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之外

2017-02-16张乐妍

参花(下)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考制度时光大学

◎张乐妍

高考之外

◎张乐妍

高中三年,寒窗苦读。我们背负着升学沉重的压力,手擎微光,在 “黑暗”的学海中踽踽前行,心情随着成绩浮沉波动,几时欢悦几时愁。三年披星戴月,十八年求学生涯,只为最后成功走过那独木桥——高考。

一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我们,却忘了沿途花开正好,风景迷人;却忘了在奔波的途中停下来,看看高考之外还有什么……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曾经说过:“青春时光转瞬即逝。”如果最美丽的年纪、最美好的时光统统献给了那流水般的机械学习,只求功名,岂不是太可惜了吗?人生不售返程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时间不会因为你的挽留而停下它匆匆的脚步,逝去的,永远不会重来。时间胜金,不必把它全部交给高考。高考,只是大学的一块敲门砖,接下来的人生,还要靠你自己把握。

进入大学,也不意味着人生上了保险,以后就高枕无忧了。每年,大学中因荒废学业被劝退者不在少数;几年前从北大退学转而在北京工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周浩发出的狂妄言论,瞬间把高考制度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些现象无不引发了大众对我国高考制度的反思——虽然目前“高考制度”是面向全体学生“最公平的选择”,但它却让学生们产生一种“进了好大学就有好工作”的错觉,以至于有的学生进了大学就一味地玩乐,不思进取……大学只是人生另一段学习的开始,如果真进了大学就一劳永逸的话 ,“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又有何存在的必要?

鲤鱼跃出清池,蛟龙舞于幽壑,诗人吟出绝句,画家妙笔生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成功的路不止一条。对于高中生涯中所谓的成功,我们不必艳羡;对于所谓的高分,我们不必苛求。只一味模仿的人生空如白纸,何来价值可言?每条河都有自己的流向,每颗种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发芽季节,只有发现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才能写就属于自己的精彩。

同样,我们的未来也不只有高考这一条路。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应该把眼界放宽,视线放远。热爱那身戎装,那好,就去参军,做保卫祖国的战士;喜欢艺术,那便去走“从艺之路”——绘画、音乐、舞蹈,听从自己的内心;英语出类拔萃,英语竞赛会为你提供机会。即便是参加高考,你也可以选择参加各类竞赛获得自招资格,早日进入你梦寐以求的大学。

生命仿佛一场放逐和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俗世,用社会既定的轨道羁绊了自己前进的脚步。泰戈尔说过:“生命当如灿烂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有时,不妨跳出世人思维的桎梏,停下匆匆的脚步,四处看看,你会发现,高考之外还有数不清的灿烂。

“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时光点滴流逝,生命可以短暂,但没理由不精彩。山之清寂,水之潋滟,丽日蓝天。时光美景不可辜负,我想以梦为马,今夜就出发,千丘万壑,紫烟茫茫去不还。

我想在自然中领略四季的美好。清浅春日,木欣欣以向荣,生之奋发;明媚之春又如情人眼眸,“人面桃花相映红”,顾盼流转。炎炎夏日,骄阳似火,生之热烈;清爽之夏又如清茶,“小荷才露尖尖角”,清新怡人。秋果丰硕,生之慰藉;萧瑟之秋又如愁人心绪,“满地黄花堆积”,愁情怅然。冬雪素洁,滢然洁白,生之肃穆;坚忍之冬又如梅花信念,“零落成泥碾作尘”,银装素裹。日月悬浮,乾坤流转,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自然统御着每一阵风,每一片云,每一次悸动,每一回叹息。高考之外,风景更美。

我想抛下教材,在古典中游弋。华夏文化源远流长,我独爱唐诗;盛唐如梦,我独爱太白。松色如暮,一袭白衣,傲然立于山间。白鹿青崖间,烟涛微茫,与酒为伴。纵使仕途不顺,太白你也长啸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驰骋于这浩渺天地间。你执着一柄寒气逼人的长剑,从官场的黑暗中划过,从诗歌的战场中划过。一步一句诗,用内心的痛苦与盖世的才气,“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轰轰烈烈地“走出”一首首千古绝唱。

我想在《红楼》中葬花,在《激流》中冲浪,在《变色龙》中笑看人生,在《麦琪的礼物》中感悟人本性的善良……除去课本,上有《离骚》,下有《野草》;东有《聊斋》,西有《变形记》……还有浩瀚的书海等着我们去畅游。高考之外,书香更浓。

……

民国才女林徽因有言:“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旅行,只是所走的路径不同,所选择的方向不同,所付出的感情不同,而所发生的故事亦不同。”即使必然会走高考这条路,也不要忘记,不会仅凭一考就定终生,未来也不会因此就定格。高考之外,还有别的路,有数不尽的灿烂。

(作者系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高三17班学生)

(责任编辑 象话)

猜你喜欢

高考制度时光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Chapter 2 Childhood time第2章 童年时光
《大学》
永远向前的时光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探析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考制度改革
漫时光
2017高考拉开帷幕 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他山之石:看巴西高考制度如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