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穆铁柱轶事

2017-02-10盛伟光

中外书摘 2017年2期
关键词:济南军区防化体委

穆铁柱,山东东明人,1949年生,身高两米二八,前中国男篮的主力中锋。

铁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解放前家境殷实,日子过得还不错。解放后土改划成分定为地主。当时,生产队粮食分配叫作“人七劳三”,儿童吃得再少也能分百分之七十的粮食,成年人干得再多也只能比儿童多得百分之三十。粮食基本上是些地瓜、高粱、玉米之类的粗粮,一个人一年也就是三百多斤原粮。铁柱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到“文革”时已有两米多高,全家人省吃俭用也填不饱铁柱的肚子。何况还要穿呢?每人每年配给16尺布票,铁柱一件上衣一条裤衩一年的布票就没了。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无奈之际,铁柱的姐姐伸出了援手。铁柱姐姐1964年响应国家号召,支边到新疆参加了生产建设兵团,在兵团连队中从事农业生产。那时内地虽然物质匮乏,但人们一般还是不愿意去条件艰苦的边疆工作,需要国家大力提倡才行。兵团自己生产粮棉油菜,吃饱穿暖还是没问题的,每月还能发几个零花钱。铁柱虽有思乡之苦,却也顾不得了,那个年头先活下来要紧。这边兵团正愁招不到人呢,双方一拍即合。铁柱就这样,支边来到了新疆。

穆铁柱在建设兵团赶毛驴车,吃饱穿暖,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到了1968年夏天,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遂向连队请假回乡探亲。

那时交通不便,铁柱这么巨大的身躯,蜷缩在火车硬座上、长途汽车里,一路颠簸几天几夜,好不容易抵达他的家乡鲁西南东明县城,还要再转汽车去他老家,候车间隙他走出车站闲逛,招来一大帮人跟在铁柱身后,指指点点,铁柱倒也习以为常。

事有凑巧,这天县体委的张主任走在街上,突然看到一大帮人跟着一个巨人迎面走来,不禁一怔。职业的敏感使他走上前去,与铁柱攀谈,然后又邀请铁柱到附近体委他的办公室喝茶。张主任告诉铁柱,你这么高的个子,适合干体育,再在新疆赶毛驴就荒废了。他想把铁柱推荐到山东省体工大队打篮球,那是正式职业,吃穿全管,有工资,比在新疆强多了。到济南的交通食宿都由体委出。铁柱动了心,回家住了几天,便跟着张主任来到了济南。

张主任带着铁柱来到山东省体工大队,不禁大失所望。此时正值“文革”混乱时期,根本没人理这个茬。张主任不死心,索性带着铁柱直奔北京国家篮球队。

到了国家队,张主任到处找人,好容易找到个管事的。那人告诉他俩,国家体委及所属单位现在都在搞“斗批改”,训练比赛都停止了,根本不招收运动员。看到张主任一脸失望,那人动了恻隐之心,说你们到湖北黄石市体委找于邦基去吧,他在那里搞了个业余篮球队还不错。于是,张主任带着铁柱掉头南下来到了黄石。

于邦基何许人?他身高不到一米七,曾担任国家队和八一队的主力组织后卫,头脑机敏,身手矫健,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男子篮球的风云人物。退役后担任八一篮球队教练,“文革”期间八一队解散,于邦基转业到了黄石体委。

于邦基接待了他俩,并对铁柱进行了体能和技术测试。铁柱从未摸过篮球,技术上是个白丁,但体能尚可,跑跳滑跨都能做,反应也不算迟钝。于邦基有经验,感到铁柱的体能,比起“文革”前四川男篮身高两米一六的中锋石挪威开始从事篮球事业时要好,有可能成材。

于邦基决定接收铁柱加入黄石业余篮球队。每两年给铁柱一套棉衣,一年一套单衣衬衣,运动服装按规定发,伙食免费。铁柱住运动员宿舍,每月15元零花钱,两条低档香烟。张主任和铁柱都比较满意。

苦命而又幸运的铁柱,就这样加入了黄石篮球队,这是他走向体育事业的起点,引路人是他在东明街头偶遇、素昧平生的县体委张主任。

1972年春,济南军区在防化团成立了体育集训队,由防化团老团长、军区军训部沈朴副部长主持筹备济南军区体工队,开始招兵买马。不长时间,就招来了20世纪50年代全国著名的八一男篮队员、原北京军区男篮教练王焕新,由他来担任即将组建的军区男篮教练。从石家庄来了原八一队员郭瑞坤、王富刚,从北海舰队高炮团来的邢伟宁,军区通信团的李撅金,临沂运输公司的姜志明,济南的中学生姜悦光,还有防化团的马连民、叶鹏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全国全军篮球界的知名人物。

这年7月的一天,防化团来了一个巨人,他就是穆铁柱。铁柱一进营房立即引起轰动,人们站在铁柱身边,感到自己是那么的矮小。大家纷纷去球场看铁柱训练,铁柱走到哪里,都是一片惊异的目光。此时的铁柱,已经具备相当的实力,投身哪个专业篮球队伍,只是他自己的选择问题。

这话又得说到黄石体委和于邦基。经过于邦基三年多的悉心调教,铁柱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稳步提高,加上绝对的身高优势,已经成为黄石篮球队的中流砥柱。篮下攻击力无人可比,谁也防不住他。黄石篮球队打遍周边无敌手,只不过队里其他队员水平一般,拖了球队的后腿。

这时武汉军区也开始筹备专业体工队,要于邦基重新入伍,到体工队担任副大队长,负责筹建篮球队,尤其是男篮,军区首长最喜欢看,一定要高水平的。于邦基首先就想到了铁柱,有了铁柱,再选配几名好手,这个球队大有希望。这时于邦基听说湖北体委也在酝酿招收运动员,篮球还是主要项目。这几年,铁柱一直是在黄石训练、生活,于邦基自己去武汉可以,想带走铁柱,那是万万不行的,黄石体委不可能放人。于邦基心里明白,铁柱如果去了湖北省篮球队,他将来率领的武汉军区队与湖北队比赛将难有胜算。一山难容二虎,如果军区队总是输给湖北队,军区首长会怎么看,自己的日子能好过吗?

于邦基想到了老八一队队友、时任济南军区的篮球教练王焕新,既然武汉军区得不到铁柱,也不能让湖北省得到。他决定把铁柱悄悄地介绍给济南军区。铁柱是山东人,到济南军区就相当于回家。那时全国学解放军,军队的吸引力比地方高得多。1970年秋,我(本文作者盛伟光)曾被山东省篮球队录取,但听说防化团要我,立马参军,宁愿去军队一个团的业余队,也不去地方的省级专业队。于邦基是铁柱的恩师,听说师傅要介绍他回家乡参加济南军区篮球队,他能不愿意,能不高兴吗?

于邦基安排黄石篮球队去青岛训练比赛,训练结束球队返程路过兖州,铁柱提出回家看看,球队回黄石,铁柱去东明。铁柱在家住了几天,就在县体委张主任的陪同下,来到了防化团。

铁柱到来,自然要测试一下。那天军区丛芝发副参谋长、军训部沈朴副部长、教练王焕新和张连旭等人来到八一体育馆,观看训练比赛。由马连民、郭瑞坤、邢伟宁、李撅金等主力阵容为一方,替补队员加铁柱为另一方。结果两节比赛主力阵容都输了,邢伟宁和李撅金两个两米高的中锋居然防不住铁柱。王焕新对首长说,铁柱目前的水平,超过“文革”前四川男篮的石挪威,加以训练还能提高。首长当场表态,同意招收铁柱入伍。

黄石在铁柱问题处理上有一个重大失着。那就是在“文革”混乱年代,铁柱无论是在新疆还是到了黄石,都没有迁移户口,铁柱一个农民也不懂这些。在新疆只要你铁柱来干活,就管吃管穿。在黄石只要你铁柱在这里打球,体委也保障你生活,谁也没想到铁柱的户口问题。也说不定是这两家多了个心眼,怕铁柱将来年纪大了成了累赘。后来铁柱球技大长,这时黄石体委如果给铁柱搞一个招工名额,把铁柱户口迁移到黄石,应当不是难事,那样湖北就主动多了。如今铁柱以东明农民身份到防化团参军,法律上道义上都没有问题。铁柱户口在东明,是济南军区的地盘,济南军区想征的兵,谁能带走?黄石体委眼睁睁地看着铁柱参军,肠子都悔青了。

湖北体委咽不下这口气,告状告到了总政治部。黄石体委把铁柱训练了几年,该有大用了,却被济南军区挖走。总政治部管着八一队,湖北告状没用,何况济南军区招收铁柱参军在法律上没有问题。谁让你们给铁柱临时工待遇的,谁让你们不把铁柱户口迁移到黄石的,东明农民穆铁柱就不能参加解放军了吗?最后的结论,铁柱参军合理合法。

那边黄石体委还等着铁柱回去呢,可一等二等总不见人,黄石体委就派人到东明去找,听说铁柱到济南当兵去了,又追到济南,他们到处打听,还真给他们找到了。有一天球队在八一体育馆训练结束乘车返回,那人在路边看到,立即狂奔追赶,在路口红绿灯前,一下子躺在了汽车轮前,把司机吓了一大跳。后来他们又到防化团找铁柱,其中有个和铁柱私交很好的,说得铁柱动摇,非要回黄石。当时的集训队副队长、防化团教导员阎秀亭好说歹说才稳住铁柱。第二天沈朴副部长又亲自与铁柱谈话,给铁柱以职工待遇:供应与战士一样吃穿什么都管,工资每月26元。铁柱要求让他弟弟入伍,沈副部长也一口答应。铁柱安心参军了。

防化团派政治处费干事带着军区司令部的介绍信,到了菏泽军分区和东明县武装部说明来意,他们自然是全力支持。县武装部派员陪费干事去了铁柱家乡公社武装部,还见到了铁柱的弟弟穆铁锁。费干事一看,这穆铁锁还真是个铁锁,个子只有160厘米。真奇了怪了,这一母同胞,他穆铁柱咋就长得像柱子那么高,而铁锁就长得像把锁这么矮呢?

铁锁当兵,村里贫下中农不干了。他们说,铁柱当兵,按他家地主成分不合格。说是解放军要搞体育,虽然心里不情愿,顾全大局也就算了。你铁锁算个什么?要是你们非要铁锁当兵,我们就去北京告状,公社武装部也在后面给村里撑腰。费干事见此情况也未再坚持,回到团里汇报,阎秀亭教导员给铁柱说清楚,铁柱也就算了。

就这样,铁柱在防化团办理了入伍手续,后勤助理员带着铁柱去白马山789被服仓库定做军装,那个漂亮姑娘站在凳子上给铁柱量尺寸,笑得差点摔下来。铁柱穿上新军装,威风凛凛,防化团营房里多了道风景。

1972年铁柱参军,轰动防化团,可在外界,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湖北体委仍在向总政告状。既然存在纠纷,还是低调一些为好。领导有意把铁柱雪藏起来,集训队以济南军区男篮的名义,在当年9月去沈阳军区访问比赛,10月由军训部沈朴副部长率领,去合肥参加全国篮球比赛,铁柱都没有跟去。

转眼到了1973年2月,济南军区体工队已经成立,教导员阎秀亭到体工队任副大队长,马连民、叶鹏和盛伟光正式调到体工队成为篮球队的一员。为了检验训练成果,锻炼队伍,由阎秀亭率领男女篮球队赴广州军区访问比赛。这时关于铁柱参军的纠纷,已经完全解决,铁柱也就随队出发,第一次以济南军区男篮队员的身份外出比赛了。

当时北京男篮有一个比穆铁柱还高的中锋杨天顺,用球队张志翱的话说,就是左腿为轴站立220厘米,右腿为轴站立230厘米,这种体态跑起来形象可想而知。因为有了大杨,当时国家队都赢不了北京队。

江青在1975年秋天观看北京男篮一场比赛,对大杨的形象很不满意,认为大杨有巨人症,打篮球有损国家形象,下令给这些超高球员检查身体,有病就不能打篮球。这也波及了铁柱,八一队送铁柱到协和、301医院去检查。医生很慎重,既不说有病,也不说没病,说有病毁了运动员,说没病得罪了江青。就说存疑,诊断不清。铁柱在北京目标太大,八一队就让铁柱回了济南军区,同时把邢伟宁调到八一队。

铁柱回到济南军区照样刻苦训练,技术体能得到提高。1976年1月济南军区男篮去无锡参加邀请赛。八一队一到无锡就声称此次参赛不与军区球队交手,实际上就是回避济南军区队。其他队称铁柱是个篮筐,意思是球到了铁柱手里,就等于进了篮筐。辽宁队与八一队拼得火星四溅,险胜八一队,济南军区队却轻松战胜辽宁队二十多分。拥有中国第一中锋穆铁柱的济南军区男篮,是无锡邀请赛当之无愧的冠军。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江青的“指示”烟消云散,再也没人质疑高大的篮球队员,铁柱又被调回了八一队。从那时起,铁柱驰骋赛场十几年,为国家和军队的体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猜你喜欢

济南军区防化体委
试论用“防化创新思维”提升防化作战指挥能力
我们的 『付副体委』
迷人体委
防化医学救援队的培训与演练
高梁红了
蜂蜜巧治胃溃疡
防化专业学员体能训练与训练伤调查分析
深入场站连队 服务基层官兵:济南军区联勤部卫生部组织医疗队巡诊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