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真人秀节目的成功之道
——以北京卫视《传承者》为例

2017-02-13

齐鲁艺苑 2017年3期
关键词:传承者陈道明马头琴

苏 翔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探析中国传统文化真人秀节目的成功之道
——以北京卫视《传承者》为例

苏 翔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一笔巨大财富。在当下国内综艺节目热衷于大手笔邀请明星加盟,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和高收视率的背景下,北京卫视继续坚守“有价值观的收视率,才是有价值的收视率”的独特理念,推出了以非遗等传统文化项目为核心选题的国内首档传统文化展示真人秀节目《传承者》,开创了大型季播节目的全新题材类型,也让北京卫视“差异化”“极致化”的办台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传统文化;传承;真人秀;《传承者》

在中国观众全民追逐《奔跑吧,兄弟》引发的“跑男”收视狂潮之下,疯狂痴迷于“爸爸”系列节目的萌娃帅爸之时,北京卫视低调前行,不动声色地推出了国内首档传统文化展示真人秀节目——《传承者》。由著名演员陈道明、好奇逗哥范明、资深主播侯佩岑、电视“教父”王纪言组成导师阵容,以及能言善辩、代表年轻人心声的青年代表组成青年团,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节目宗旨,选拔出十位非遗文化的传承者,走向联合国的舞台,向世界人民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一经推出,便好评如潮,收视率也一路攀升。《传承者》11月14日首播就获得了1.55%的收视率,在竞争激烈的周六晚间同时段排名第三。此后,《传承者》的收视率和口碑不断走高。2015年12月26日播出的第七期《传承者》收视率获得34城1.75%、全国份额5.08%的好成绩,同时段收视率排名第三。“《传承者》证明了收视、口碑、内涵三者可以通过创新手段融合兼容。”[1]在当下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盲目跟风、同质化严重导致观众审美近乎疲劳的情况下,北京卫视独树一帜,坚守“有价值观的收视率,才是有价值的收视率”的独特理念,给国内真人秀节目带来了一缕清风。

原因或许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为王,聚焦传统文化生存现状

中国电视业现存在的真人秀节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以《奔跑吧,兄弟》《非诚勿扰》为代表的娱乐类真人秀,《交换空间》《赢在中国》为代表的生活服务类真人秀,《公民行动》《梦想合唱团》为代表的公益类真人秀,《为她而战》《婚姻保卫战》为代表的情感类真人秀。在这四类真人秀节目当中,明星是永远不变的主角,娱乐和高收视率是节目最终的追求。在国内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扎堆出现之际,北京卫视并没有一味跟风,而是着眼于内容创新,别具一格地推出了以选拔中国传统非遗项目为节目宗旨的真人秀节目,却意外地收获了收视率和好评率的“双丰收”。可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视战场上,“内容为王”是一个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真理。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文化未遭中断的国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神,五千年的文明经久不息,在世界历史文化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虽然我们有着众多丰富的资源来进行创作,但是中国电视业却陷入了一个怪圈,一味地购买海外电视产业的版权,有的甚至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其他国家引起轰动的高收视率节目,这样做虽然在国内播出后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收视率和轰动效应,实质上是新瓶装老酒,换汤不换药。放眼电视产业的未来,这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如果想在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电视业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推陈出新,打造属于自己的名片。北京卫视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节目的卖点,是节目关注度和收视率的有力保障。在此背景之下,北京卫视另辟蹊径,着眼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非遗项目,将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请到演播室的舞台,向中国观众展示他们的独门技艺,在观众大呼过瘾的同时,也反思了当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忽视,间接地呼吁人们去关心爱护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去关注那些被我们渐渐遗忘的文明和精彩。节目用“真挚情怀、真实争鸣、真诚致敬”三重定位,让观众把视线拉回到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上来,为13亿现代中国观众找回远离了的文化之根,激活潜藏着的文化基因,唤醒丢失过的文化之魂。传承者还能在导师的带领下,走上联合国的舞台,让世界人民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在2015年11月14日《传承者》第一期中,最后一位出场的世界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就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感动。马头琴是我国蒙古族一种两弦的弦乐器,音色圆润、低沉、婉转,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是蒙古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声音。马头琴的传承者,今年72岁高龄的齐·宝力高大师,拉马头琴65年,是全世界4/5马头琴乐曲的创作者。他是内蒙古新一代马头琴学派的杰出代表,演奏风格热情奔放、雄浑沉实,培养出许多青年马头琴演奏人才,代表作有《草原连着北京》《草原赞歌》《万马奔腾》等。在演奏完恢宏大气的乐曲后接受主持人采访时,齐·宝力高大师表达了对马头琴这项非遗文化传承的担忧,因为在全世界只有一所学校是专门学习马头琴这项民族乐器的,而这所学校现在只有一百多个学生。我们的马头琴将何去何从?从成吉思汗时代流传至今的非遗项目难道要在当代消逝吗?齐·宝力高先生对马头琴文化的执着坚守和“只要马头琴在,我永远不死”的宣言成功将节目带到高潮,并引发了观众对我国非遗文化传承的沉思。

二、精神传承,探寻传承者背后的故事

在收看节目的同时,观众也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今天传承的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2]。在《传承者》节目中,传承者向观众展示的不仅仅是一门门独门绝技,还有传承者背后那令人敬仰的精神。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之一,古有程门弟子站在一尺厚的大雪中的坚持不懈,今有陈道明时隔30年与鼻烟壶大师王习三的深情相拥。在《传承者》第一期节目中,第三个出场的鼻烟壶传承者王习三大师,就与四大导师之一的陈道明老师有着不解之缘。在1987年香港导演李翰祥执导的电影《鼻烟壶》中,王习三和陈道明就演了一对师徒,快30年了,两人终于在《传承者》的舞台上见面了。王习三老先生还给陈道明连夜赶制了一个鼻烟壶内画,画中陈道明的形象栩栩如生。30年过去了,电影中的“师徒”再次相见,陈道明深情拥抱自己的老师,用力握手,称呼王习三老先生为“大腕”。节目组为了照顾上了年纪而腿脚不便的王习三老先生,还专门准备了一把座椅让老先生坐在上面展示内画艺术,贴心之举着实令人感动。这不仅是对中国内画艺术的尊重,更是对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精神传承的表现。

团结协作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一。福建霍童线狮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线狮的操作需要十几个人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如果中间有人出现了差错,那么这个线狮表演就会失败,这是一个对团队协作提出很高要求的非遗传承项目。在节目中,第十四代传承人黄振键带领霍童传统线狮团表演霍童线狮这个非遗传承项目时,由于演播室的舞台比线狮团平时表演的场地要小很多,再加上现场灯光、舞美、音乐和观众的多重不确定因素,表演难度要比平时大很多,对表演者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团队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环境下,线狮团的成员们并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齐心协力,在比平时不确定因素更大的舞台上出色地完成了表演,赢得了导师和观众的满堂喝彩,团队背后的团结协作精神令人敬佩。就像主持人栗坤说的那样,在《传承者》的舞台上,传承技艺是节目要做的一点,但是在传承技艺背后,传承一种精神,也是《传承者》这个舞台的使命。

三、百家争鸣,新老两代人的思想交锋

《传承者》由陈道明、侯佩岑、范明、王纪言四位风格各异的业界模范担任导师,四位导师都是荧屏首秀,尤其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陈道明老师,之前一直拒绝上综艺节目,觉得上综艺节目是一种哗众取宠的行为,这次却担任了《传承者》的导师。陈道明老师坦言原因很简单:“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传承,这已经不是北京台的事了,这是中华民族的事。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都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其低调沉稳的个人风格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与节目气质相得益彰,不仅吸引了更多年龄段的观众,也使节目更具质感。

在《传承者》节目中,陈道明和范明组成“明明”组合,侯佩岑和王纪言组成“王侯”组合,两大战队争夺非遗传承人。担任青年团代表是来自《我是演说家》《奇葩说》等节目的辩才,以及清华大学才子梁植、《我是演说家》第一季亚军陈秋实、被余秋雨称为“中国最会说话的人”陈铭等等杰出青年代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观点代表了新生代的心声,不仅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还为节目提供了有内涵的补充。导师和青年团代表两个不同年龄段的思想,两种迥然不同的思想相互交融和碰撞,尤其是青年团和导师意见不同而观点交锋时,更是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导师们谈记忆与文化,青年团成员注重传承和发展,两代人的话语交锋,新老观念的碰撞,都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与思考价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导师和青年团的青年代表们一样,在决定非遗传承人去留之际,手里只有一票的权利,没有特权。在投票期间,还会有导师和青年团激烈的思想交锋,新老两代“观点交锋”在《传承者》的舞台上绚丽绽放,大家各抒己见,为的就是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在前段时间,陈道明老师因为在《传承者》这个节目上发飙怒斥年轻人而着实在网络上火了一把。在12月27日播出的《传承者》节目中,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赢得了现场观众和导师们的满堂喝彩,但是在之后的“青年说”环节中,该节目却被几位青年人评价为“人这么多,都找不到焦点,不知道该看谁”“传统文化节目形式没有变化,没有创新”“这项技能不能当饭吃”。这时,一向给人沉静、儒雅印象的陈道明在北京卫视《传承者》节目现场,竟然颇为严厉地教育几位年轻人:“你们好大的胆子啊!”看到青年团的年轻人这么盛气凌人,陈道明讲了自己的看法。陈道明说:“这个群体性节目就是群体性的,它需要整齐划一的,有些节目就是需要这样的。仪仗队,你体现个性行么?总体的要求它是整齐划一的,它的难点也在整齐划一上,这么多人,让他做成一个制式的动作,是很难的。”陈道明老师大胆批评青年、毫不留情的事情立即在网络上流传开来,被网友们盛赞“说得好”,不仅增加了其个人魅力,也为节目传播了正能量,赢得更多关注。

在节目中,各位身怀绝技的非遗传承人登台献技,由导师和青年团以投票的方式决定去留,5票即可留在舞台上,登上“一席之地”的宝座。若双方都超过五票,则权利反转,由参赛选手自行选择加入哪一战队。节目最后将会选出10个非遗项目,由导师带领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走向联合国的舞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值得一提的是,在青年团的拉票环节中,各位青年代表都是用妙语连珠的口才和真诚恳切的态度留住传承者,双方没有因为抢人而闹得不可开交,互相拆台,节目始终处于一种友好融洽的气氛中。

结语

2015年是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30周年,以非遗等传统文化项目为核心选题的《传承者》,开创了大型季播节目的全新题材类型。因2015年第一季《传承者》在业界和观众中产生的强烈反响和高收视率,第二季《传承者》也在北京卫视如火如荼地播映开来。第二季《传承者》的观察团成员由陈道明、华少、朱丹、范明组成,华少和朱丹两位“新人”的加入让节目更加具有看点。虽然在大众文化时代,非遗类节目并不是刺激观众收视的首选,但总导演冷凇表示,《传承者》的创新首先在于题材定位的突破。在此之前,没有任何超过亿元投入的季播节目敢把“文化传承”与“非遗”作为自身定位。他说:“如此选择必然承担巨大收视风险,但创新的冲动是北京卫视对大美公益、首善媒体定位的坚守。”[3]在泛娱乐化的大潮中,北京卫视从不曾迷失。

[1][3]赵楠楠.《传承者》挑战文化综艺节目创新总导演:承担收视风险[DB/OL].人民网: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6/0105/c22219-28011860.html.

[2]百度百科.中华民族精神[DB/OL]. http: // baike. baidu.com/link?url=sTS2pPngUWF_25aRgjzuHxFg Oqrk7VWoXAzkn7RgCcROFzwa7iolgg-yKs_t92GhP2 V1C86dAXTLb0X1UqI_6K.

(责任编辑:景虹梅)

10.3969/j.issn.1002-2236.2017.03.022

2016-12-06

苏翔,男,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4级博士生。

J905

A

1002-2236(2017)03-0110-03

猜你喜欢

传承者陈道明马头琴
那一夜的雨
蔡思雅 古老木偶背后的年轻传承者
让拒绝有温度
陈道明“找抽”
我的马头琴
马头琴
好父亲陈道明
陈道明越俎代庖
草原上的马头琴
“铁人精神”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