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践行“生本德育”落实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2017-02-18刘福兴孟广俊

教书育人 2017年5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育人德育

刘福兴 孟广俊

深入践行“生本德育”落实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刘福兴 孟广俊

多年来,我校始终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遵循“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理论观,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的生本教育理念和行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加大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力度,坚持养成教育的原则,围绕“站有样、走无声、言有礼”行为习惯养成展开“生本德育”,采取树立榜样正面教育、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帮助分辨是非、美化环境熏陶、加强监管、开展活动、张扬个性、成立兴趣小组等方法,使学生养成了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了品质与相应素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下面,就养成教育方面的工作谈谈我校的具体做法。

一、重创新——建构“生本德育”规范化为主的养成教育体系

生本德育规范化是致力于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发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亲自体验,内化吸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以此构建“低起点、高目标、零距离、长效应”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低起点、高目标”就是指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入手,倡导学生做到“站有样、走无声、言有礼”,使学生增强改善自我行为的意识,为自己塑造美好人生形象,零距离、长效应就是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通过各处室、学生会的具体行为规范和校园网、校报、校园广播的宣传教育,抓小抓细、抓真抓实,在学生内心深处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人生规划。在我校“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定厚实基础”的工作理念下,让学生在生本活动中去感受幸福、理解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最终目的是实现幸福人生。本着这个理念,我们在校内养成教育上实施“四个一”计划:做一天本班的环保小卫士,管理一天的本班学生纪律,组织本班一次团会,假期参加一次志愿者活动。在校外组织学生对各个行业进行调查,让学生了解生涯发展的艰辛和不易。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感知生涯发展的方向和要求。进一步确立自己的生涯方向,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

在体系建设中,学校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为切入点,制订了以“站有样、走无声、言有理”为载体的《乾安一中“生本德育”规范》,从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入手,侧重了德育有效途径的探索。从形式上变原有的学校单一注力为多元合力。确定了四线四主体。一是以副书记——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为主体的常规德育体系,负责日常工作框架和活动形式设计,对学生自行组织的活动把关指导服务,组织开展班级“生本德育”方法的摸索实践。二是以教学副校长——教务处——科研室——教研组为主体的学科德育体系。担当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学科德育有效方法的探索,发挥调动课堂主阵地和教师主导力量的作用。三是以德育处、团委——学生会——班委会、团支部为主体的自我教育规范体系,职责是征询落实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征集学生中有创意的方案或办法,吸纳学生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设计和组织,使学生成为所有活动的重要力量,使学生代表成为德育工作核心成员。具体活动的做法:针对活动,提倡时效性;针对观念,提倡时代性;针对行为,提倡实践性;针对特长,提倡实际性。工作的核心:引进生涯教育理念,丰富学校育人实践,为学生人生打下厚重底色。生涯教育从“八好”开始,推动生本活动的开展。八好:说好话、走好路、做好操、扫好地、写好字、上好课、考好试。八好实施内容体现在团会、两操、卫生、绘画比赛、黑板报、手抄报、观看感恩视频,爱国主义视频、“五最”评选、“校园之星”评选多方面完成“八好”的计划,坚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把养成教育具体化和实践化,养成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四是以学校关工委工作室——社区主任——家长委员会为主体的大众德育体系,主要是参与学校德育工作计划的制订、实施和监督评价。定期与学校主要领导交流工作、反馈信息、提交建设性的修改完善建议或方案。为生本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保驾护航。

以上主线各处室每两周评选出优秀文明个人,每月评选出“文明班级”,每学期评选出优秀文明礼仪推广班级,校园广播站进行弘扬,让学生、班级、学校成为一个共生共荣的密不可分的荣誉共同体,实现育人目标。

二、求和谐——营造优美的养成教育育人环境

校园环境的影响和熏陶对一个个体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古代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多年来,为了营造优美的具有文化气息的育人环境,学校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然致力校园的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兴建了校园文化墙、走廊文化墙、楼道图书角、篮球场地、足球场、排球场地、假山长廊,情绪宣泄室、沙盘游戏室、心理测评室等绿化、美化、优化了校园。班级文化建设达到了“一班一世界,一廊一风采”的主旨要求。学校还重视校园德育氛围的营造,分别在校园的显要位置张挂名人名言、画像、名校简介、名人的发明等,让花草树木产生言语,让墙壁标语发出声音,优美的校园环境时时刻刻熏陶影响着全校师长,促其愉快学习、幸福成长。

人文环境影响学生的个性成长,学校从领导到教师,十分重视自身的人文环境建设,组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加强教师自身环境建设,要求教师上班期间着装整齐,教态自然,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上班不许饮酒,上课、监考不接打手机,施行提前两分钟候课制度等,从而通过教师自身的人文环境建设感化、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养成教育习惯。加强教师政治学习,提升整体思想素质,我校每学年依据各级领导部门的要求和教师思想现状,通过集中和自学为主开展教职工政治学习,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树立起教育工作者的正确的价值观和明确教育的任务和要求,有力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拓宽了我校生本德育的文化渠道。

三、谋发展——打造养成教育活动平台

我校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本德育活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实际,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力开展学生养成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并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灵活及时地开展了各种生本德育活动。开展不同形式、主题、内容的活动对锻造学生个性,塑造学生精神品质,完善学生幸福人生起着加油和助力的作用。由家长、教师、学生代表共同设计确定的各项活动,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心理需求出发。我们又强化了“五结合”:内外结合、大小结合、情景结合、家校结合、人机结合。活动力求涵盖量大而又重学生差异性,尽力满足学生的愿望,充分展示活动主体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活动中来,在活动实践中增长见识、愉悦身心、洁净灵魂。活动中,基础工作实现了“八化”:一是利用传统纪念日进行的“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活动已成常态化;二是利用传统节日“我心与中国梦同行”的主题活动已具网格化;“三是让生命与爱同行”的感恩教育在触动学生心灵、营造温馨家庭、构建团结班级和谐校园主旨活动中已显生命化;四是每月一期的“校园之星”评选凸显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榜样育人”为核心的“三育人”系列规范化;五是以“珍爱生命,生命至上”为主题的学生防灾减灾安全演练已成样本化;六是以兴趣小组为存在形式的校园大课间和“精品”社团活动呈效益化;七是社会、家庭、学校相融的“三结合”教育变得精细化;八是以教学、纪律、卫生管理人员为主体的“三驾马车并行”管理服务模式,使各项工作做到了有组织、有论证、有环节、有检查、有评比。保障了各项活动开展的工作有了条理化。定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定期组织防震、火灾等逃生演练。施行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制度,由学生确定主,团委把关,通过演讲表达自己的心声和理想。学校每年4月中旬为毕业班学生举行中考、高考誓师大会,为毕业生呐喊助威、鼓劲加油。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我校生本德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作为既有厚重历史又富有时代气息的育人圣地,我校先后获得国家德育先进校、三次获得五四红旗团支部、省家长学校示范校、省创新研究先进校、省电化教育示范校、先进体育项目传统校、市级心理健康示范校、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在领导和教师队伍建设中,涌现出了专家型校长、杰出校长、省优秀教师、省德育标兵、市“三八红旗手”、市级优秀教师等多个先进典型人物。

(作者单位:吉林松原市乾安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