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零食消费状况实证研究

2017-02-15黄照旭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大学生

本次研究对贵州某省属高校大学进行的实证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出不同性别、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在零食花费上存在显著差异,平均每月零食花费与每月生活费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零食消费;实证研究

1 引言

零食是指非正餐实践所持的各种少量的食物和饮料。零食是人们摄取营养的另一途径,不等于垃圾食品,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成年早期过渡的阶段,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效率。而合理的零食可作为日常膳食的有益补充,经常吃零食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营养素摄入不平衡等问题。但大学生喜爱零食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女生更加的偏爱零食。此次研究主要是了解大学生零食消费行为的现状和特点,并为大学生合理健康的零食消费提供参考建议。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以贵州省某西部高校为研究对象,向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随机发放2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48份,有效率达99.2%。问卷包含了五个部分,分别是:被访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家庭所在地、年级、籍贯等;基本生存消费模块、人际交往消费模块、学习消费模块、享受消费模块四个模块的消费情况。

2 讨论与分析

问卷当中针对学生零食消费的问题共五个选项,分别是“50元以下”、“51元-100元”、“101元-200元”、“201元-300元”和“301元以上”,分别赋值1,2,3,4,5。整个调查数据得到该选项的均值为2.67。说明该校大学生每个月都会有一定数额的零食消费。而选择最多的为“51元-100元”,共98人,占39.5%;其次是“101元-200元”,共85人,占34.3%。

2.1 不同性别学生零食消费情况比较研究

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学生的零食消费状况有无显著差异。SPSS软件计算得到的P值为0.011<0.05, 说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平均每月在零食花费的均值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均值发现,男生在该选项的均值为2.43,而女生在该选项的均值为2.78。因此可以认为女生在零食消费方面显著高于男生。

2.2 生活费与零食花费的相关性研究。

问卷中关于学生每月生活费的问题也共5个选项,分别是“500元以下”、“501元-800元”、“801元-1000元”、“1001元-1500元”和“1501元以上”,同样分别赋值1,2,3,4,5。因此可以对学生每月零食的花费与每月的生活费进行相关分析。利用SPSS计算结果得到P值为0.000<0.05,相关系数为0.411。说明学生每月零食的花费与每月的生活费是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学生的生活费越高时,其在零食上的消费越多。

2.3 不同家庭所在地学生零食消费比较研究

在问卷中家庭所在地共三个选项,分别为“城市”、“县镇”和“农村”。因此可以利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家庭所在地学生零食消费的差异。利用SPSS软件计算得到的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是0.821,方差分析的P值为0.016。说明不同家庭所在地学生的零食消费是存在显著差异的。

进一步利用LSD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城市和县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288);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5);县镇和农村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145)。说明不同家庭所在地学生零食消费的差异主要是存在于城市和农村当中,并且是来自城市的学生显著的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关于零食消费的题目,城市学生的均值为2.93,县镇学生的均值为2.74,农村学生的均值为2.50)。

3 研究结果及建议

3.1 主要研究结论。

(1)不同性别的学生平均每月在零食的花费上具有显著差异,女生在零食上的花费明显比男生花费高。究其原因,男生吃东西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吃饱,而女生大多是嘴馋、为了消磨时间。有相关研究表明,零食在女生的闲暇消费位居第二位。因为日常休闲时间中,男生大部分是在打游戏、打篮球,而女生是在看电视,因此女生会在看电视感在无聊时无意识地吃零食。

(2)学生每月花在零食的费用与每个月的生活费呈正相关关系。生活费越高则大学生零食消费也会越多。当生活费变得宽裕的时候,大学生们不懂得合理去分配零用钱。反映出他们理财能力、合理分配膳食方面有待加强。

(3)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学生平均每月在零食花费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家庭所在地在城市的学生花费最高,农村的学生零食花费最低。大学生的生活来源主要是父母提供,而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学生会受自身家庭收入、父母的消费行为、家庭环境、家庭消费观所影响。

3.2 建议

首先,大学生中尤其是女生,應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避免和警惕零食不必要的摄入。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其次,针对生活费较高的大学生零食消费也较多的现象,学校和父母应倡导大学生合理的消费观念。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消费榜样,并有计划、有节制地提供子女的生活费。最后,建议学校加强对大学生零食摄入习惯和态度的教育。教导大学生更为合理的运用生活费购买零食,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参考文献

[1]武洁姝,蔡云清,高倩文,梁倩婷,刘红霞,刘长伟.南京市大学生零食消费现状调查[J].中国校医,2008(06):618-621.

[2]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

[3]宋晴葵.当代大学生饮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11):166.

[4]李辉,吴文新,张捷.女大学生闲暇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为例[J].商业研究,2008(09):21-26.

作者简介

黄照旭(1982-),男,贵州省贵阳市人。博士学位。现为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管理。

张嫄,女,现为贵州财经大学公管学院2013级教育技术学(职教师资方向)专业本科生。

作者单位

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25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