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体育课堂中的“导学式”教学

2017-02-15沈健辉

名师在线 2017年12期
关键词:导学式热身创设

沈健辉

(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 226200)

引 言

体育是中职课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对传统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我们可发现,很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主要采取的是“热身运用—教师示范—学生练习—课堂小结”这种模式。从中我们可看出,教师过于强调动作示范,以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为此,教师需要基于新课程改革要求,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将“导趣、导思与导练”模式引入课堂,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一、学前导趣,激发学习热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想要提升教学效果,就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运用“导趣”方式组织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热身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很多中职体育教师都没有重视这个环节。不少教师都是采取做广播体操或者慢跑这种单一形式组织学生热身,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体育课堂的兴趣。鉴于此,教师应该采取游戏化教学,丰富热身运动形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例如,在组织“弯道跑”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圆圈接力”热身游戏,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准备: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圈,直径大概为20 m。

方法:对全班同学进行平均分组,组织圆圈接力赛跑游戏活动,让每个小组的第一人,站在起跑线上等候指令,当老师下达开始指令后,顺时针沿着圆圈跑一圈,回到起跑点之后由第二名学生接过第一位学生手中的棒子,同样沿着圆圈跑一圈,直至每个组最后一位同学完成跑圈任务,比赛游戏结束,最后耗时最短的同学获得胜利。

规则:(1)必须在圆圈内部跑,而且不能踩到圆圈线,否则犯规。(2)必须接住上一位同学手中的棒子,才算顺利接力,拍手方式不算。(3)接跑者应该遵守规则,不得影响其他组同学的接力。(4)接力过程,如果棒子掉落,可以捡起来继续跑。

这样,在参与热身游戏过程,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游戏规则,而且能够为了集体荣誉感,会主动投身于运动,这有助于强化运动效果。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热身的形式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特点为学生设计具有趣味性的体育热身,从而为他们在课堂上高效化的体育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中导思,培养思维能力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鉴于此,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实际和学生的现实需求,运用“学中导思”策略,以有效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维,促进思维的发挥,强化创新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快速领悟运动要领。而创设问题化教学情境,是落实学中导思教学策略的可靠途径。在具体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借助生活话题、开放式话题等,为学生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1.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激活体育思维能力

在组织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教学要求,把握学生的实际需求,创设相应的开放式问题情境,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挥和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羽毛球击球技术”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林丹参加比赛的一段录像,并向学生提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林丹中运用到的击球技术。他的击球技术主要有哪一些?”由于中职学生大多都喜欢林丹,所以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很高。有同学回答道:“林丹善用反手吊球,出其不意,让对手难以招架住。”还有同学说:“刁钻的对角线球,让对手措手不及,这种技巧很值得我们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调动,能够帮助他们快速掌握运动技巧。教师通过开放性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得课堂充满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在回答问题过程,能够快速掌握“羽毛球击球技术”。这种授课方式,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2.创设对比式问题情境,激活体育思维能力

有些中职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的过程,会遇到基本动作不规范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给予适时的引导。而对比式问题情境的创设,则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激活学生的体育思维。

例如,在“背跃式跳高过竿技术”教学中,我随意挑选了三名同学演示背跃式跳高过竿动作,之后向学生提问:“这三位同学中,谁的动作更标准呢?”有学生回答道:“张××同学的动作相对规范些。”我又问道:“张××同学过竿动作不够迅速;李××同学助跑动作过于柔和,导致过杆失败;高××同学跳跃姿势不规范,脚碰到了杆。我们在跳高过程,会经常遇到这些问题,该怎样改正呢?”此时,同学们开始展开讨论,并积极发言。教师设计了具有对比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比分析过程中,了解“背跃式跳高过竿”的动作要领。

三、学后导练,提升运动技能

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实战与经验积累过程。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只是引导学生进行机械化锻炼,缺乏趣味性,长此以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提升。鉴于此,中职体育教师就需要借助有效的“导练”,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快速掌握运动技能。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促进自主性学习思维的发挥。

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篮球实战练习过程,我设计了“大家都来当教练”的活动。首先将学生分为两个组,引导学生在组内讨论篮球实战技巧,然后要求每个组挑选代表参加实战练习,其余成员则充当“教练”。在历经大约10分钟的实战练习之后,再互换成员上场练习,没上场的成员都充当“教练”。当实战练习进行到一定阶段后,我再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让学生在参加实战过程不断总结经验。这种实战式练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实战过程,只听到同学们相互指导:“小李同学,注意保持体力;小张,要不要换人,先休息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负责现场巡视和指导:“调整下实战计划下,对方攻势太强了。”“老师,目前我们处于优势,需要继续加强攻势,并注意防守,防止被反击。”“目前,你们比分暂时落后于对方,别气馁,打起精神。”“老师,我们打算调整作战计划,加强进攻,看看能否扭转局势。”

教师通过实战练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能够帮助他们积累篮球实战经验,掌握篮球相关技巧,帮助学生不断提升体育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中职生十分喜欢这样的导练形式,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特别高,这对于提升他们的体育运动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 语

教学实践证明,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引入“导学式”教学法,具有重大意义,在“导趣、导思与导练”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学习的主体,而是主动接受知识的群体。但教师需要注意“导”出兴趣,“导出”创新,让学生在趣味性活动的引导下快乐学习,从而高效掌握运动技能,促进全面发展。

[1] 姜书军.新课程下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体育能力[J].新课程学习,2011(05).

[2] 孙斌.信息化背景下职业学校体育课教育学变革的研究[J].田径,2016(09).

猜你喜欢

导学式热身创设
世界最大“充电宝”为冬奥“热身”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两会热身: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九大
数学教学中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析
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导学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中的应用
when与while档案馆
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