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当怎样“像老师备课授课一样学习”?

2017-02-17陈文月

文理导航 2017年1期
关键词:备课学习方法

陈文月

【摘 要】对学生来说,“像……一样”指的是神似而非貌合。其“备课”的内容仅限于教材内容而已,而“授课”则强调有条件的边学边用。“像老师备课授课一样学习”的实质是,既要像老师备课一样认真而严谨地对待教材中的内容,也要像老师授课一样去应用所学,达到切合自身实际,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学习金字塔;备课;授课;学习方法

1946年,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提出了著名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在他看来,学习的方式可概括为七种,即:听讲、阅读、视听、演示、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但就学习效果而言,第一、二种方式(即听讲、阅读)虽说是我们最常用的,效率却最低,学习内容的平均保存率分别只能达到5%和10%。而效率最高的方式则是最后一种——教授给他人,其对学习内容的平均保存率高达90%以上。此后,不少教育工作者纷纷将这类高保持率学习方式付诸教学实践,影响日盛。有感于此,张诚毅老师在《像老师备课授课一样学习》(载《语文学刊》2013·5)一文中针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转变思想;二要交流质疑;三要勇于展示。其主要理由是,学生之所以总是记不住、明白不了或运用不了所学的知识,就是因为没有像老师备课那样认真去学习、钻研过,更没有像老师授课一样去学以致用教别人过。因此,要由被动听转到主动学,要像老师一样认真而严谨地对待课堂教学的内容。而大胆质疑、虚心求教,注重合作交流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无疑会激发自己学习的热情。至于展示,则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获得成就感和持久的学习动力,并巩固记忆、加深理解、锻炼表达能力。总之,“让学生像老师备课授课一样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掩卷之余,不禁沉思。备课授课是老师们再熟悉不过的本职工作,因此,老师们以之为参照来强化学习是自然而然的。问题是,如果站在中学生的角度作换位思考,我们该如何理解、怎样做到“像老师备课授课一样学习”呢?

应当承认,乍一看到要“像老师备课授课一样学习”的提法,我们也许不禁会为之一怔。因为,中学生就压根没有备过课、授过课。备课授课那是老师们的事啊。但仔细想来,这种方式方法的确值得我们认真尝试、努力践行。因为,老师们之所以对所讲授的知识点烂熟于心、对教学的重难点了然于胸、对各种问题的解决得心应手,就在于他(她)们为了授好课而进行了精心准备。在学习中,我们满脑子总是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问号,需要老师来释疑解惑。因此,“给人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的道理并不难懂。其实,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當“小老师”的经历。“好为人师”的确不易。要给对方讲清并满意地回答各种提问,自己就得真正弄懂搞透。不可能“蒙混”过关,更不可能以己之昏昏而使他人昭昭。相反,但凡我们能给别人讲清楚的内容,都是我们掌握得比较扎实的部分。以前的这些体验,让我们与“像老师备课授课一样学习”之法无形中拉近了心理距离。

那么,究竟怎样“像老师备课授课一样学习”呢?

首先,应当明白的是,这里的“备课”是狭义的,即仅限于“备教材”,与老师们对备课的理解并不相同。老师们对备课、授课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用精益求精来形容可能一点都不过分。在老师心目中,备课,有时候可能无异于在搞科研,而授课俨然是一门精雕细刻、永无止境的艺术创造。老师们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随着一遍又一遍的讲授,老师们对教材的基本内容和重难点早已成竹在胸、如数家珍,备课的重心就更多地围绕备着“备学生”加以展开。这涉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基础,备经验基础、生活关注点及能力和兴趣等等方面。显然,“像老师备课授课一样学习”,不可能要求中学生完全模仿老师的备课,否则,那就完全把“像老师备课授课一样学习”的经给念歪了。

其次,这里的“授课”更不能和老师们的授课同日而语。“授课是一门艺术”,这大概是对老师们授课工作的精当概括。老师们在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上不仅要按教学计划传授我们应有的知识,还要尽可能地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想尽千方百计,激发我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甚至要让我们获得最大的艺术享受。一堂精彩的授课,在传授知识精准、完整的前提下,既要强调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又要追求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显然,对这门特殊的艺术绝非朝夕之功就可登堂入室、窥其究竟。因此,作为学生为授课而备课,主要是解决如何尽可能地对教材知识的精准和完整掌握,否则,也就从根本上偏离了方向。

再次,老师们术业有专攻,而且一般是重复多次上一门课,学问功底之扎实不言而喻。而中学生往往要同时学七八门课,既要“温故”又要“知新”,尤其对于面临中高考的学生来说,时间之宝贵大概不是用金钱简单比喻的,不可能像老师那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严格的进行备课,更不可能像老师那样一丝不苟的去授课。

再其次,这里的“像……一样”其实只是其实“神似”而非强调“貌合”。质言之,“像老师备课授课一样学习”的实质要求是,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应当下意识地自问自答:“这些问题,如果老师、家长或同学这样问或那样问时,我该如何解答?”如果我们在学习中心里总绷着这根弦,那就不可能浅尝辄止,就会“逼”着自己对所学知识尽可能地弄懂学透、确实掌握。因此,我们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领会这一学习方法的要旨,尝试之、探索之,总结之,绝不应拘泥于字面表述,不从本本出发,更不为教条所羁绊。这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最后,应当强调指出的是,一方面,正如埃德加·戴尔所言,不同的学习方式,其对学习内容的平均保存率的确大不相同;但另一方面,不同的学习方式,它所要求的条件以及占用的时间也不相同。单纯的听讲、阅读,固然对学习内容的平均保持率最低,但它们最为简单、最不占用时间;相反,实践方式、教授他人的方式,虽然对学习内容的平均保持率最高,但它们的实施条件要求高、占用时间当然也不菲。因此,每个人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加以选择。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不断提高才是我们摸索各种学习方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诚毅.“像老师备课授课一样学习”,《语文学刊》,2013年第5期

[2]张溢溪.“学习金字塔盛宴”,《科普园》,2016年第7期

[3]金书乾.“如何备好学生让课堂更精彩”,《学生之友》,2010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备课学习方法
孩子刚入学,父母咋“备课”?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小学英语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中职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心得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