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有效途径探索

2017-02-13黄维跃姚泊贾莲霞

大学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民办高校教学质量

黄维跃+姚泊+贾莲霞

[摘 要]教学质量就是教学结果的质量,即学生质量,是高校办学质量的关键。民办高校由于生源与师资的矛盾存在教学质量管理的常见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履行人才培养职责,课题组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为例,探索民办高校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措施,以期达到比较优化的人才培养活动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监控;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183-02

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高校扩招给民办高校发展带来了机遇,绝大部分民办高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以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为例,共23所,在校生37.8909万人,平均每所学校约1.65万人。在这种生源越来越多的形势下,如何确保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即如何保证民办高校学生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协调发展,是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关于生源与师资矛盾的一个研究热点。学界从宏观角度、微观角度对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探讨,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内部教学监控体系的研究比较多,但有些探讨忽略了民办高校发展背后特定的困局。笔者以本单位为例,结合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常见问题,探索教学质量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几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常见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教育部根据民办高校的特点,提出民办高校应该结合市场需求培养地方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候,要紧贴市场实际情况,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要求实求真。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仍然有部分民办高校的管理者,缺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意识,无法依据自身实际,提出切合自身特点的培养目标。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往往不能针对本身的特点和当地经济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准确定位,而是一味地照搬或套用母体高校相同或者相近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没有实质上的区别。这就难以体现自己的特点,也难以形成自身的优势。人才培养目标犹如人才培养质量的纲要,由于目标定位不清晰,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就偏了方向,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

(二)师资队伍薄弱,缺乏骨干优秀教师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薄弱主要体现在:其一,民办高校专任教师有限,但每年扩招的学生越来越多,就会出现多数教师教学工作量满负荷的现象,甚至课程硬塞的现象,即教师硬着头皮上些自己不熟悉的课程。其二,外聘兼职教师较多。兼职教师流动性大,难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其三,缺乏骨干优秀教师。民办高校的师资结构表现为两头大中间小,即退休教师和刚毕业教师多,中青年骨干教师偏少。退休教师知识老化,刚毕业的教师教学没经验,这也是影响民办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三)教学管理不规范,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

向管理要质量,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据笔者调研,目前一部分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虽然它们也颁布了一些教学管理制度,但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认真执行,教学管理水平比较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教学监督不到位。这会导致教学行为随意性和学生学习趋易行为。

(四)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监督工作开展难度大

民办高校生源和师资队伍的特殊性与瓶颈加大了教学质量评估和监督的难度。首先,民办高校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较好,但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强,甚至偏科,个性突出,任课老师面对良莠不齐的学生,授课计划往往会被打乱,造成实际教学进度与计划教学进度脱节,使得教学计划的随意性加大。这就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其次,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来源多元,由本单位专职教师、母体高校教师、外聘教师三部分组成。教师队伍来源的多元化,也加大了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估的难度。另外,民办高校负责质量管理岗位的人员较少,以广东省23所民办本科高校为例,负责教学质量岗位人员约1人,教学质量评估、监控的工作开展比较困难。

二、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有效途径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有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以本单位为例,在专业建设上,以培养适应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软件人才和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熟练掌握本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其他专业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操作能力,改革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方式,如企业资源与学校课程相嵌套,根据企业需求定向培养人才,采用项目式教学法等。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只有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能力要求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措施,才能整体系统的保障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担负着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应创新体制机制,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及学术能力较强的教师投入教学工作。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千百十”工程、国内访问学者等平台提高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通过教学基本功竞赛、优秀课件比赛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定期开展评选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学习导师、师德评比等活动,表彰在政治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做出优异成绩的优秀教师。通过表彰优秀教师,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投身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从而带动学院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通过教学事故条例限制教师教学行为的随意性,用激励与约束机制保障教学运行。

(三)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

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有目的、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管理,逐步建立起科学、有效和规范的一系列教学管理基本制度,如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内容涵盖各个教学环节;如制订教学岗位责任制、教师工作规范、考场管理细则、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程等,以确保教学活动在正常的秩序中有效地进行。强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规范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的管理,构建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将理论的硬性指标与实践过程中的软尺度结合起来,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正常运转。

(四)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包括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教师互相听课评价、系部领导听课评价、教学督导听课评价等内容,评价范围包括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内容的适合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情况、课堂秩序等方面。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的建立,对督促教师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在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方面,成立专门教学检查和教学督导部门,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师教、学生学的情况,并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实行学生信息员制度,收集教学效果与教学问题的信息。开展试卷和毕业论文检查评估,促进各类考试和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化。

三、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系列文件,为我们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了充分的工作背景、政策指南和理论依据。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切实下力气去执行,就能够在这方面做出成绩,取得效果。

第二,民办高校作为我国新型的办学形式,成立的时间不长,教学质量管理经验相对不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自身特点,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大胆进行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谁在这方面舍得下力气,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第三,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力军,也是学校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建立一支数量比较充足、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搞好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抓好。

第四,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是使民办高校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保证。只有在这方面认真下功夫,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并经常检查上述管理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情况,才能取得实效。

[ 参 考 文 献 ]

[1] 左清.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省级监控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82.

[2] 秦和.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5(18):36-38.

[3] 杨冬梅.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创新研究[J].科教纵横,2009(2).

[4] 冯祖琴.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J].中国成人教育,2009(7).

[5] 田彩萍.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长效运行机制构建要素[J].科学管理研究,2012(5).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监控民办高校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