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7-02-11郭晓清

文学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村居意识阅读教学

郭晓清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郭晓清

本文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出发,提出在阅读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引导者、辅助者的身份示范提问,让学生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实践,培养学生整体自学的能力、质疑和探究的能力,以此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力求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新路子。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意识

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开始。教师要创设一定条件、环境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进行实践活动,运用积极的求异思维、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灵感去发现“新”问题。教师如何使学生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1.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中说:“学生是独特的人”,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还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一位老师教《清平乐·村居》,揭题后就展示课件——和书中插图一样的画面,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村居图”是什么样的。其实,因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村居图”在学生头脑中也应该是形式各样、风格各异的,水乡村居、山野村居、北方村居、南方村居……揭示“村居”一词后,如果先让学生自由想像,学生一定能描绘出各种各样的村居图。即使辛弃疾笔下之村居也未必是课文插图所描绘的样子,那只是做插图的人读了词所产生的个人感受而已。如果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村居的画面自己发挥想象,自己产生疑问,自己开始探索,相信学生的兴趣会更高,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2.教师以引导者、辅助者的身份示范提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好的提问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而且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应针对文章的重点,设计出精当的问题。比如有老师在讲授《幽径悲剧》时问道:“写藤萝之美前,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幽径呢?”“藤萝的悲剧是它个人的悲剧吗?”再如《阿里山纪行》中,老师问道:“作者写焦雷劈过的神木是为什么,它还神吗?”这些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利于把握文章脉络、贯穿全文,具有一定思考容量。通过问题的提出,然后引发学生读书、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探索,进行研究性学习。“设计丰富的课堂提问,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宫门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阅读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切不可让学生成为“坐上客”,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教师要设计丰富的课堂提问,千方百计让学生大脑这部机器开动并运转起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在探索中进一步思考更新、更深刻的问题。”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实践,提高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重学更重问。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之后,启发学生提问。其中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插图中哪个是马克思?”教室里立刻哄堂大关,显然,学生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太没价值了。然而,这位老师顿了顿,笑着对全班同学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呀,哪个是马克思呢?”话音刚落,学生纷纷举手。这时,老师继续说道:“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依据来。”这位老师没有像学生那样一关了之,更没有说出“这还用问吗?”之类的话。而是抓住这个契机,鼓励这位学生,加以正确引导.给全班学生提供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并培养学生观察图画,一边看一边思的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待学生提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才敢问。久而久之也才会问。也才会去创新。当学生有了敢问的勇气时,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帮助学生克服思考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打破思维定势,引导学生有深度地思考,多角度地思考,不满足于思维的求同性,注重思维的求异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读书习惯。

4.认真聆听、平等交流,加强、巩固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学会欣赏学生的问题,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老师千万不能漫不经心,甚至讽刺挖苦:“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你真笨!”一定要做学生的“知音”,让他觉得他很棒。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应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让心灵和心灵产生碰撞,教师的认真、平等会使学生更善于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大胆探索,因为课堂上有一个始终陪伴着他的研究伙伴。有老师在教梁衡的《夏》时,有学生问道:“为什么作者说夏天的颜色是金黄的,我认为应该是墨绿色呀?”教师以一个研究伙伴的身份和她一起探讨:“是啊,我们眼里的夏天的确是墨绿色的,那么作者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他眼里的夏天和我们不一样呢?我们一起在文中找一找。”这种评价比“你问得好”“你提的问题太棒了”更能令学生满意,他们会明确的意识到自己找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并充满激情的去找寻问题的答案。

综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宁德市霞浦县民族中学)

猜你喜欢

村居意识阅读教学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村居
《村居》高鼎
村居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村居杂记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