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教师身上应具有的几种“气”

2017-02-15蔡发成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书卷气才气正气

蔡发成

“气”是中国文化中是一个非常独特而重要的概念。孟子有“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文天祥《正气歌》开篇也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浩然气,沛乎塞苍冥。”他们都强调要做好一个人,办好一件事,就必须善于养“气”。作为一名老师,也应该善养“师之气”,努力将自己完善成一个肉体之外有着丰富精神的教师,一个灵魂超越肉体走向心灵的教师;一个充满正气、富有才气的教师。

【关键词】书卷气;中国文化

1 书卷气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给教师的建议》中也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坐下来,深入地思考。”因为只有读书,教师才能保持和延续儒雅的书生意气,不至于被人间的烟火熏烤得面目全非,从而保持一份宁静淡泊的情怀,保持一份理智与清醒。朱永新先生指出:“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基础抓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也就是说教师身上应该多些书卷气、文气,少些老气、俗气,这正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需要。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里的“气”就是“书卷气”。这是一种文化底蕴、智慧力量的自然流露,教师必须持久地读书学习,同时不断地实践反思和感悟积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文化文明的传播者和心灵成长的塑造者。因此,勤奋地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必然会学得真知,悟得真理,进而厚积薄发,成为博学多才、富有书卷气的教师,必然会涵养出一种超越常人的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儒雅风度。

2 才气

当一个教师喜欢读书,拥有书卷气的时候,这个老师慢慢也就有了才气。才气即一个人内在才华、才情的自然对外流露。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可见,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对老师站稳讲台是多么重要!教师的“才”,最重要的是展现在课堂上。教无定法,同样的课题、同样的课堂,不同的教师,其精彩度、影响力绝对不一样。一个有才气的老师,教学中可以做到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沟通心灵;一个有才气的老师,幽默风趣、嬉笑斥骂皆成妙语,一个有才气的老师,课堂教学潇洒自如,妙趣横生,学生时时被其才智、才气所吸引和折服。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才气,但这个基本之外,如若能修炼一两项其他才华,则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自身的魅力。于教师而言,写一笔好字,作一篇好文,画一幅丹青,唱一支动听的歌曲,跳一支优美的舞蹈等都不失为一种才气。这些才气可以让教师的教学锦上添花,且这种才气将吸引和带动很多类似特长或潜质的学生为全面发展自己而努力,为其人生增添更多精彩。

3 大气

通观古代文人,凡是有才气的人,似乎都和心胸狭隘这个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而作为教师,当下的另一种“文人”,不但要拥有才气,更要“大气”。这大气不仅仅是宽恕,还要有做人的格调。一个教师的眼界、胸襟与气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所能达到的高度。做老师要大气,大气的老师胸怀宽广,高瞻远瞩,不汲汲于眼前利益,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能营造出具有高度、深度、温度的课堂,这是一种大气;用高品位的课外阅读滋养学生心灵,这是一种大气;从容淡定,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也是一种大气……大气的老师,思考问题高屋建瓴,大气的老师,课堂教学智慧圆融。大气的老师,胸怀世界,面向未来;大气的老师,尊重客观,珍视自我,大气的老师成就大气的课堂,大气的课堂力达物我同化,浑然天成。做大气的老师,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做大氣的老师,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做大气的老师,学生才会全面发展。教师要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圣人之训,让自己的灵魂大气起来。因为教师的工作是神圣而伟大的事业,教师担负着国家的大义、民族的未来和学生的幸福明天,只有大气才可以担起这份大任。

4 正气

当一个教师具有担负起国家大义、民族未来和学生幸福明天责任的大气时,他的身上必有孟子所谓的“浩然正气”。同时,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真、善、美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莘莘学子人生的导师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一个有正气的老师,才会使学生肃然起敬,才可以培养出有正气的学生。人们常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形容教师,其中的“身正”即意味着具有高尚的德行,一身正气,是教师的必备素质。教师有正气,才能顶天立地,仰无愧于天,俯于愧于地,于天地之间坦荡自如。一个有正气的老师,才能走出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的计较,才能坚定自己的教育信仰,用教育的理想实现理想的教育。正气是一个人灵魂的底色,是一个人永远可以高贵活着的资本,是一个人的脊梁。教师有了正气,也就有了师者独有的浩然之气,这样,教师才能在知行统一中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师者,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魂,扎牢自己的根,树正气,淳师风,扬师德,依法执教,真正担负起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的重任。

5 结语

教师要为学生未来的人生播撒科学精神的种子,使他们不仅有能力生存于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客观世界,还能自由地崇尚和充实自己高尚的精神世界,而要完成这一使命,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内在气质负责,塑造好自己的精神气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01).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2).

[3]马柯连卡.马柯连卡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01).

[4]朱永新.走在新教育路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2(02).

作者单位

甘肃省榆中县第一中学 甘肃省榆中县 730100

猜你喜欢

书卷气才气正气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正气方天祥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现代汉语中“书卷气”一词语境拓展及语义增值
读书养才气
清风正气
书卷气
漫谈书卷气
践行“三严三实”要存锐气 增勇气 长才气
涵养书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