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7-02-14吴燕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吴燕

摘 要: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也是影响学生数学成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教学所占的比重相当大。然而,学生口算薄弱、算理模糊、习惯不好、态度不端正等诸多因素导致了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并不乐观,学生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加强基本训练以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提出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也是人们学习、生活、工作必须具有的一项基本能力。所谓计算能力,就是指数学上的划归和转化的能力,即把抽象、复杂的数学表达式或数字通过数学方法转换为我们可以理解的数学式的能力。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在掌握了有关计算的知识和计算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了数学教学的关键。在实践中,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的。

一、培养良好的计算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谓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们都谈到了兴趣的重要性。在计算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想方设法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让他们爱上计算,乐于计算。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如可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可借用多媒体、卡片、小黑板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学具、教具等进行视算、听算、抢算、游戏中计算、计算竞赛、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讨厌计算转变为爱计算和乐于计算。

另外,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在教学“简便计算”中,以“高斯求和”的小故事引入;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结尾处,设计《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分桃子的自编故事,为下一课时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埋下伏笔。教学中,这样的设计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这样学生从乐中得益,从乐中长智,不知不觉就迷上了数学。

总之,这样的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还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二、要理解和牢固掌握有关基础知识

与计算能力有关的基础知识,主要指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内容。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帮助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为突破口,分散、突破难点,并熟练掌握计算法则、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意识。

三、回归生活,培养数感,加强基本训练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源于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人生活的需要,生活中随处都会用到口算。口算也是学生建立数感、发展数学心智、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主要做到:每堂课上安排口算训练。在授课之前,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利用3至5分钟时间,进行口算练习。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生活中,让学生用口算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比如,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可以帮助家长口算一下支出的钱来培养口算能力和反应能力。又如,教师可以规定平时测试每提高5分就可以得到一份奖品,让学生每次计算自己可以得到多少奖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口算能力。

以口算为基础,将估算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估算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比如:明天要春游,妈妈给你50元钱,让你到超市去买东西,你想买好多的零食,那你就可以估算一下,钱够吗?是不是应该少买一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节约用钱的好作风。

估算也是培养学生数感、提高计算准确率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一是在计算之前,通过估算能推断出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可信度;二是在计算之后,可以把估算作为检验手段,对结果进行估算。例如,计算276+280,通过估算能知道其结果必然大于400而小于600,不然,计算有误;计算49×78,先估算,把49看成50,把78看成80,50×80=4000,那么49×78的结果接近4000且小于4000,若小于2800必定错误。

四、养成良好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保证。习惯的培养并不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而应是实实在在的。习惯的培养不能只当作口号去喊,更需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抓起。在计算中,要着重让学生养成下面这些良好的习惯。

(1)仔细审题的习惯。仔细审题是正确、迅速计算的前提。审题时要做到: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并在题目中标出;审清方法是否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字特点,哪些地方可以口算,哪些地方可以简算,有无隐含的信息等。

(2)及时校对的习惯。计算经常要抄题。计算过程中,学生抄错数字和符号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把÷抄成+,把3抄成5或8等。如果题目抄错了,那还如何得到正确的结果呢?因此,要求学生抄完题目后养成及时校对的习惯,做到一步一回头,即从书上抄到作业本上时校对一遍,检查有无错漏;从横式到竖式校对一遍,检查竖式与横式是否一致;如果是递等式计算,从上一行抄到下一行时,要注意符号、数字是否抄对。

(3)认真计算的习惯。计算时,要训练学生认真负责、沉着冷静、有始有终的态度,要认真算好每一步,即使是简单的计算,也要慎重,切忌马虎。计算时,格式要规范,方法要合理。

(4)规范书写的习惯。书写潦草,格式混乱,粗心马虎是造成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要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就要养成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如抄题时,数字、符号要工整;做题时,格式要以书上的例题为样板;有固定的草稿本,草稿本上的演算要求条理清楚,不乱涂乱画,更不能随意写在桌面上、作业本或试卷的边缘上,甚至手掌上,以保证检查时方便明了。

(5)自觉检验的习惯。检验是一种能力,是计算正确的保证,是防止错误的重要措施。因此,在计算中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发现错误时,不仅要检查计算过程,还要检查草稿中有无错误并及时纠正。检验时,学生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验算方法,如重算法、估算法、逆算法等。

(6)及时反思并且建立错题集的习惯。反思是一种主动的再认识,是对过去发生的认知的再次判断和深化。反思习惯的培养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每次做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想想这道题是怎样做出来的,对自己的算法是否满意,有无更好、更简便的方法,特别是对自己的每一道错题,更要及时订正,认真分析,反思自己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最后要定期收集整理错题,做成一本错题集,经常复习查看,以防止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除了要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教师还要善于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科学地教育和引导,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游戏活动,进行多媒体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的课堂,让计算的课堂变得让学生有所期待,让学生在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中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