响,才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一、借用自然环境,让学生亲近文本

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这是培养孩子主动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能解放学生的思想,还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在大自然中释放情怀。教学中,我借助直观生动的乡土材料,做课堂导入,有效地拉近了教材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现在的课本内容都比较简单枯燥,学生不易理解。乡土资源取材于本地,贴近学生生活。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乡土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对教材知识有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与非官方武装力量间在广州市郊外三元里发生的冲突事件。三元里是广州城北附近的一个小村庄,1841年5月,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财物、强暴妇女,当地人民奋起反抗,打死数名英军。随后,三元里附近103个乡的群众包围了四方炮台,并诱敌至三元里牛栏岗。当时恰逢大雨,英军枪炮皆哑,手持刀、矛、锄头的民众乘势猛攻,英军增援部队到达后,才解救了被围困的英军。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

二、乡土资源的运用要紧扣课时中心,具有实效性和趣味性

运用乡土资源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选取的资源要紧扣课题中心,具有实效性,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都能得到发展。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如果教师能够选取一种有趣的乡土资源,引起学生的好奇,无疑会使教学行为事半功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充分挖掘富有趣味性的乡土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导入新课运用乡土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程导入,重在“一石激起千层浪”。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也是开拓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如,在讲述二年级下册“名胜古迹多”一课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在课外预习时查找资料,了解我们附近有哪些名胜古迹?课堂上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其中,白云山位于广州市北部,距市区约17公里,是九连山脉的南延部分,素有“南越第一山”之称。白云山全山面积28平方公里,其最高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广州的最高峰。据说,每到秋季,常有白云升起,山上犹如面纱笼罩,因而得名。自古以来,白云山都是广州有名的风景胜地,历史上羊城八景中的“菊湖云影”“白云晚望”“蒲间濂泉”“景泰僧归”都在白云山。这种直观生动的乡土材料导入,有效地拉近了教材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四、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处插入乡土历史,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

“研究表明,经过10~20分钟的注意起伏,便会导致注意不随意地转移,教师讲课时每隔10~15分钟如果能使学生转换一下不同种类的活动,则非常有利于学生注意的稳定。”因此,在重点、难点处适当插入乡土资源,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能消除学生由被动思考而带来的疲劳感。如,在讲述唐文化的繁盛时,在介绍完基础知识后,我又让学生说了一些三元里古庙、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碑、广州的肺腑“白云山”等地的游览经历,通过大家的分享,使同学们能够透过今天的唐文化去感受当时唐王朝的繁荣和昌盛。

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能使课堂教学更加和谐,使品德课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白云区汇侨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白云山乡土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乡土中国
白云山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广州·白云山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