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珍珠鸟》教学片段及思考

2017-02-15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1期
关键词:珍珠鸟冯骥才外形

王 倩

《珍珠鸟》(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是冯骥才写的一篇散文,主要描写小珍珠鸟对作者由害怕到信赖的过程,从而揭示了信赖可以创造美好世界的道理。教学本文时,笔者紧扣文眼,让学生通过诵读进行角色转换,既而渗透写作方法指导,将阅读指向了习作,教学片段如下:

师:读一读,课文开头用了一个什么样的词语?

生:真好!

(板书:真好!)

师:你们读读品品,再交流一下,冯骥才为什么要在开篇就说“真好!”?文中具体“好”在哪里?

(生边自由朗读课文边用笔在文中进行圈画,并进行同桌交流,小组研讨,然后推荐代表汇报。)

生:我觉得好在珍珠鸟的外表。课文中是这样描述的:“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这里可以看出幼雏很可爱,作者对它也很喜欢。

师:你说得不错。这里写的是小珍珠鸟的外形,突出的是漂亮可爱。

(板书:外形漂亮)

师:但是你们读的语气有点平淡,没有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现在先听老师范读,然后你们在下面再读读。

(师范读,生跟着读,接着小组之间轮流读。)

师:你们再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了小珍珠鸟的“好”。

生:还有这一部分:“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生:老师,这里还有一句:“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师:这一个细节重点突出了小珍珠鸟的什么特征?

生:样子很活泼。

(板书:活泼)

师:谁来读一读?看看能否读出小珍珠鸟活泼可爱的样子?

(生自由朗读,师行间指导。)

师:我们已经知道,冯骥才这样一个著名的当代作家,他在描写小珍珠鸟时,主要是从外形和性格两个方面进行描写的,抓住了这两点,便把小珍珠鸟给写活了。现在我们也可以试着用这两种方法写一写身边的小动物,好吗?

(生练笔,交流。)

【教学思考】

教师的文本解读应是以学生学习为指向的教学解读,重点应该解读文本中学生需要学会的知识、阅读方法或写作技巧,而非指向文本的文学评论或欣赏。那么,对于这一课究竟怎么教学?很多教师与这一思想相违背,在教学中往往从文本主题入手,紧扣住“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进行延伸解读,这样虽然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准确把握文本主题,但遗憾的是学生的“语用”并没有得到有效训练。阅读需要指向写作,语文的各种学习最终还需要通过学生表达来体现。在案例中,笔者就充分注意了这一点,尽可能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以便真正发挥教材只是例子的作用,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其实,很多课堂也在践行这一理念,积极倡导多种形式的随文练笔,遗憾的是效果甚微。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没有理解读与写两者的关系,更没有找到读写结合的最佳切合点,导致读写结合流于形式。案例中笔者较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从文眼入手,紧扣“真好”引导学生思考好在哪里,当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找到小珍珠鸟外形及性格特点的句子时,笔者及时概况并进行延伸,过渡到写作方法的指导上。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度对话,让学生从中悟出人鸟之情,同时还能实现能力的有效迁移,让学生从中悟得写作技巧。

猜你喜欢

珍珠鸟冯骥才外形
珍珠鸟
适盒A4BOX 多功能料理锅
冯骥才:钓鱼悟出养生之道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说谎的珍珠鸟
冯骥才携新书亮相全国书市
《珍珠鸟》文本解读
足趾移植再造手指术后外形的整形
世界各国直升机立体外形图选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