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交互应用模式探索

2017-02-09饶简元

新媒体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交互新媒体

饶简元

摘 要 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交互技术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如何使这些人们概念中的“高科技”产物能更快实现亲民化,如何能运用这些新媒体交互技术来增加传统互动环节的体验性、互动性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通过“城市公共空间互动”实例来对新媒体的交互应用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 新媒体;交互;亲民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3-0060-02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媒体交互技术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漫游、互动的平台,从现实到虚拟数字媒体创意表现所在的空间概念改变了,人们不仅生活在真实世界中,而且也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互动交流。虽然新媒体作品的呈现依赖于移动互联技术、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但这些技术弊端在于仅让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器物产生关联,过分地强调技术,弱化了数字创意中的情感表达。利用这些高新技术探索一条全新的交互方式,发掘一种新的应用模式来打破单纯的人机交互模式。

1 新媒体交互技术的应用

数字技术的日益革新、交互技术的发展与运用、艺术与技术的高度融合,更注重全民参与的作品创作。目前许多新媒体交互技术都需要依赖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已经逐渐普及,城市化无线网络现在也逐渐覆盖,人们对网络的需求趋于逐渐增长的态势[1]。“无线台北”是一个较好的案例,相对于世界其他城市的无线网络建设仍然只是刚起步阶段,台北的无线网络建设范围相当全面,无线网络接入点数目达到4 200个,覆盖面积为133平方千米,人口覆盖率为90%,成为全球第一个“无缝通讯城”。而作为二、三线城市的无线网络发展也在不断的改变,4G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Wi-Fi无线的城市覆盖,从应用面上来看已经非常丰富,各行各业都在利用无线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行业间的竞争力。结合移动互联的应用、手机智能度不断提高以及新媒体交互技术的普及,使得手机已经能够为人们日常办公、娱乐、社交生活等各方面提供了便利。不得不承认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必需品,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

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无疑又将“交互”这个概念推向了新的层次,构建了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联动的新环境,让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器物在这个新环境中发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人们的好奇心,调动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如NFC技术创意运用在美国纽约地铁打造了一个特殊的地铁图书馆,访问者只需要在图书馆中挑选读物,通过NFC传送到手机上,无论访问者之后走到哪里,都会收到一份推送的地图,告知访问者刚才阅读的图书在哪个图书馆可以借阅。大多数智能手机都有NFC功能,利用全新的信息传输技术来改变环境的枯燥乏味感,为访问者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信息的便利。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技术都将融入智能手机平台,有消息称2017年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的下一个爆发点,这样的话用户只需要一台智能手机配合200元左右的VR眼镜,就可以随时随地感受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刺激体验。再有,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将相对独立的物品如汽车、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生活器物通过网络互相联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智能手机应用已经成为这些新媒体技术推广的一个最为“经济”的平台。

从电影产业来看,电影拥有大量的受众群体,3D电影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给了观众“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以及“触手可及”的奇妙感受,电影行业取得的成功使得3D技术也快速的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不断得到了扩展,如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展览馆也纷纷利用数字技术寻求突破改变,3D、4D、穹顶电影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无论如何,各行各业都在通过不同的新媒体技术手段来寻求一种新的交互模式来将单纯的“人机交互”模式向丰富的“人人交互”进行转化。

2 新媒体交互应用模式探索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作为比较新兴的新媒体交互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受众人群,但要把这些新技术实施推广必然伴随着硬件设备的投入,这就必然会在一定时期内限制受众人群的发展。以“城市公共空间互动”为例,借助新媒体技术,利用智能手机来尝试用最低的成本实现全民参与的局面,为新媒体交互应用模式的探索获取有效的市场检验数据。

2.1 城市公共空间互动项目

在城市公共空间“购物中心”策划为期一周的“全民造物”活动,通过整合传统手工艺人现场进行创作,提供一个全民参与,亲子互动的全民造物平台,并以此打造全新的品牌,提高商场客流量。通过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手工艺的结合增加用户互动性,体验性。

2.2 新媒体技术融入

按照传统活动组织策划的流程进行各子项目模块的设计、筹备,主要内容包括舞台搭建、海报招贴设计、手工艺人时间安排等,在策划整个活动时最难的部分就在于如何将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手工艺创作的过程有效融合,增加活动的体验性、互动性。

2.2.1 全景导视设计

全景技术应用。在商场5个出入口放置宣传二维码,客户在进入商场时用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通过全景技术引导客户通过手机了解商场各个活动区域的位置。

在传统视觉导视的基础上加入增强现实技术,让有兴趣参与手工创作的客户可通过智能手机摄像头扫描手工艺人的照片,通过链接的视频了解该手工艺人的创作历程,从而选择需要参与的项目。

2.2.2 增强现实展示设计

增强现实技术融入手工艺品展示环节。用户只需拿起手机下载App,即可通过摄像头扫描现场的手工艺品实物,观看该手工艺品的创作过程视频。让高高在上的手工艺品真正走进大众。

2.2.3 “寻宝活动”设计

在商场各个角落放置数个带有二维码的宣传卡片,如果参与者找到并扫描二维码获得各个商家宣传视频则可凭借此视频到该商家领取礼品。这个活动环节的设置难度较大,在与部分商家取得联系并获得支持后,还需要到该商家进行宣传视频的拍摄,最后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进行整合。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对商场内的商家进行宣传,进而提高商场客

流量。

2.3 互动模式探索成效

此次在购物中心做策划的活动可以看作一个“作品”,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加入到全民体验的队伍中来,也为了能使参与者感受到更多的体验性及趣味性。从此次活动的效果来看,这些新媒体交互技术的融入,使活动更富有吸引力,增加了互动的趣味性。而寻宝活动的设计就是真正亲民化应用模式的体现,开始阶段在商场管理方的引见下大部分商家都比较保守,不太愿意参与此次活动,通过长时间的沟通最终选择了10个商家进行尝试,我们对这些商家进行了宣传视频的包装,通过扫码让参与者走进商家进行礼品兑换,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商家的宣传力度,最重要的是商家获得这些宣传的投入仅仅只是一些廉价的小礼品,比如咖啡店的一把小勺,精品店的一个小饰品,这些小礼品都是商家自己做活动时备有的货物,可以说商家参与到这个活动中用极低的投入得到了长时间大力度的宣传。活动进行到第二天时已经有许多之前没有参与到该活动的商家找到商场管理方要求加入,此时我们的回答是: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才能加入。持续一周的活动,从开始免费制作的10个商家,到活动结束时已经有24个商家,其中14个商家是付费参与的。

3 总结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新媒体交互性的体现往往都伴随着高科技,都需要硬件设备的大量投入才能实现所谓的互动体验,无法理解城市公共空间如何才能实现全民参与。无线网络的覆盖、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为“亲民化”互动体验提供了基本的软硬件平台,通过“城市公共空间互动”项目的市场反馈数据也可以看出,人们对新鲜事物的主动参与度是非常高的,只要能解决参与者消费抗性的问题,将参与者拉动成为交互作品的组成部分,提高体验性,也能从另一个层面获取一种新的新媒体应用模式。

城市公共空间互动体验是通过“交互”的思维方式来引导公共空间中的“作品”与参与者有着更良好的互动体验。这种呈现方式在丰富了“作品”的内涵的同时,也拉近了人与环境之间的距离,体现出新媒体交互的本质。当然城市公共空间互动设计并不仅限于此,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城市公共设施将逐渐被置入越来越多的互动功能,目的就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增强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互动交流。越来越多智能科技的出现也会以此为目标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实现高科技的亲民化。

参考文献

[1]刘娟.数字媒体技术下城市公共设施中的交互设计[J].美术大观,2015(6):114-115.

猜你喜欢

交互新媒体
实验激发思维 问题交流智慧
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多点触控交互技术综述
大学英语教师“交互”信念、知识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虚拟现实技术概论
关于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大学教育变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