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启示录

2017-02-16刘汉林

参花(下) 2017年2期
关键词:顺河涨工资沿河

◎刘汉林

生活启示录

◎刘汉林

等电梯

以前一直在乡下,住的是平房。四年前来到了城市,住的是电梯房,家在二十七楼。出门回家,大多时候都要等电梯。电梯是并排两部,等电梯时,大多数情况都是两部电梯一上一下,选择电梯自然毋庸置疑,肯定是站到正在往下的电梯门口等候。有时两部电梯在同一个楼层,并且都在往上或往下,就很难选择。如果都在往下,当时的楼层不同,毫无疑问,差不多所有人都会选择处在低楼层的那一部。凡此种种,我们选择的结果一定都会是正确的吗?答案是——不一定。其实有很多时候,在选择电梯时,两部所处的楼层相差很大,选择者满怀信心地选择靠下的那一部,其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比如当时一部电梯在三十一楼往下,另一部在十五楼往下,甚至更下一些,你肯定要选择当时在十五楼甚至更下一些的那部。其结果是,有时候你选对了,也就是说你所选择的靠下的那部电梯先停在你所等待的一楼电梯门口。但也有很多时候,先降落下来的却并不是你选择的那一部。就算是我开始提到的那几种情况,比如两部电梯一上一下,你所选择的是正在往下的那部电梯,因为另一部正在上升,你当时会以为正在往下的绝对先降落到一楼,但最终结果也许会跟你开一个天大的玩笑——它偏要晚一些到达。

由此我想到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它们跟选择电梯何等相似。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很多事情,你以为很有把握、稳操胜券的事,但做起来不一定会那么顺利,甚至有可能失败。而有一些事,你没有足够的信心,甚至完全没有把握,结果,做起来相当顺利,最终获得了圆满的成功,给你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其实,我们在看待一个人的问题上,常常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会根据那个人某一段时间的表现及其成长经历来断言那个人长大后会怎么怎么样,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当然,其中有一部分我们的判断或者叫预言是正确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判断是错误的。你觉得长大后有出息的,说不定当了乞丐;你觉得长大后一定不会有什么出息的,说不定人家当了大老板,大企业家,成了百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

诸如此类的事情有很多很多,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迪。

我们对待自己所面临的事情,觉得稳操胜券的,也千万不能马虎大意,掉以轻心。反之,觉得做起来有较大难度、很是棘手的,也不能丧失信心,轻言放弃。

我们去评价、判断、预言一个人,也绝不能仅凭那个人一时一事的表现,妄下结论,断言未来。否则,可能会给别人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毁了人家的前途,或者给自己带来终身的遗恨和内疚。

转路

住到城里后,一来因为城里车多人多道路不畅,二来因为年龄大,我就把原来住在乡镇时每天坚持跑步的习惯改为快步行走。每天早上、下午各一次,均为十公里左右。早上的路线是走出家门大约一百米,便上东门大桥,过完桥,便顺着江北滨河路顺河而上,一直到柳津桥,再过桥,沿着江南滨河路沿河而下,整个行程大约两小时。下午的路线是走出家门,同样通过东门大桥到达江北,沿着滨河路向下,经过大约一小时,到达旅游区蓄水河堤,然后再过桥,沿南岸滨河路返回,同样大约一小时。无论从时间的长短还是手机上定位系统的显示,早上顺河而上和下午沿河而下的行走路程长短一样,但早上那一趟感觉很轻松,而下午那一趟就走得较为艰辛,深感劳累,并且每次都是这样。那时我就觉得我的身体不大适合下午走较远的路,但后来我改变方向,即早上顺河而下,下午沿河而上,不同的感觉出现了,即早上那一段路程走下来感觉非常疲惫,而下午那趟走下来反而觉得很轻松。为什么?到底为什么?我在心里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问。后来,我在行走的过程中慢慢悟出了其中的原因。那是因为沿河而上,公路的旁边全都是街市,一会儿到了这条街,一会儿又到了那条街。这段路桥也多,大约五公里的路程中间就有四座桥,四座桥把这五公里的路程基本分成五等分,无论你是以街道为参照,还是以桥梁来衡量,你每走完一程,就觉得整个路程又少了几分之几,感觉离成功越来越近,自然越走越有劲儿。相反,顺河而下的那段路,没有街市,桥梁也特别少,只是中间有座南杨大桥把那段路一分为二,所以走起来就觉得特别漫长,特别艰难,特别劳累。

由此我想到,人生中会经历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如果我们不想办法,始终把它当作一个整体,当成一个庞然大物,我们可能常常会被那些形形色色的巨大的困难和挫折吓倒。反之,如果我们把这些巨大的困难和挫折分解成一个个小小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就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一个一个攻克它、战胜它,最终取得胜利。

退休

因为身体的原因,我在四年前五十五岁时提前退了休。申请退休的时候,就有不少好心人劝我,说马上就要进行工资改革,要涨不少工资,并且以后每隔两三年要调一次,退了不划算,都熬到这份儿上了,就再坚持几年吧,说句不好听的话,死也要死在课堂上。听了朋友们的相劝,我真有些动心了,但一想到那段时间头晕得特别厉害,时常都觉得如坠五里云雾中,上课时说了上句忘了下句,怎么能坚持呢?当时自己也特别为难:退吧,工资肯定是要吃大亏的;不退吧,头晕成那样,不说五年,就是再熬上五天都难,那种难受的感觉用“度日如年”来形容,可以说不但没有丝毫的夸张,反而还远远不能形容当时的感受。所以当时只能横下一条心,退!但当我在县教育局递交退休申请时,再次听到有领导劝我:“工资改革马上就要实施下来,要不再过些时候,看看情况?”我又一次犹豫了。我正准备把拿着申请书的手收回时,又有一位领导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主要还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确定。”是啊,头晕成那样,怎么坚持上课呢?听了这句话,我再次将动摇了的心坚定下来。我想,涨工资固然重要,但身体更重要。在严重的头晕状态下上课,那种痛苦是常人所不能体会到的。我终于下定了决心,交申请,毫不犹豫地退!是啊,要是不退,这种折磨了我二十多年的慢性病,就算找遍天下,也没有神医能够在短时间里为我治愈。长假是请不了的。如果坚持上课,一来会误了学生,二来会让自己的病情加重,因为我在这方面是深有体会的。头晕得厉害,就担心上不好课,进而害怕上课,上午的课熬过去了,又担心下午的课,今天的课熬完了,又会在心里想:头晕成这个样子,明天的课怎么上啊。这种焦虑、这种畏惧总会一直纠缠在心里,无情地折磨着我,挥之不去。这种病,很难有人理解。因为看上去身体棒棒的,能吃能动,精神面貌也没有问题,甚至堪称“饱满”,但又有谁知道,这“饱满”是我努力装出来的。我一直觉得,作为一个人,就算身体有病,也要显得精神点儿,不能总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所以我常常是“强打精神”,强装笑脸,因此常有人认为我“没病装病”。对此,我内心深感痛苦,这是一种被病痛折磨以外的被人误解、被人冤枉的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痛苦,它比病痛折磨带来的痛苦还要痛苦多少倍!正由于这些过分的焦虑和恐惧,病情也就愈益加重。

递交申请退休只能是我唯一的选择,什么尽责奉献,什么涨工资,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就算涨上一千两千,我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退休申请很快批下来了,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以后的日子不会再为头晕无法上课而成天忧心忡忡了。长期以来压在我心底的那块巨石终于落地了,我的心里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

退休后,过了大约半年时间,又有另外一块新的石头压在了我的心里,使我轻松了一阵子的心情再一次变得沉重起来,那就是真的涨工资了,并且涨得不少,七八百,没过多久,又涨了。总之,在我退休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就涨了三次。和我同龄同职称在职的,月工资由原来的三千多一点涨到了六千多,整整涨了一倍。要是现在退休,至少可以领到七千多块钱的退休工资,而现在只有四千多,将近少了一半。在那段时间里,我的心情再次变得十分糟糕。心里埋怨自己倒霉的身体,也责怪自己当初不听大多数人的劝告,没“赖”在岗位上……

又过了些时候,我听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现在退休的教师,跟我同职称的,退休工资比我还少了几百元,上面所说的高了一倍,那只是我按照以前的退休政策的一种推测估计。我的心情顿时又云开雾散,压在心里的那块石头也落了地。

回想起这段经历,真是阴晴相伴,悲喜交加,工资的涨落也像病痛一样把我狠狠地折磨了一番。

退休的这番经历,给了我深深的启示,对于生活中的种种事情,无论好事还是坏事,都有它的两面性。世上没有绝对好或者绝对坏的事物,并且任何一件事未来的结果是好是坏,谁也不知道。因此我们要全面地、辩证地、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对待。同时,我们也要放宽胸怀去对待其不利的一面,使我们永远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让我们活得更加轻松,更加快乐。

请我们记住那句古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责任编辑 象话)

猜你喜欢

顺河涨工资沿河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
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完成首次核燃料组件装载
新年愿望
顺河:好水好酒豆香浓
顺河:好水好酒豆香浓
九九歌
一方要求“涨工资”,一方期望“控成本” 小微企业犹存“用工难”
假如有一天,编辑涨工资了
九九歌
2015薪酬改革:如何给公务员“涨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