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2017-02-16张宏涛

价值工程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学科研基层组织专业发展

张宏涛

摘要:本文以路桥类工程专业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实践进行研究、剖析,提出了适合工程类专业的高职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方法与路径,为高职工程类专业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与师资团队核心竞争力建设提供借鉴。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basic-level organizations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specialty,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and paths of construction of basic-level organization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is suitable for engineering specialty,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asic-level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engineering specialt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ore competence of teachers tea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专业发展;校企合作;教学科研;基层组织

Key word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teaching and research;basic-level organizations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4-0043-02

0 引言

随着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等新技术在路桥建设领域的应用,以往以教师的个人能力成长为出发点或以培训、下企业实践等单一载体锻炼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路径难以胜任路桥类人才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通过对影响高职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整体教学科研能力发展的全要素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分析,着力探索高职工程类专业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与师资团队核心竞争力建设的路径。

1 高职专业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的特点

1.1 开放性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企校融合,而作为高职的教学主體——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团队由于企校融合、注重实践等特性,需要组织(团队)成员具有开放、包容特性。

1.2 校企协同 高职教育从诞生起,就伴随着校企各自发挥自身在职业教育不同阶段、不同角色的重要作用和职能,促进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高职教学科研基层组织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也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融合,专兼职教师从协同授课不断拓展到课程建设、联合科研、社会服务等众多领域。

1.3 注重实践 高职教育始终要在市场环境下,围绕“以企业岗位实践——转化职业教育素材——按照岗位人才标准培养各岗位急需的人才”的不断循环的人才培养实践,服务岗位人才培养。

1.4 社会服务 高职教学科研基层组织不仅在为社会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方面作用突出,而且承担着技术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诸多社会服务任务。

2 当前高职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仍存在着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制约专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主要是:

2.1 专任教师生师比仍然偏高,领军人物缺乏 2015年高职教育在校生占整个高等教育的45.6%,而高职专任教师占本专科专任教师总数仅为31.8%,专任教师生师比普遍在1:20-1:30之间,远低于“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要求的生师比18:1为合格,16:1为优秀”的标准要求,高职专任教师数量的不足使专任教师不仅课时量较大,而且承担了大量协助兼职教师的工作任务,使得专任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社会服务的时间难以保证,而且普遍缺乏高水平领军人物或专业带头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专业的高质量发展。

2.2 机制和制度改革滞后或不完善,团队效能不高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偏少、重点科研、创新发展平台实力偏弱、重大科研项目承接能力不足等问题,暴露出高职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配套的制度建设不完善,没有形成促进高职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有效发展的内驱动力,造成高职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或团队效能不高。

2.3 结构不合理,协同发展能力不强 高职教师不仅规模数量上存在较大缺口,而且高职教学科研基层组织能力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专兼职教师教学与企业岗位实践能力结构不匹配,领军人物缺乏,教师间协同发展能力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

3 高职工程类专业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的路径

打造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需要从专兼职教师两个层面入手,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在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项目与任务承接等方面的作用,培育各级、各类专兼职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团队。

3.1 打造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3.1.1 专任教师

①通过深化改革优化专任教师教学与企业岗位实践能力结构。优化专任教师教学与企业岗位实践能力结构需要从外部引进和原有专任教师培养两方面同时入手,在专任教师培养上要结合高职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针对专任教师掌握专业与行业新技术、岗位能力项目转化成教学单元、企业岗位工艺实践能力、技术服务意识与能力等能力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培养措施,着力补短板,优化专任教师能力结构。②发挥好教研活动的学习作用。充分发挥集体研讨、听课、公开课交流、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教研活动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互补、互学、整合提升的作用,特别是邀请兼职教师、学生代表等参加教研活动,从教与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不同侧面进行剖析,持续更新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使教研活动成为年轻教师成长的重要载体。③注重对专任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把专任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高职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学校聘请的企业能工巧匠的传帮带作用,根据培养计划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是让专任青年教师融入传帮带师傅的专业建设、科研项目等实际工作团队、任务,通过专任青年教师分层、分方向培养,促进教学科研基层组织融合提高的常态发展。

3.1.2 兼职教师 高职院校持续推进企业“能工巧匠”进校园和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活动,逐步实现了企业兼职教师参与高职教育的常规化、规模化,加强兼职教师分层管理。

①初入职的兼职教师要加强对职教理念、教学方法等的培训,使初职兼职教师熟悉教育规律,知晓工作职责与教学工作任务,为其尽快融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②要在兼职骨干教师承接教学任务基础上,发挥兼职骨干教师在专兼职教师联合进行教学改革与社会服务等领域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能力和作用,实现专兼职教师的共同发展。③要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聚集作用,聚集企业技能大师级兼职教师将企业的先进技术率先引入专业课堂,为专任教师、学生培养提供新技术和创新元素。

3.2 创建不同类型的教学团队 专任教师要面向办学能力与教学质量提升及配套项目、科研课题、技术研发、企业员工能力提升项目、技术支持与服务等项目或任务,探索建设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基层团队,组建跨专业、跨院系、跨学校的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结构的教学科研基层团队,尤其是与企业高级技术、管理人员携手合作研发项目,使教师从生产实践、项目建设实践中汲取营养。

3.3 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有效发展的配套制度建设 ①学校只通过定期的教学评估检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成效,尽量减少行政干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进行教学改革,为教学改革创造相对自主的环境。给教学科研基层团队提供物质资源、运转经费,并要将学校支持措施制度化,减少随意性,以保障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项目建设的有效运行。②国家尽快落实高职院校的生均拨款,保障高职有足够的资金完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高职院校也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实际和短板规划资金使用和建立保障制度,让专业教师做专业的事,加大对专业教师教学科研与服务的成果奖励力度,核心是形成有利于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核心能力建设与发展有效的激励机制。

3.4 强化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效能管理 在给予教学科研组织建设自主权和激励机制的同时,强化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效能管理,加强教师个人与教学科研基层团队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效能考核相结合,营造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良好内外部条件,促进高职教师发展内驱动力的形成。

高职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除了建设创造以上基础环境和条件,还要结合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与创新发展,为师资团队核心竞争力建设开辟有效路径,如图1所示。

4 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实践与创新点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路桥工程学院建于2006年,学生规模较大,但因建设时间短,师资规模、教师实践素材转化教学资源能力、科研能力等教学科研能力均较弱。近五年来,围绕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与师资团队核心竞争力建设,着力在短期内解决教师团队教学、科研、项目承接能力的短板,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4.1 做足校企融合,拓展发展平台 做足校企融合,增强二级学院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师资、实训基地、项目团队成员服务专业建设的资源整合能力,建设面向办学能力与教学质量提升及配套项目、科研课题、技术研发、企业员工能力提升项目、技术支持与服务等项目或任务的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或团队,显著提升了专任教师适应岗位技能培养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科研与服务产业能力、专业建设的社会资源整合能力。

4.2 全力推进社会服务和应用研究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路桥类专业二级学院以企业员工能力提升项目、合作企業专业工程项目等社会服务项目为载体,全力推进专任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和面向项目的应用研究,不仅提高了专业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而且,在参与项目中形成的研究、实践成果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持续高于全国骨干校平均水平。

5 结束语

高职院校应以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的全面建设、教学科研项目或任务载体为依托,以全要素多举措的制度建设为保障,注重教师团队成员的协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分层培养,项目引领驱动,以教师发展为核心,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能力和团队核心竞争力,以此实现高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树臣.在教师培训管理中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2]邓荣.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类专业“三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1).

[3]李漫.高等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的构建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8).

猜你喜欢

教学科研基层组织专业发展
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党的基层组织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纪律建设亟待加强
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基层组织建设始终
湖南文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简介
进一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