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最好地诠释了“闳约深美”
——冯健亲教授的艺术人生

2017-02-14刘伟冬

关键词:南京艺术学院漆画身份

刘伟冬

他,最好地诠释了“闳约深美”
——冯健亲教授的艺术人生

刘伟冬

1918年,作为上海美专董事局的主席的蔡元培先生为上海美专题写了“闳约深美” 学训。在这个学训中,蔡元培先生注入了他对现代艺术教育和艺术人才培养的标准和理想。这四个字既有整体的境界和意义,又有单个的要求和目标。既有知识和技术层面规求,又有道德和审美升华的引领。从“闳”至“美”既是一个递进过程,也是一个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简而言之,所谓“闳”就是要视野开阔、格局宏大,要有胸怀天下的气度;所谓“约”就是要有法度和规约,能够做到伸缩自如,进出有序;所谓“深”就是要学业精进,学问精深;而“美”则是一种目标,更是一种境界。在蔡元培先生为上海美专题赠学训后的近一百年里,不管是风云变幻,还是时代变迁,这一学训始终为这所学校的一代代人所遵循,成为他们的精神引领和实践指南。

冯健亲教授就是他们当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作为上海美专继承人的南京艺术学院是冯健亲教授学习、工作、生活了近六十年的地方。他的个人成长史诗已经与这所学校的发展历史融为一体了。在这里,他首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在他60年代毕业留校后,他几乎一直活跃在教学第一线,担任过基础课教学,指导过毕业设计,也指导过博士生的毕业论文,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艺术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冯健亲教授是属于那种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有着钉子般精神的人,在教学的同时,还注重著书立说,他所编著的《素描》与《色彩》等教材成为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最为经典的教材,被许多艺术院校广泛运用,先后再版有十几次之多。

其次,冯健亲教授是一位画家,他在教学的同时一直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从表面看来,艺术学院的教师与画家的身份和本质应该是趋同的,其实并非如此。教学需要过程,做到循序渐进,同时也需要规范和标准。而画家的自我创作就显得要自由的多,我行我素,天马行空。一个好的教师未必是一个好的画家,而一个好的画家未必就是一个好的教师。但这两种身份在冯健亲教授身上却结合得天衣无缝,相得益彰。他总是能把创作中的经验运用到教学之中,又把教学中的心得在创作中发挥。他游刃于教创之间,成就了自己的教师之职和画家之业。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画家,冯健亲教授的兴趣极为广泛,很少有其他人会像他那样涉猎过这么多的画种。他先后创作过宣传画、漆画、水彩水粉画、彩墨画、陶瓷壁画、玻璃画和油画,其中油画始终是他的最爱,伴随了他一生的艺术之旅。冯健亲教授的多样选择固然是兴趣所致,但其中也包含着自我挑战,他从不浅尝辄止,总是在选择中有所创新有所收获。《春满钟山》可以说是他的第一幅漆画,而这一幅作品在当年就获得全国第六届美展的铜奖。此外,冯健亲教授作品表现的题材也较为广泛,包括风景、静物、人物和大型历史画。有意思的是他创作的许多作品的内容总是与音乐和舞蹈有关,而且贯彻始终,画面上表现的技术细节极为精准,不仅体现了高度的写实技巧,也体现了对音乐和舞蹈的细致观察和精深理解,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南京艺术学院这所综合性艺术大学学科融合,专业交叉的一种优势和影响。上个世纪90年代,在油画创作上冯健亲教授有了一个重要的转折,他更专注于大型风景画的创作,抑或是受刘海粟先生的影响和启发,学习他“十上黄山”的精神,把目光聚焦于这座“力压五岳”的名山。他用一种特有的观照视角和图式构造表去现黄山的奇石、云海、雾凇和烟岚,气象万千,气势撼人,不仅呈现出了黄山的面貌,也凸显出了它的精神和气质,用油画画出了具有中国气派的风景画。

再者,冯健亲教授是一位学者。我们通常有着这样的误解,认为画画的人是不喜欢也不善于写文章的,不可否认这种现象的确存在,这可能是形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理性思维的逻辑结构。但冯健亲教授是一个例外,他不仅熟练地将形象思维运用于绘画创作,同时也经常进行深刻地理性思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绘画界的思想者,这一禀赋不仅使他的绘画作品变得深刻,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学术性的研究成果。他还善于将他的想法落实于文字,皇皇五十万字的《冯健亲艺术教育文集》的出版就是最好的证明。近五年来,他又把精力投放到漆画的历史与文献研究上,小试牛刀,就成果非凡,不仅厘清了许多历史遗存问题,也为作为小画种的漆画赢得了更多的学术地位和社会认同,在美术界获得高度评价。

最后,冯健亲教授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艺术教育的管理者。他从留校任教到誉满退休在南京艺术学院整整工作了六十个年头,从普通教师到教研室主任,再从系主任到院长,一直是从事艺术教育的管理者。他先后主政学校近二十年,为学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他担任院长期间,南京艺术学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招生规模从原来的每年一两百人到现在的每年两千多人,学校面积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就地扩大了一倍;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艺术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进入了全国的先进行列,尤其是学科建设处于领军方阵。作为院长的冯健亲教授,对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有着长期和深入的思考,在他带领下进行的艺术教学的学分制改革如今已经硕果累累,在全国艺术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当然,冯健亲教授还有很多社会身份,他担任过江苏省人大常委、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江苏主委、省文联和省美协的领导等。不管是这些社会身份,还是上述的四种身份,我以为他最钟情的应该是其中的画家身份。教师会退休,官职会离任,学者对画家来说毕竟干得辛苦,惟有画家可以是伴随始终的终生职业。人的物理生命是有限的,而艺术生命是无限的,所以我相信冯健亲教授的生命将在他的艺术世界里继续延展,精彩绽放。

(责任编辑:李立新)

猜你喜欢

南京艺术学院漆画身份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李思思漆画作品
南京艺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舞 国文倩 漆画 30cm x 30cm 2019年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近期活动掠影
郭栋、路艳红漆画作品
王亚彬舞剧创作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