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十三五”工业危废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2017-02-15高小杰陈森李婧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南京市十三五问题

高小杰+陈森+李婧

摘 要:该文对南京市“十二五”期间工业危废产生及处理处置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十三五”期间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南京市;十三五;工业危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X5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1-0067-03

Abstract: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generation and disposal of industrial hazardous waste in Nanjing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the main problems and challenge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were summarized,an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Nanjing;The 13th Five-Year;Industrial hazardous waste;Problems;Countermeasures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化学反应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等特征。尽管工业危险废物的总量相对较少,但因其对环境造成的后果严重,始终是固废处置的重点和难点[1]。工业危险废物管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防范环境风险,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安全,改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十二五”以来,南京市在工业危险废物的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伴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黑色金属冶炼等为主的工业企业产生的工业危废逐年增多。据统计,5年间共产生危废195.5万t,较“十一五”增长了68.9%,年均增长11.1%。而危废的处置利用设施和能力没有同步增长,不能满足工业危废处置利用的需要。因此,为了在“十三五”期间加强南京市工业危废的环境管理,提高危废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确保危废处理处置无害化,切实防止危废污染环境,有必要进行南京市工业危废污染防治对策的研究。本文通过调查南京市“十二五”工业危废的产生、处理处置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危废处置利用及完善管理政策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制定“十三五”期间危废“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相关政策提供技术支持。

1 “十二五”工业危废污染防治现状及主要问题

1.1 工业危废产生及处理处置状况 根据南京市环境统计资料,“十二五”期间,2011、2012、2013、2014和2015年的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分别为30.17万t、32.52万t、37.70万t、45.81万t和49.34万t,较“十一五”增长了68.9%,年均增长11.1%,基本呈逐年增长态势(图1)。工业危险废物主要产生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主要危险废物种类为废碱(HW35)、精(蒸)馏残渣(HW11)、废酸(HW34)、废矿物油(HW08)和其他废物(HW49)等。

“十二五”期间,南京市危险废物主要处置利用方式是焚烧、综合利用以及填埋,以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利用和企业自行处置利用为主。5年间,虽然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已达约99%(2015年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为96.67%),但综合利用率只有约50%~65%(图2)。

“十二五”期间南京市本地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较弱,到2015年年底南京市共有29家企业具备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资质,其中危险废物集中焚燒企业2家,危险废物填埋处置企业1家,综合利用企业19家。每年仅有约75%的工业危险废物在南京市本地处置,其余有相当一部分危险废物需转移到镇江等周边地区处置。另外“十二五”期间,南京市每年都有少量危险废物贮存,2015年约有1.65万t危险废物处于贮存状态。

1.2 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南京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逐年增长,处理处置能力不足,造成了一定数量的危险废物贮存于各大企业。企业、园区和社会3个层次均未能建立有效的循环经济体系,很难对危险废物实施从产生、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统一监督管理,致使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存在一定问题。

1.2.1 南京市工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尤其是焚烧处置能力不足 南京市以化工、钢铁和电子为支柱产业,产生了大量工业危险废物。十二五期间,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介于30万~50万t/a,仅约75%在南京市处置利用,25%的危险废物需跨市转移。企业的焚烧设施与工艺也较为落后,亟需升级改造。另外,废酸、废碱、有机溶剂等缺乏综合利用单位。危险废物贮存既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又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另外危废跨市转移既存在较大的管理难度,又存在巨大的运输安全风险。

1.2.2 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方式有待改进 2015年南京市工业危险废物总体综合利用率为62%。从综合利用的技术现状看,大多停留在作为燃料、筑路等较低层次上,缺少高附加值、深度加工的产品,而且量大面广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技术问题并未得到根本的解决。同时,危险废物再利用的方法和途径也存在一定隐患。

1.2.3 危险废物监管能力与环境形势不相匹配 近年南京市工业危险废物的逐年增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处置单位的技术能力落后,危险废物处置设备急需更新。同时,南京市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计强度不够,尚未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亟待建立科学规范的固体废物监管体系。随着新的管理职能不断强化,管理执法队伍力量不足,难于全面掌握企业危险废物的产生和流向等情况。

2 “十三五”南京市工业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形势

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结构的调整而发生变化,近几年来,南京市危险废物产生量逐年增加。根据《南京市环境统计资料》得到单位工业总产值危险废物产生量,从而得到危险废物的排污系数,按照南京市工业总产值计算危险废物产生量。危险废物年产生量预测数学模型为:

式中:W-规划期末危险废物年产生量(单位:万t);δ-预测基准年单位工业总产值危险废物产生量(单位:t/万元);α-衰减系数;n-预测时段(单位:a);M-规划期末工业总产值(单位:亿元)。

以2015年为基准年预测,万元工业产值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78kg/万元。分析2011年以来南京市万元工业产值危险废物产生量的变化情况,发现南京市危险废物排放强度年递减系数变化于0.06~0.17,中值为0.08,平均危险废物排放强度年递减系数为0.10。由于递减因子不稳定,而且减排空间不断减小,所以预测公式中α取最小值0.06,2020年南京市危险废物预测产生情况见表1。

随着资源回收技术的不断提高,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一般来说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如果危险废物能实现远期85%的综合利用率的话,预计2020年南京市分别大约有8万t危险废物需经焚烧、填埋等方式处置。但如果以2015年62%的综合利用率来估算的话,2020年南京市大约有21万t需经其他方式处置。就以上趋势分析看来,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水平不高和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是“十三五”面临的2个主要压力。如果远期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不能达到85%的话,那么南京市目前的危废处置建设状况尚不能满足未来需求。如何处置未来增加的危险废物,将是南京市固体废物未来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考验。

3 “十三五”工业危废污染防治主要对策措施

3.1 “十三五”期间工业危废污染防治总体目标 根据《南京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南京市“十三五”期间工业危废污染防治总体目标为:围绕“十三五”环境保护基本策略,以保护环境、防治工业危废污染、减少工业危废给社会带来的危害、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根本目的,进一步加强南京市的工业危废污染防治工作,完善工业危废管理和监督体制,加快工业危废处置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危险废物的跨境转移,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安全高效的工业危废处理处置体系和稳定运行机制。综合分析2015年南京市工业危废污染防治现状、《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7—2030)》以及《南京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定和要求,设定南京市工业危废管理指标为:到2020年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

3.2 “十三五”工业危废污染防治主要对策建议 工业危废的处理处置是一个全过程管理模式,需要从产生、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2]。为实现上述目标,解决南京市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存在的问题,本文建议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3.2.1 完善工业危废的行政管理体制及信息化平台建设 结合南京市工业危废管理实际状况,完善立法、执法和监督管理“三位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明确调查、惩罚等行政管理职责分工。建立工业危废管理信息网,加强危废全程监管能力建设,与工业固废的管理一并构建固废处置流程的监控一体化系统,全方位掌控危废的产生和流动情况,统一归口危废产生、处置企业、以及运输等相关信息。完成动态数据库建设。加强检查、企业申报登记、监督以及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加强危险废物应急能力建设,有效解决突发环境事件。增加执法人员编制,解决管理执法隊伍力量不足问题。

3.2.2 加快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提高处置能力 南京市近期应加快威立雅环境服务公司、化工园天宇、长江江宇、江南、江北环保产业园等危废处置项目的建设步伐,远期积极争取在这些项目完成的基础上再上几个危废处置设施项目,提高危废的焚烧与填埋处置能力,解决南京市危废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力争至2020年,危险废物无害化集中处置能力达20万t/a以上,实现危险废物的本地处置以及焚烧、卫生填埋等多元化综合利用的安全处置。

3.2.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危废处置行业的发展 制定科学完备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建设计划,将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解决用地、资金等相关问题。加强危废处置企业的政策资金扶持,通过多种手段解决企业研发投入高、危废处置利用利润微薄、提档升级难等问题。支持鼓励危废处置利用企业积极申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按国家有关规定申请享受税收、运行等优惠政策。完善《南京市节能和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适当降低对危废企业申请该项补偿的节能规模要求。通过绿色信贷、减免税费、土地有偿使用等优惠补偿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危废处置利用行业,重点鼓励投资危废焚烧处置、废酸处置利用等南京市目前处置能力缺乏的项目。

3.2.4 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水平 加大科研投入,着力提高危废综合利用水平,重点研发危险废物再利用与安全处置的关键技术;建立区域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技术优选和风险评价机制与方法,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决策支持软件。

参考文献

[1]再协.2016年中国固废处理行业发展概况[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6,(7):13-17.

[2]陶峰.我国工业危险废弃物处置现状分析及节能产业化开发建议[J].上海化工,2016,(8):46-50.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南京市十三五问题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