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运用小学语文教材的策略

2017-02-09徐柱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有效运用策略

徐柱

摘要: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打好基础教育更是尤为重要。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多的是借助教材,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也在不断地革新和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运用教材的策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让教材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所以本文就从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了解教材编写特点入手并且把教材运用与实际相结合,以正确开发和利用开发教学资源。

关键词:有效运用;小学语文教材;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63-02

语文教材运用的有效性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点睛之笔,而所画的这条龙能否活灵活现,就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了解和把握。看教师能否做到与文本的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活泼生动呈现实效,有效的运用教材不仅在于传递知识而更在于提高孩子们的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进一步提升,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运用教材呢?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这方面的问题。

1.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1.1 树立正确的教材知识观。树立正确的教材知识观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教材提供的显性知识,教材提供的隐性知识和教师个人的经验性知识。教材提供的显性知识就是我们通过教材能够直观看到的,容易被我们学习到的知识,在这里我们要充分把握教材提供给我们的这些显性知识,打好基础,只有这样由浅入深才能更好地为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扩展延伸服务;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同学生一起挖掘教材、文字、文章背后的意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我们在讲授古诗的时候要向学生说明 文化背景、诗人当时的境遇等等,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情怀,这也是一堂课的关键所在;还有就是教师的个人经验知识,它体现着一个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师在课堂上起着主导作用,在一堂课上把自己知道的与课程有关的知识同学生们一同分享、琢磨、切磋,不仅可以开阔学生们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能营造一个开放、活泼、富有探究性自主合作的课堂。

1.2 形成科学的教材使用观。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自身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成为遏制学生创造性的"囚笼"因此如何很好的使用教材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课题。首先我们应该摆正教材在教学中的位置,它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是师生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展开活动、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素养,然而教学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受,而是富有活力的有创造性的活动过程。因此教师并不是简单的把教材上的内容传递给学生,教材的定位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而依据的材料,要用教材而不是仅仅教教材。教教材是不看教学对象,只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照本宣科,将知识完完整整的、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继续教育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不能只"教教材"而还应该"用教材"用教材就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仅仅教教材会造成学生"尽信书"从而禁锢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展,而只是用教材又让所教理论没有来源依据,只有把教教材与用教材相结合才能使学生通过教材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感的升华。

2.了解教材编写特点

2.1 明确教材编写理念。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一定要很好的了解教材,尤其了解教材的编写理念。这样才能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的把自己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认识小学教材的编写特点要明确阶段目标,整体把握教材的使用方向。教师要全面了解《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要求,了解教材的编写依据,才能正确理解教材内容,把握准教学目标。因为《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教材的编写依据。教材中的每篇课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都严格体现了课标中的"内容标准"我们要对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进行清楚的了解,从整体上把握教学任务要求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我们要对整册教材从教材基本结构、教材的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中应主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对重点内容反复领会,掌握其精神实质,以便有目的的进行教学。最后是对教材单元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整体上感知这一组文章的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在本单元以及本册书中的地位,使自己在教学时能够从"整体"出发,保证教材内容整体推进的方向。了解教材的编写特点也是为下一步教学做好铺垫。

2.2 善于分析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以学段划分不同阶段内容;主要包括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及综合实践活动。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善于分析教材提炼教材内容,制定可行性目标,做到中心突出、内容具体、外延清晰。教材中的提示语和关键词,往往涉及全部教学内容的精髓,不仅起着导向目标的作用,还表明重点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把握本节教学在情感态度上的价值观上,要达到什么目标;能力上,要达到什么目标;知识上要达成什么目标。只有细细品味,教师才能明确教材的设计图,呈现三维目标。善于分析教材不仅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更是课前的准备工作,只有很好的了解教材才能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呈现课堂实效。

参考文献:

[1] 周先进,赵风雨.从现代知识观到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变-论课程设计的变革 [J].当代教育科学,2004.9.

[2] 林淑娟,宋依芬.更新教材运用观念 [J].河南省教育委员会,2006.3.

[3] 甄丽华,田晓光.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J].黑龙江教育,1998.10.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材有效运用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著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基于单元整合的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