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我的办学追寻

2017-02-18白秉州

教书育人 2017年23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行为习惯办学

白秉州

健康教育,我的办学追寻

白秉州

健康教育中的健康包括良好的生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道德意识与行为、良好的学习能力等。健康教育就是要把握学校正确办学方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努力构建健康校园环境、运用健康学习方式、培养健康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生活体系,凸显核心素养培育,实现师生共同健康发展的教育。

一、构建健康校园环境是前提

1.制定健康的学校制度

健全组织网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合理规范设置各处室,配齐配好管理人员,明确职责要求,整体推进个性化办学管理工作。在学生中建立健康文明小卫士、健康安全督查员、健康卫生监督岗,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为推进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完善制度体系。我们围绕“健康教育”这一核心,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如教科研制度、静校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班主任考核制度,从而在制度上保证学校办学主张的推进。

2.创建健康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质量水平与学生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打造健康教育校园,我们坚持源头严防、绿色发展、过程监管、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针对校园环境质量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加大校园环境建设与治理力度,建立多方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校园环境立体监管网络和支持系统,营造“书香、绿色、安全、适切”的校园环境,努力建设学生欢迎、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优质健康校园。

3.培育健康的师生关系

儿童教育家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学校应当成为学生发现自己潜能的地方,应当成为学生获得最多帮助的地方,应当成为一个快乐幸福的乐园。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理想层面上,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在原则层面上,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在规则层面上,尊重学生(这是前提),研究学生(这是基础),帮助学生(这是桥梁),信任学生(这是关键)。

二、培养健康行为习惯是重点

1.健康行为习惯培养和学校教育“无缝对接”

做到学校教育时时有养成,事事含养成,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在时间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覆盖从入校到毕业典礼的全过程,坚持不懈,形成常态机制。在人员参与上,学校全体人员都做养成教育工作者,重点突出班主任的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所有教师都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学生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培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事事时时做学生楷模。在方法上,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低起点、小步子、多形式、全参与、严要求、常坚持、重实效。

2.健康行为习惯培养和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树立全方位培养观,在行为习惯培养上,涵盖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其中要特别注重发挥家长这个珍贵的教育资源,办好家长学校,共同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

树立全方位评价观,在行为习惯评价上,建立一整套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综评、家长参评的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制度,从而实现家庭社会的工作合力。

三、促进教师健康成长是关键

1.教育情怀

我们通过师德教育、榜样示范、正确价值观分析等引导教师具有献身教育的情怀。引导教师对教育应该像小河奉献给大海、阳光奉献给大地那样无私,那样无怨无悔,那样一往情深。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文明当作人生的最大乐趣,做好终身从教的思想准备,甘做培育人才的泥土,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2.开阔视野

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阔教师视野。

勤读书,让读书成为习惯,在爱阅读中开阔眼界;走出去,到名校和先进地区,现场观摩,实地考察,在零距离中拓展眼界;请进来,邀请省、市、县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来校传经送宝,牵手名师优师,在近距离中扩展眼界。

3.专业理性

只有专业理性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培养最健康的好学生。开展科研工程,加强课题研究,改变教育观念,指导教育行为。开展教研工程,加强教学“五认真”研究与管理,丰富教学策略,改善课堂教学。开展结对工程。开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结对”“党员教师与非党员教师”的结对活动,促进共同成长。

四、运用健康学习方式是基础

这里的健康学习方式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上,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三个突出”“四个带进”“五个让”。即突出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兴趣带进课堂,把多元评价带进课堂,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带进课堂;目标让学生明确,问题让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规律让学生探究,方法让学生归纳。在学习上,我们引导学生做到五个学会:会主动学习,学习有计划、求知有方法、学习时间有保证、课余生活有安排;会独立思考,勤于动脑、敢于提问和质疑、大胆想象和联想;会合作学习,懂得分工,乐于交流,善于倾听,合作互补;会学用结合,动手操作、参与劳动、仔细观察、注重体验;会总结反思,及时总结、整理知识、勤于反思、处理信息。

五、形成健康生活体系是保证

1.学会运动,拥有健康体魄

我们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体育课时,积极开展“大课间”和“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在学校的贯彻落实。

2.学会审美,拥有健康情趣

我们通过组织文学社、书画小组、艺术体操队、舞蹈队、器乐队等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琴棋书画等艺术审美才能,陶冶学生美好情操;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和相关节日庆祝活动(如元旦、五一、六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展示学校办学发展成果,丰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3.学会阳光,拥有健康身心

我们通过心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强自信,不自卑;学会正确与人交往,乐于助人,尊重别人,体谅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面对批评,面对挫折,保持良好的心态,做一个身心健康的阳光少年。

六、开发健康校本课程是依托

1.开展好有声有色的社团活动

我们紧紧依托学校“凤冠少年宫”,开展威风锣鼓、经典阅读、五祖拳、田径、大鼓、古筝、琵琶、乒乓球、书法、茶艺、舞蹈、趣味作文、趣味数学、呼啦圈、跳绳、象棋等特色活动,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充裕、丰富多彩的活动资源。

2.打造好健康教育实践基地

我们紧紧依托学校“凤冠趣园”,即以我校背靠的凤冠山为依托,选取凤冠山上特有中草药进行校园绿化、种植,形成集绿化与种植、认识与保护、观赏与养心为特色的办学基地。并以此为凭借,编写中草药校本教材《凤冠百草》,打造特色课程。

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实施“健康教育”中,我们取得了初步成效。学校先后被评为泉州市德育先进学校、泉州市绿色学校、泉州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安溪县毕业班质量监测先进学校;学校率先通过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验收。其办学特色先后在福建电视台、《泉州晚报》、《东南早报》等媒体报道,已经成为社会认可、家长放心、学生喜爱的区域名校。■

(作者单位:福建安溪县第八小学)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行为习惯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智慧校园环境下高职德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