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话式教学

2017-02-17张凤琪

文理导航 2017年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

张凤琪

【摘 要】目前国内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着瓶颈,即面对儿童的教学光凭课本上的讲解显得枯燥无味,在课堂中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主要论述在小学语文中怎样引导学生学习,利用通话式教学,让教育充满生机。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式教学;教育

一、“童话式”教学的概念

童话因其神奇的幻想吸引儿童的注意,因此“童话式”主要指一种无拘束的想象,运用语言等手段营造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将每个课堂打造成童话式的课堂,将每一节童话课都上得寓教于乐,将语文课中的每一种文体的学习都变成童话一般吸引儿童认真学习。

二、“童话式”教学的具体运用

1.识字

任何一套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都有对每个学段明确的识字要求,除此之外,还特别强调要求要达到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以及能够借助工具独立识字。识字在整个小学的语文教育中是最为重要也最为基础的一环,只有做好了这一环节的教学,才能使儿童在语文的世界中畅游。

“童话式”的识字,利用汉字本身所带有的人文情愫,结合儿童“万物皆有情”的特点,激发儿童对于汉字积极性,从而将枯燥的识字、认字学习变成愉快的童话,提高学习效率。

有研究表明小学儿童识字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字形(占54.4%)。而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主要依靠具体形象,分析、推理的抽象逻辑思维还正在初步发展,这就意味着他们特别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学习活动是否有趣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这时期的儿童的识字能力因为心理特征决定他们还难以自主建构一个系统的识字方法体系,所以他们头脑中形成的往往只是支离破碎的方法。这个时候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童话式识字”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学习“碧”的时候,就可以编这样一个字谜: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碧绿的石头上。这个谜语就是利用了“童话式”的幻想,结合学生所喜欢童话故事的任务所编的,这样学生就可以高效率地记住这个生字。

在用童话式识字方法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成为某个汉字童话世界的发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阐释这个汉字的童话故事,并且从中获得心灵上的满足,更积极地去创造、去幻想这个充满着惊喜的童话般的汉字世界。

2.阅读

儿童是天生的童话欣赏家,比起其他的文体,儿童更乐于阅读童话。教师在实际的童话教学实践中,不要局限于文本的教学,要在课内外教学指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童话作品进行初步的赏析和品评,通过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意义以及生命的价值,这样就能使童话阅读走出书本,走入生活。

如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牧童》一诗前两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在教学时,运用童话式的语言去引导想象:小牧童在一个美丽的原野上放牧。绿绿的草像地毯一样铺满了整个草原。他放牧的时候总爱吹笛子,他的笛声似乎有一种魔力,把晚风也逗弄得特别的柔和。

通过“童话式教学”的方式,将每一种文体的意蕴在一种儿童乐于接受的想象氛围中表达,使儿童爱上语文课,爱上阅读。

3.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发挥学生的潜力,创造各种机会,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爱动笔的习惯。”童话课文提供了很好的写作资源,从低年级的写话练习开始,培养儿童对于作文的兴趣和感悟,以有趣的童话作为兴趣的唤醒点。儿童可以从童话中获得各种文字表达技巧以及各种情感体验,想象力的培养更是成为写作灵感的重要来源。

许多儿童害怕写作,或者写出来的故事不够真实,都是因为对于生活的感悟不够。所以“童话式教学”在写作这一教学环节中,在实际的生活中,引导学生感悟到自己生活就是一個个美丽的故事,只需要用美丽的文字将自己的想象写下来就可以了。

4.综合性学习

以童话的形式打开儿童学习语文的大门,儿童在寓教于乐中达到了学习的目标之余,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学习,还有效地培养了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并且直接培养了学生热爱人生、热爱世界的情感。儿童在欣赏和感悟童话时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也对他们的个性发展和社会性有所益处。

美国的一堂《灰姑娘》的阅读课就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案例,在阅读之前,教师首先提出四个问题:1.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角色?不喜欢哪一个?将理由分别一条条写好。2.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灰姑娘没有来得及跳上南瓜马车,你们想想,将会发生什么?3.如果你是故事中灰姑娘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灰姑娘去参加王子的宴会?为什么?一定要诚实回答哦。4.这个童话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吗?

这四个问题,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带领学生领略童话世界的魅力。学生讨论得出的“遵守时间”、“朋友的重要性”、“要爱惜自己”等等,让学生有了更丰富的视角,也让学生更清楚地思考他的答案。

这样的童话学习,不仅满足了小学课标所要求的,而且还直指更高层次的能力养成,如文学性、自主学习等。

三、结语

带着改变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现状、进一步提高童话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就小学语文教学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童话式”这一教学方式,使童话的教学更加系统化,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条件,而“童话式”教学就可以让儿童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在无形中提高综合能力、人文素养和对生活的美好感悟。

【参考文献】

[1]张书军.童话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语文教学通讯,2007(11)

[2]袁柳彬.童话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0(12)

[3]郝月梅.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05)

[4]姜瑛.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2.4

[5]陈泽红.浅论小学语文童话审美教学[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0.5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