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宝的思维训练,从会提问开始

2017-02-10李清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辑柳佳

父母必读 2017年2期
关键词:白雪公主示例层面

文┃李清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辑┃柳佳

宝宝的思维训练,从会提问开始

文┃李清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辑┃柳佳

亲子共读中,你会提问吗?你的问题有联系和层次吗?能够促进宝宝思考吗?怎样正确提问,才是宝宝打开思维能力的正确方式?

故事发生在哪里呢?”

“你觉得小猪为什么要那么做呢?”……

不少家长在孩子阅读后都会进行发问,但诸如上述问题还停留在相对表面的问题上,而且很多问题比较随机,缺乏联系和层次,虽然也能让宝宝进行思考,但不能很好地起到促进作用。

其实,宝宝的故事阅读是培养宝宝思维能力的好时机。可是,如果故事阅读仅停留在基本情节的理解,而忽略了孩子最需要发展的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以及分析评价、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等方面的发展,既丢掉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也是对阅读活动的一种浪费。

那到底什么样的提问才能促进宝宝的思维发展呢?我们先来看看思维学家的研究是什么样的。

宝宝的思维特点:从低阶到高阶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按照认知的复杂程度,将思维过程具体化为6个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其中记忆、理解和应用被称为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创造被称为高阶思维。并提出孩子的思考能力发展都是从低阶开始,然后逐步提高一直到最高层。所以,培养宝宝的思维能力,我们可以从低阶到高阶,系统培养。

亲子共读中,一步步引导思维的方向和深度

父母可以在孩子读完故事后,借助问题引导他的思考方向和深度。为便于理解和应用,我们选取了大家熟悉的故事《白雪公主》为例,具体阐释如何在不同层面通过提问帮孩子发展相应的思考能力。

1 记忆—准确记住重要信息

在记忆层面,孩子能够通过记忆故事中关于人或物品的基本信息作答。

提问关键词一般为:是谁、哪里、什么、多少、什么时候、怎样等这些需要澄清准确性信息的问题,父母可以在影响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信息处设置问题。当然,要想提出好问题,前提是深入透彻理解故事,因此,家长需要先阅读、思考,对故事情节及人物关系比较熟悉。

图画书里也能发散性地找问题

如果阅读绘本故事,除了对情节发展设问,还可以在图画中寻找问题点,比如针对一幅画面,可以从颜色、形状、功能、分类、人物、人物表情特征等进行发散性地提问。同时,也要注意对影响故事发展的细节提问。

这些问题既让孩子了解细节与情节的关联,也能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

示例

问题1:在森林里,白雪公主碰到了谁?

问题2:王后用什么把白雪公主毒昏过去的呢?

问题3:白雪公主在哪里被王子唤醒了?

上述问题分别问到了故事中的人物、物品、场景,而且这些细节信息也影响着故事内容的发展,既能考查孩子对重要信息的记忆情况,也可预估他对故事的理解基础。

2 理解——理解故事的情节发展以及人物关系

这个层面需要孩子对故事中的信息进行初步解读,并进行“加工”,从而将事物或联系看得更透彻。因而提出的问题需要带有综合性和联系性。

提问关键词多为:分别是、依次是、为什么等,由此也可了解孩子对故事发展的过程、人物关系等的掌握情况。

示例

问题1:猎人为什么不杀白雪公主?

问题2:皇后先用什么方式害白雪公主,后来又用什么方式害白雪公主?

问题3:这个故事主要说了些什么?

问题1是原因说明类问题,需要孩子找出情节中猎人不杀白雪公主的因果关系,锻炼他的抽象逻辑思维。

问题2是列举类问题,需要孩子梳理出皇后采用的方式,能培养孩子阅读时有序寻找重点信息的好习惯以及思维的条理性。

问题3是概括性问题,需要孩子在理解整个故事的基础上,用简要的语言说清主要内容,这个过程锻炼其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根据他的回答来检验他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应用——学以致用,解决相关生活问题

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是指让孩子学会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原理、概念等运用到恰当的场景。

提问关键词一般为:有其他什么情况是一样的;如果……会发生……;还有……方式等,此类问题可以启发孩子学以致用或者在新的问题中积累新的经验。

示例

问题1:大森林里很容易迷路,怎样能找到方向呢?

问题2:在森林里,如果白雪公主没有遇到小矮人们会发生什么?

问题3:有什么办法能让白雪公主不吃毒苹果?

这一层面的提问多是能与生活实际相关,主要着眼于解决问题,而且问题的提出也不拘泥于故事发展本身,如问题1脱离故事也成立,生活中也有可能遇到此类情况。问题2和问题3虽然是对故事提问,但其问题是让孩子设身处地对实际相关场景进行推理和处理。

4 分析——学会思考,找到共性,发现不同

这个层面的提问鼓励孩子开动脑筋,充分收集各方面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提问关键词是有什么不同或者一致?从中发现了什么?这些提问需要孩子对自己掌握的知识重新组合,挑选出重要的信息来得出自己的结论。

示例

问题1:比较一下,想除去白雪公主,皇后用的几种方式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问题2:如果遇到坏人,你的处理方式与白雪公主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分析层面主要是把一些凌乱的知识点进行综合,找出其中的共性和联系,发现深层不同。上述问题主要通过比较和对比分析几种方式的相似之处和差别,建立联系,分析不同观点。问题1需要孩子回忆和整理散落于各段的相关信息,问题2需要对比自身经验和故事内容的不同,这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

用问题作提示

对于年龄小的宝宝而言,遇到分析性的问题会感到困难或者难以理解。这时,家长要先接纳和理解,不给孩子压力,之后可以给些提示。比如,引导孩子:“作者为什么要让那只小猪打败大灰狼?”有时,孩子可能好像感觉理解了,但无法用词汇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时可用问题一步步启发孩子思考,“小猪怎么做打败大灰狼了呢?”“这样做的好处呢?”……当我们把问题从足够开放的程度回归到孩子能够理解的一些问题范围上时,孩子就能够给我们想要的答案。

别设标准答案!

除了故事中确定性的背景信息,如红色的裙子等,凡是涉及个人观点、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之类的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家长更不能预设答案,因为在每个孩子的眼里不同的角色/故事,他们都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也尽量少提出一些非黑即白的问题,最好把问题的思路和方向打开。

5 评价—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这个层面,引导孩子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评估,或者维护自己得出的观点,也可以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节安排进行评价。提问关键词是你认为是对的/错的?当孩子给了一个答案后,需要追问:为什么他觉得是错的或者对的。而对于更大的孩子,可以问,他觉得作者在描述这个故事时是否有什么错误?在整个故事展开的过程中,作者有没有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

示例

问题1:猎人没有遵照皇后的要求杀死白雪公主,你认为是对还是错?

问题2:你认为皇后是什么样的人?好还是不好?

问题3:最后,白雪公主活过来了,你对这个故事的结局感到满意吗?

评价层面其实是判断力的培养,问题1是对错判断,问题2是好坏判断,从思想角度而言,它们都属于价值判断,这也是对孩子进行为人处世价值观引导的良好契机。问题3是审美判断,需要孩子对作者创作故事的情节和手法进行判断。因此,在这个层面,既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借此进行品德方面的引导教育和相关方面的知识学习。

6 创新——激发新观点和创见,鼓励新创造

这个层面主要是激发孩子有新颖的观点和创见,可以对故事进行“二次创作”,比如,根据现有的信息重新创作一个新的结尾,或者完全改编整个故事情节;也可以借此展示自己的才艺,比如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一首小诗,写一首歌曲,画连环画,录制讲故事音频,等等。

如果是提问题,则需要考虑孩子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鼓励他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提出建议。

示例

问题1:对于白雪公主应对皇后的陷害,你会提出哪些建议?

问题2:猎人还可以怎么做能让皇后相信他已经杀掉白雪公主?

问题3:白雪公主昏倒后,小矮人们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救活白雪公主?

总之,根据这6个层次进行提问,可以将一个简单的故事翻来覆去、由浅入深地进行阅读,还可以将这个思路借鉴到生活中,就一些现象和场景设问,从而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白雪公主示例层面
我家的白雪公主
我的白雪公主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可爱的白雪公主
从“灰姑娘”到“白雪公主”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