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2017-02-16冯杰焦立霞

科技与创新 2017年1期

冯杰++焦立霞

摘 要:现阶段,医药化工行业所产生的溶剂废气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增加了治理难度。主要对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的产生及排放特点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其治理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废气治理;冷凝法

中图分类号:X7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1.058

1 溶剂废气的排放特点分析

1.1 排放具有量大、点多,无组织的特点

在医药化工行业中会大量消耗溶剂,而每台生产设备都有可能成为溶剂废气的排放点。如果一个企业有众多设备,不难想象其溶剂废气排放点会有多少。这些溶剂废气不仅浓度较高,而且处于低空无组织的排放状态。

1.2 排放不稳定

溶剂废气的构成成分比较复杂,而且无论是污染物的浓度,还是污染物的种类,变化都比较大,即便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套装置,其排出的污染物性质也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1.3 影响范围广

溶剂废气中大多数是恶臭性质的气体。这些气体具有较低的嗅阈值,极容易扩散,从而造成溶剂废气排放的污染范围比较广。

2 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治理中的问题

2.1 清洁生产总体水平较低

与国外医药化工行业相比,我国医药化工行业准入门槛较低。这就决定了我国大多数医药企业不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再加上规模小、技术薄弱、创新能力弱等问题,直接导致无法真正贯彻落实清洁生产的相关措施,以至于在生产装备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生产管理等方面逐渐拉大了与国外的差距。

2.2 废气处理措施缺乏有效性和经济性

现阶段,非水溶性溶剂废气处理方法主要有碳纤维吸附法、有机溶剂吸收法、冷凝法等。这些方法虽相对比较完善,但是各自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冷凝法具有操作简单、节约成本的优势,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其冷凝效果的变化幅度比较大,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冷凝效果;碳纤维吸附法和有机溶剂吸收法具有投资大、成本高、效果好的特点,但是其适用场合受到了局限。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提高非水溶性溶剂废气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2.3 非水溶性溶剂废气治理水平较低

由于现存非水溶性溶剂废气的治理技术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因此,大多数企业为了使非水溶性溶剂废气的排放符合相关标准,所采用的废气治理设施比较简易。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简易的设备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其缺陷较为明显,不适合长期使用,大多数情况是在环保检查时应用此方法来敷衍了事,例如碳纤维吸附法没有充分考虑碳纤维的再生问题,柴油吸附法没有充分考虑处置废柴油等。个别医药化工企业为了满足环保要求,甚至采用应急处理、停产、限产等不正当的方式。环保监管一旦松懈,就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加重环境污染程度。

2.4 环保监督难度较大

医药化工产品具有更新快、种类多、批量小的特点,小批量生产的方式就决定了其可以随时改变单元设备,从而进行其他产品的生产作业。个别企业迫于市场残酷的竞争压力,为了推卸环保责任,对实际生产情况隐而不报,使得环保部门难以及时掌握这些企业的排污情况和实际生产情况。

溶剂废气扩散速度较快,即便出现了溶剂废气污染事故,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内就处理好界定及取证等相关事宜。

3 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的防治对策

3.1 实行总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

制订溶剂废气排放标准,实行总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因为溶剂废气排放的有机污染物属性是VOCs,因此,其总有机物污染物排放水平可以用TVOC指标来表征,以此对有机废气的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

由于医药化工产品具有更新换代快、种类繁多的特点,因此,如果个别产品无法采用TVOC排放控制指标,为了提高有机溶剂回收水平,可以通过制订溶剂回收率控制指标来实现。

3.2 提高医药化工行业准入门槛

提高医药化工行业准入门槛,制订相关的技术防范措施,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从以往医药化工行业废气污染治理方面的经验教训来看,应该综合考虑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的排放特点及生产特点,并充分利用环保科技、生产科技的新成果,制订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污染治理措施,充分发挥其普遍性的指导作用;②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污染治理应该符合最基本的技术要求,尤其是在选择防治技术路线、工程施工、设计处理工艺、运行管理、验收等方面;③采用全过程控制废气治理技术,即充分结合末端治理、过程控制和清洁生产,充分利用资源节约型、能源节约型的废气治理技术;④站在综合防治的立场上,综合治理废水、固体废物、废气等,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二次污染、污染转移的情况。

3.3 提高治理水平,积极开发新技术

现阶段,在溶剂废气处理技术中,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就是吸附法、吸收法和冷凝法。为此,可通过研发吸附剂、吸收剂及改进反应器等措施提高上述技术的应用效率,降低其投入成本,并攻克在回收技术中存在的脱附、解吸等难题。

在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处理方法中,新型催化氧化法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应被广泛应用于溶剂废气的末端治理方面。加大研究新型催化剂的力度,使其利用效率大幅度提升。生物法适用于生物毒性低、浓度低、成分复杂的混合废气处理中,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在提升不同菌种的处理能力、不同填料的性能、设备抗冲击性等研究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

3.4 紧抓源头,分类收集

现阶段,医药化工企业对废气的来源并未探根寻底,导致所有的废气全部进入末端处理,处理量大、组分繁杂,大大增加了废气末端处理的难度。因此,在提升溶剂废气处理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应该从溶剂废气的源头寻因。

当前,医药化工企业由于资金有限等原因,大部分生产车间建造过程并未进行系统的概念设计,无法保证工艺与工程紧密结合,导致生产过程中极大一部分溶剂废气产生点被忽略。因此,为了加强医药化工行业的溶剂废气治理,企业要提高对车间建造的概念设计关注,提升工程技术实力,加强企业员工的管理培训,从而控制溶剂废气的源头,降低末端溶剂废气治理难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结合先进的理论和经验,充分利用各种设备,并加强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加大环保监督力度,才能够有效地处理溶剂废气,促进医药化工行业的进步,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小平,郑磊,黄深琪,等.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3):193.

[2]肖洁松.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治理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8):77.

〔編辑:刘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