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材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

2017-02-08梁秋华

关键词:阅读文章主题公园框架

梁秋华

本文通过阐述读写结合的必要性,以教材为依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教材中的话题及体裁两个方面阐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读写结合教学,从而深刻理解读写结合教学的内涵,以便更好地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阅读与写作是英语语言技能训练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阅读为语言的输入阶段而写作为语言的输出阶段。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单一的阅读课或写作课,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几乎是分离的,而把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却非常少,所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缺乏阅读动机。教师也过分地注重阅读文章中语言知识教学,而忽略了阅读文章中的脉络结构和框架。而在单纯的写作教学中,学生又因为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储备而无从下手,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也忽视了学生的写作策略。目前,学生在写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词汇量极为缺乏。由于缺乏一定量的阅读,学生用词单一,没有足够的词汇来进行表达;(2) 学生的语法知识薄弱,句子逻辑关系概念模糊;(3) 语言表达不得体,普遍存在“中国式英语”。因此,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应该重视的课堂教学模式。

1. 读写结合教学的理论依据

阅读和写作都是复杂的双向交际活动,阅读者在解码过程中与作者进行积极的相互作用, 达到理解与沟通的目的; 写作者在编码过程中同样与读者进行相互作用, 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孙云波 2003)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阅读的技巧,而且应该是为学生平时的写作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入素材。 作者写而表意, 读者根据理解规则(其实就是写作规则)来解码 (decode), 从而达到解读文章的目的。 没有写, 就不会有读; 没有读, 写作将变成没有目的的活动(覃建巧2003)。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提炼文章框架,引导学生运用词汇和句型进行仿写,经过一段时间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过程教学法(process approach)把写作教学看成是一种及其复杂的交际过程,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有一定的交际活动。过程教学法重视学生写作的过程,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分为三大步骤:写前准备、写作阶段和重写阶段(罗明礼 2008)。读写结合教学充分地体现了过程教学法,在阅读中掌握文章的结构,提供必要的写作框架,为写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而整个写作阶段则依据写作框架有序地进行。

2. 读写结合的教学尝试

现使用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是学生直接接触到的阅读资源,学生从中可以获取大量的语言材料, 这些语言材料的话题丰富,体裁多样。从话题方面,有运动、科学、人物描写、国家地区介绍、生活、人文及其他话题。从体裁方面,分为记叙文、论述文、说明文和描述文。英语教材本身是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途径(戴云2005)。教师可以对现行的教材进行开发,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笔者将结合教材,进行了以下的教学尝试:

2.1依据阅读文章中的某个话题来进行读写教学

教材中的许多话题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如人物描写、国家介绍等。这些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结合自身原有的知识来进行写作,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提高主动参与性。

如在案例1主题公园(必修4 Unit 5 Theme Parks)中,在文章阅读部分,笔者做出以下处理:通过略读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主题公园的定义、主题公园与一般公园的异同,以及主题公园的发展;2)通过细读让学生了解阅读文章中提及到的三个主题公园的主要信息;3)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介绍主题公园时所需要涉及的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提炼文章框架,这一步骤也是在为写前搭建“支架”。 “支架”(scaffolding)是指在以学为中心的情景下,教师所能提供给学习者,帮助学习者从现有语言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支持方式。(鲁子问、康淑敏,2013)。笔者引导学生提炼出以下的框架:

The name of the park:_________

T he theme of the park: For education; for fun; others...

Attractions of the park: ________

学生在完成了文章的阅读获取必要的写作框架后,教师从阅读部分自然过渡到写作部分,布置了一个写作任务—介绍当地的一个主题公园—珠山公园(①写前准备:依据阅读文章中出现的短语和句型进行写作前的语言输入,向学生介绍该主题公园中的一些景点;②写作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写作支架进行写作,有序开展写作任务。③重写阶段: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学生进行修改,最后到篇章的最终形成。

2.2依据阅读文章中的体裁来进行读写教学

对于叙事性较强的记叙文或说明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对文章的重要信息进行复述,通过复述从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学生复述的形式可以是问题类,也可以是填空等形式。

如在案例2(必修3 Unit 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中,笔者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学生通过写出问题的答案复述整篇文章,了解文章脉络。

Question 1: What did people celebrate in ancient times three times of the year?

Question 2: What kind of things are done to celebrate the Obon Festival?

Question 3: ...

又如在案例3(必修1 Unit 2 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中,笔者设计出篇章,呈现文章的主体内容让学生进行复述。

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

AD 450-1150:The English was spoken in England. It was b________ more on G________ than the English we speak ________.

AD 800-1150:Because the people who r________ England spoke first Danish and later French, English became l________ like German. ...

对于结构分明的议论文或说明文,笔者运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方式,提炼文章框架,指导学生写作。如在案例4(选修6 Unit 3 A letter from Granddad)中,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基本结构,把握说服性文章的写作框架,这对于学生在进行类似的说服性文章时是很有帮助的。以下为阅读后提炼的框架:

The phenomenon: ________

The causes/ effects: _______

The advice: ________

3. 总结

读与写是相互作用的,两者均是我们思维的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课堂中我们可以进行阅读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笔者的教学实践说明,教师可以通过开发和整合教材资源,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写结合教学,为学生搭建不同的写作框架,感受语言的多样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写作过程中,强化阅读动机,提高写作思维能力。

[1] 孙云波. 读写结合一项英语写作教学的试验[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04).

[2] 覃建巧. 综合阅读与写作 实现教学上的读写连接[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3(04).

[3] 罗明礼. 国外外语写作教学法之回顾[J]. 国外理论动态, 2008(11).

[4] 戴云. 课程资源开发策略[J]. 江西教育, 2005(06).

[5] 鲁子问、康淑敏. 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作者单位:广西梧州市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阅读文章主题公园框架
框架
线上录课教学设计“如何对同一主题下的英语阅读文章进行对比分析”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主题公园欢乐多
全球最大室内主题公园造价10亿美元
主题公园导览图
主题公园导览图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