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文转换
——深度解读阅读文本

2017-02-15李凌钰

名师在线 2017年12期
关键词:牛郎织女詹天佑植树

李凌钰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江苏南通 226401)

引 言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着大量的教学插图,图片有着独特的教育教学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这些图文,要善于利用这些功能向学生实施教学,这样学生学习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关注细节,调动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悉心发现细节,引导学生关注细节,那么学生就可以完全的理解课文情感,深化课文主题。在教学苏教版《詹天佑》时,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学习课文,而是让他们先看课文中的插图,然后从插图中找与课文中对应的部分,再结合文图进行分析。学生仔细看完插图后发现这时施工的路途,然后返回课本找关于詹天佑修铁路时的施工路途,学生很快就把目标锁定在文中的第四段。从图中可以看出施工环境的险恶,结合课文从中可以看出在修铁路时,詹天佑虽面临着外国人的歧视,资源人才的匮乏以及环境的恶劣,但他从不放弃,勇于吃苦,工作一丝不苟。学生推敲了文中的细节描写从而得出詹天佑的种种令人学习的品质。

二、选取角度,补白意境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想象的画面就不同,从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所以,在学习中要选取一个合适的角度,从小处动手,根据插图,充分发挥想象力,将图片所显示的意境用文字写出来,展现语文独特的美。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的《牛郎织女》这一课时,学生可以看到牛郎织女以及老牛在一张图片中温馨的画面。就会想象他们为什么会跟一头牛如此亲近?带着这样的问题看了一遍课文,学生发现老牛是牛郎织女的牵线人,但为什么一头牛可以做到这些呢?这一问题无疑激发了学生无限的想象力:有同学说老牛是一头仙牛,由于在天宫时不小心撞了神仙,于是神仙一怒就把它贬到凡间成为一头替人耕作的老黄牛,以此来弥补它在天宫所犯的错误。所以老黄牛能知道一些天宫里的事和未来发生的事;也有同学说,老黄牛生来勤勤恳恳的工作,它的任劳任怨感动了上天,于是上天就给了它未卜先知的本领,告诉他一生最多只能用三次。它可以用这样的机会来做一些事,比如感激他人。于是老牛为了感谢这一生牛郎的悉心照顾,就告诉牛郎织女的到来……听了同学们的陈述,我真实地感受到学生们在用心想象,在补白意境。不得不说,这一课程设计使学生的思维发挥的淋漓尽致。

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确实是这样,选取合适的角度看问题,看文章,看意境,你定能领略不一样的风景。

三、课外拓展,发散思维

小学生思维活跃,固定的课堂授课会使他们感到学习枯燥无味,而且长久下去,思维也受到固化。所以这时教师要组织课外实践拓展,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散思维,享受除语文课堂之外的知识的授予。

学习完《走,我们去植树》这篇课文后,我深刻觉得应该给学生提供个课外拓展的机会,让他们也在实践中体验一番。于是我组织一次植树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发散他们的学习思维,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早上,我先带领学生们去买小树苗,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自己想要的树苗,然后我们一起来到学校的后山上,由学生自己将树苗栽上,全过程每个学生都必须自己动手,参与植树的全过程。在植树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充满热情地投入着,虽然在挖坑,放树苗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但他们都最终把树苗完好地植在后山坡上,看着小树苗在微风中欢快地“跳舞”,学生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在植树过程中我提问了学生好多问题,比如说我们为什么要植树?学生思维立马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抢答,张同学说为了保护环境,李同学说为了绿化校园,王同学又说为了体验生活,感受生命……我沉浸在学生的思维和笑声中。通过这次课外拓展,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多给学生们带一些这样的体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知识。

课外拓展,已经成为教学趋势的必要教学方式,在课外拓展中激发学生兴趣,发散学生学习思维,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教师要立足教材,采取适当的策略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在课外拓展中学到更多更实用的知识。

结 语

总而言之,图文转换在小学教育中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艺术,它对深度解读文本以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巧妙运用文图转换,让文图转换在小学教育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1] 唐继荣.图文结合发展学生认识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4).

猜你喜欢

牛郎织女詹天佑植树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七夕节
——坐看牛郎织女星
植树
植树真快乐
牛郎织女
植树鸟的来信
詹天佑修建铁路的故事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简介
牛郎织女渡鹊桥
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