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现状与模式构建

2017-02-13李毕华

美术文献 2017年7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课阳光

□ 李毕华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现状与模式构建

□ 李毕华

不可否认,现今的学生学习时间多,锻炼时间少。即便是体育课,在所有课程中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课程。无法起到真正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因此,国家为此专门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而各高校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开始改变体育教学模式。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也是民族发展的希望。但目前,由于我国各高校都不太注意对学生的体能训练与培养,所以导致青年学生健康状况整体都不怎么好。国家为了遏制这种不良状况的继续发展,于是开始号召全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加强青少年体质锻炼。

一、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

由于我国一直以来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学生体能方面的训练。故而我国青少年普遍健康状态不佳。在2007年的时候,我国针对国内青少年体质过差的现状,初步出台了以提高学生体能素质为目的的阳光体育运动。一经推出,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甚至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重要途径。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专门针对青少年这个群体来锻炼身体的健身运动。自从推出后,便逐渐成为青少年培养体能锻炼、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提升的有氧运动。甚至因此而带动的锻炼风气,影响到了全民运动的激情!

二、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现状

1.课程多样齐全,注重个性发展。

由于传统体育课内容十分单一,而且大多数都把这当成是一种玩闹的课程。甚至有的老师为了多讲解些题目,而不惜将体育课占用。因此,阳光体育教育主要改革的就是体育课的内容、方式方面的改革。不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深化教学改革,还要提高教学的质量。举例来说,传统的体育课程几乎都是什么做操、跑步之类的贫乏而无聊的内容。既不能引起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体能发展。而改革后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则加入了武术、轮滑、街舞等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锻炼。有的高校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游泳、滑冰、攀岩等各色体育课程。这不仅让学生们对体育课产生了兴趣,甚至还可以让学生们免费学习到在社会上花大价钱才能学习到的特长课程。如此改革的结果,自然是让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大大高涨。

2.以人为本,让师生互选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体育课程改革,在阳光体育运动的指导纲要的指导下,其方式一度打破了原有的体育上课方式。不过,这个纲要在高校学生当中似乎才得到实现,在中小学生当中,或许是因为年龄因素,多少忽略了学生的主观需求,而是较为强调运动指标。相比较而言,高校当中的体育改革则更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甚至选课形式都是师生互选。这种方式给学生们大大提供了选择的方便和权利,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理念。而在这种吸引式健康型的体育运动之下,更能鼓励学生们主动投身于阳光体育运动之中。

3.推陈出新,方法多样。

为了让更多青少年积极主动的投身于阳光体育运动之下,各高校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不断进行创新的多元化和兴趣化。在体育运动当中,运动方式注重将传统的运动方式和新型的运动方式相结合,还能够以现代化思维的教学手段和设备相辅助,最后则形成更具有特色的运动方式。举例来说,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讲解示范法、分解教学法、重复练习法等,这些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比较忽略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心理体验感受以及和师生的互动交流,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参差不齐,收效也不佳。

三、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模式构建

1.“分段型”模式。

“分段型”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增强学生体质和掌握运动技能,并注重学生体育技能提升的体育锻炼模式。这种体能锻炼模式对于打好学生的体育基础、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这种模式的主要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年级或学期来划分他们自己所选的课程。

2.实施“课内课外一体化”的模式。

所谓的“课内课外一体化”,就是实行阳光体育运动时,应该不仅仅将阳光体育运用到体育课上。特别应该把握教育课程之外的时间,将早晨上课前、中午早操时间以及中间自由活动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并将每天的这些时间做一个详细的安排和规划,尽量让全体青少年都主动积极地加入运动中来,将体育运动发展为大众性、群体性活动。当然,还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兴趣,安排给学生不同的体能训练。争取将“一体化”模式统一建立起来,让运动不再成为体育课上的专属和教程课下的玩耍。而是将其当成一门主要学科,让其成为每日的必修。

3.“俱乐部”模式。

在当今社会,因为越发注重对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为其花费大量资金报一些体育特长班来实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俱乐部”模式的体育锻炼模式,便是这样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根本而开设了一些体育项目,让学生以自主选择方式去选定课程。这些学校开设的“俱乐部”,以其完备的健身器材、科学的健身教程、专业的健身教练,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吸引力。让学生在“俱乐部”为模式的途径中,体会多样的健身目的,并培养良好的体能锻炼习惯。

四、结束语

高校青年大学生的体能培养,关乎我国国民未来的身体素质,更关乎我国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因此,各大高校和大学生,都应该趁此机会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推进体育改革,增强体能锻炼;主动投身锻炼,加强人民体质。

[1]王凯.体育新闻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与培养路径探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4):132-135.

[2]黄敏,陈英军.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体育学刊,2011(5):78-81.

(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学院大健康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课阳光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走,出发!
体育课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走在阳光路上
呆呆和朵朵(13)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