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教学语言特点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

2017-02-10李月虹

新课程·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生动性科学性规范性

李月虹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师的教学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发展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基于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水平和教学模式上的特点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教学语言的具体运用上,因此,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教学现状,抓住语文学科的特征,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逐渐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运用教学语言的能力,以此来激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规范性;科学性;生动性

现代语文素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有效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文语言文字的能力,并且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而这一种实现主要在于教师如何有效地运用教学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偏小,学习处于启蒙阶段,教师的教学语言便成为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教师是学生模仿的重要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模仿,对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行为都务必做到绝对的规范,面对年纪越小的学生,教师的教学语言就更加要求规范性。与此同时,小学正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儿童在小学阶段,本身模仿能力强,为此,教师的自身教学语言质量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且能够直接影响整个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例如,部分教师经常由于自身口音的原因将“这里”读成“仄里”,将“结束”读成“结素”之类的,这一系列的口音都不符合规范的语言表达,为此,教师应当尽量避免这一类教学语言的错误,只有标准的普通话,才能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这才是进行教学语言规范的重要所在。

二、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本身就是科学,语言教学的实质是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此,教师首先应当充分掌握相关词语的具体含义,包括词语的情感色彩和语体色彩。例如,教师在讲解《美丽的南沙群岛》时,首先可以向学生简要介绍南沙群岛: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主要岛屿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郑和群礁、万安滩等。南沙群岛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教师在上课前应先进行详细的资料查询,了解南沙群岛的地理和政治意义,用科学的语言给学生正确的解释。

所谓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用语的严谨上,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正是体现了教学语言的严谨是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语科学严谨,抓住教学要点,突出教学精华所在,更好地为学生教学语文知识。

三、教学语言的可接受性

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语文口语教学时,应当充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使教学内容能够被学生所接受和认知,而从具体的表现手法上来看,教师则应当多多使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表达形式。例如,小学阶段的学生较为习惯进行形象思维,教学口语上应当注重词句运用的通俗易懂,表现方式则应当更加生动,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其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则要求教师的口语能够更加严谨。

例如,在针对《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进行教学导入的过程中,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有一种水,不是向前流去,而是从很高很高的山上倾倒下来,有哪位同学能够想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水么?”在这样的疑问下,学生很快便能联想到瀑布,此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入今天的教学主题——瀑布。学生由于受到经验的限制,很有可能并没有真正见过瀑布,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首先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描写学生常见的小河的水,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描写瀑布这一类型上。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且能够更好地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四、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语言的生动性是指教师采用的教学语言应当形象、生动,这样的教学语言才是符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求的,同时也是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的。对此,在现代教学中,小学语文教材应当尽可能的生动形象、充满内涵,同时,语文教师应当善于运用更加生动愉悦的语言来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情景中,感知和理解作品。

例如,在讲解《春笋》的时候,教师可以用语言来创设情境。如,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了,你感受到了吗?温暖的春风吹拂在我们身上,暖暖的,柔柔的,小草露出了脑袋,树梢冒出了嫩芽,金灿灿的迎春花开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我们来到翠绿的竹林,只见春笋娃娃一个又一个地从土地里冒出来,好像在比谁长的高似的。让学生能够从这样的语言中,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春笋的无限生机,营造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充分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可接受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而这一种实现主要在于教师如何有效地运用教学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偏小,学习处于启蒙阶段,教师的教学语言便成为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格外重视这一点,以此来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淄博师专学报,2011(2):11-14.

[2]刘红梅.小学语文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生动性科学性规范性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规则与有效——论哈贝马斯言语行为的规范性
二次作文,提升初中作文语言生动性的新路径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自然资源部第三批已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作为非规范性学科的法教义学
鲁迅杂文、书信提供的事实与其经验知识的生动性
使学生作文语言生动起来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