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高级的收纳术

2017-02-15于是

现代家庭 2017年2期
关键词:近藤居家整理

于是

词条解释:收纳

动词。1988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收进;收容。可引申为留下,收集。

进入物资丰富的21世纪后,收纳进入居家语境,独立为一种生活技能:能把琐细、繁多的日用品整理得井然有序,囊括清理、归纳、存储、断舍离等多层含义,进而产生“收纳女王”、“收纳利器”、“收纳学”等新词组。

六〇代妈妈看九〇代女儿在某宝购物车里填满了衣物,明知阻拦不了,只能变相拦截:“乖女儿,换季了,来整理衣橱——快塞不下了!”这一理可不得了,半新不旧的衣物堆满地板和床上,好多衣服只穿了一两次,有些连标牌都没剪掉!当妈的连哄带骗,女儿才扔掉三条从来不穿的裙子。

妈妈想起半年前陪女儿看过一部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主角是个奉行断舍离主义的少女,不断丢东西,哪怕家人反对,哪怕被弃之物有珍贵的纪念意义……女儿娇嗔地说:我才不舍得扔掉那么多衣服鞋子呢!妈妈也觉得肉痛:活在空无一物的房间里的少女到底是修行高手……还是败家子呢?

扔东西,是时髦人士的必修课程。因为再大的家也放不下成年累月购买、囤积的东西。更何况,每一季新的时尚消费趋势迫使你放弃上一季的款式。女儿有天下班,竟鄙夷地说起公司某个女高管“穿了五年前的Fendi来上班!”这让六〇代妈妈甚为担忧。

扔东西,是收纳术的初级功课。这要从2013年《断舍离》中文版问世说起。日本女作家山下英子提出“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倡导的是人和物的对话,不能容许废物占用我们的时间、空间和能量,因为虚荣、贪欲而搁置的东西、会让你犹豫不安的东西都该被丢弃。整理的目的不只是洁净,还要“实现自我肯定感”。

如果说山下英子是理论派,从2012年开始出版系列图书《日本归纳与整理艺术》的近藤麻理惠就是可敬的实战派!她在2015年入选“《时代周刊》全球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用针对客厅、厨房、卫生间、壁橱等空间的收纳术,一举收服了千百万主妇——她们纷纷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晒出学习成果:一年都穿不到一次的服装被打包丢弃,精简下来的服装、鞋帽和化妆品分门别类,方便取用。

近藤也强调正视我们和物品的关系:收纳标准在于它们会不会让你心动?因而,她被深谙其道的粉丝们誉为“收纳女王”——重点不在于扔,而是提高心爱之物的曝光率、使用率,减少购买鸡肋式的物品,让生活空间充满高质、少量的心爱之物。通过整理和收纳,找回幸福心动的人生。这岂止收纳,简直是疗愈课程!

妈妈知道自家的收纳功课做得不错:真空压缩袋、分类储物格应有尽有,对空间的充分利用已堪比登峰造极的日本主妇!但问题好像并不只在于收纳……还有环保呢?丢弃后的物资去向呢?毕竟,她是接受“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观点长大的,想当年,穿过补过三次的儿童大衣,还有连放三轮的灯芯绒长裤:个子长高了,只要把裤边放下就好,够用五六年秋冬!印象中,居家只需整理和保养,购买是大事件。谁也想不到世道变得这么快,九零代女儿的消费观已完全不同:一边买一边扔,这竟变成了常态!光用收纳术,恐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女儿的物欲问题:因为她还不理解物尽其用的道理。

——是的,问题就出在这个观念被商业社会摒弃了!从网店买来的东西会带来大量垃圾,紙箱,胶带,埋在土里几百年不能降解,烧掉又会污染空气,当妈的非但介意女儿败家,还顺带替整个地球操心呢!但她如何能改变一代人、一个产业链,乃至一整个世界的消费习惯?

妈妈想起一本讲宫殿木匠的书上写道:要建构起能矗立千年的寺庙,就要选择千年寿命的木材,作为木匠,要善待每一棵树的两次生命:长在泥土里的第一次生命,变成建筑栋梁的第二次生命。也许,当女儿领悟到每一件物不仅有作为商品的生命,也包含了制造时所需的每一种物料的生命,才能真正做到善良的收纳吧——只为了居家空间宽敞洁净、自我心态的满足而做的收纳,实在只是基础级别!最高级的收纳,莫过于美好的物品收纳了天地人的精华,人再以物尽其用之良心,收纳美好的物品。

人与物彼此映照,才有长久的珍惜。

猜你喜欢

近藤居家整理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对话日本收纳“教主”近藤典子中学生会收纳将更有主见
近藤典子:犹豫时不要买买买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
我的梦想是成为家庭主妇
纳米材料锰掺杂量子点中的近藤效应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