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互助学习

2017-02-17杨国华

文理导航 2017年3期
关键词:同质组间山洞

杨国华

【摘 要】同伴互助学习是指通过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积极主动的帮助和支援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互助学习,我觉得把学生分成各种互助合作小组,如:“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小组、“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小组、“一对一”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习体育技术、技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互助学习

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化,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出现,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我县的主要研究课题。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学校的“高效课堂”开展得如火如荼。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当然也得实行高效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我发现“互助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完成教学目标、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美国的尔利博士和托平教授曾在《同伴互助学习》一书中指出:所谓同伴互助学习是指通过地位平等或匹配的伙伴积极主动的帮助和支援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活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互助学习,我觉得把学生分成各种互助合作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习体育技术、技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我就几个事例来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组

在教学三年级《障碍跑》一课时,我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运动能力、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以及性格等特点,将学生按体育成绩好的和体育成绩差的、上课思维比较活跃的和思维不活跃的、性格外向与内向的分在一组,各个同学都存在差异,分成这样的小组,组与组之间差别不大。在通过障碍“山洞”之前,我让学生组内观察讨论运用什么方法过障碍,并试着过一过。问题提出后,每个组很快得出答案,方法是钻过去;于是每组从排头开始一个一个地钻起了“山洞”,结果有的在过“山洞”时摔了,有的把“山洞”(栏架代替)扛起来……问题百出。回到队伍后,孩子就开始讨论了,有的说身体不能面向前通过,身体如果过于前倾的话,容易摔倒;有的说,后背不能抬的过高,会碰到“洞顶”(栏架的上面);有的说,身体侧过来比较能通过;还有点甚至走到“山洞”做起示范来。最后做示范的那个同学还让组内的学生学着他的样子,钻了起来,还真不错,竟然每个同学都顺利地通过了。原来他在通过障碍之前身体向左侧,右脚先跨过去,然后依次是头、身体、脚,这样整个身体都很快地通过了“山洞”。看來互助合作的小组的力量还是很大的,换做以前传统的教学,教师做一下示范,让学生跟着练习,估计在练习过程中,那些学困生还是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组间同质”在本节课后面的障碍接力赛中保证了其公平性,由于各组实力相当,学生在比赛中积极性高涨,团结一心,如果哪位同学哪方面没做好,总是献计献策,使其更好地通过障碍,以保证在下面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分组

在教学五年级《跳高》一课时,我根据学生掌握技术的快慢将学生分成两组,因材施教。通过及时的分层分组,掌握技术较快的一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跳高练习,如果学生出现错误,组内成员及时指出并进行纠正。同时,由于小学生好胜心较强,不服输,所以学生在练习时,也是非常积极主动。掌握技术慢的一组,老师进行个别化辅导,在助跑、起跳、过竿、落地等方面,哪个方面不行再着重、经反复练习,直到掌握跳高技术。然后教师再将跳高架的高度设为90厘米、100厘米、120厘米四个高度,让学生在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选择不同的高度,进行过竿练习,跳过低高度的同学可以选择再高一点的高度,没有通过的高一点的高度的同学可以再选择下一个高度,这时候同学间的互助作用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跳得高的同学可以离开队伍去帮助指导那些过竿困难的、跳得不高的学生,跳得好的学生再把自己的方法和经验传授给同伴,将自己所学知识得到应用,学困生在技术好的同学的带动下,能够树立信心,主动积极地学习。学生在参与中掌握知识,生成能力,也加强了学生间的密切合作。

三、“一对一”分组

“一对一”分组形式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使用,例如在进行一年级跳绳时,我让小朋友们自由找好朋友,让学生同好朋友在一起学习、练习真是开心的事。我从中观察到让跳得好的小学生再指导跳得不太熟练的小学生跳绳技术,由于小学生攀比心理强,不服输的个性也强,他们在同伴的指导下能够积极练习,不知不觉中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活动和实现教学目标。

通过一年多的体育教学的互助学习研究,课堂上,学生逐步成为了质疑向难、探索释疑的主动探索者,养成了良好的互助学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小组互助学习得到了有效的开展,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发展,他们也从中体验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和知识共享的快乐。实践中还发现互助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在中、高年级收效明显,在一二年级学生而言,收效甚微,有收获,成功的快乐,更多的是难觅其道、不得要领的苦恼。我将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学习。但我们深知,不经历风雨,见不到彩虹,人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能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同质组间山洞
利用弹力带抗阻练习发展中学生力量素质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貌异质同”话类比
给春天的信
比较中的“同质”与“异质”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形同质异“的函数问题辨析(上)
近现代中国与西方体育文化间性研究
地下暗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