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油灯下读书忙

2017-02-07陈乐三

老友 2017年10期
关键词:清江煤油灯煤油

文 陈乐三

煤油灯下读书忙

文 陈乐三

1958年9月,我小学毕业考入当年刚刚创办的清江县(今樟树市)潭埠初中,校址设在潭埠人民公社(现为观上镇)的一座千年古观,校舍十分简陋,条件极为艰苦。初招两个班的100名同学共用一座用木板隔开的殿宇上课;住宿犹如集体化年月修水利一般,同学们在地面开通铺共眠;吃的菜是从家里带的白萝卜、老芥菜、霉豆腐之类,每天饭食“两稀一干”,仅能半饱。

那时大力倡导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学校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在校长、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荒种菜、养牛喂猪,还请来师傅传授木工、泥工等手艺,校舍破烂自己修,桌椅坏了自己补。1958年隆冬,师生们还深入边远的树槐人民公社(今店下镇)的深山老林中砍柴烧木炭,支援当时的大炼钢铁运动,劳动任务十分繁重。就是在这种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学校还要抓好教学质量,为此,学校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同学们白天紧张劳动过后,学习就只能靠晚上了。

那年月,晚上照明最好的条件就是用煤油灯,同学们在煤油灯下读书便是最好的时光。到了晚上,大家就挤在简陋的教室或权作教室的住地,专注地听老师轻挥教鞭授课;或三五个围坐在自己动手用空墨水瓶和牙膏管制作的荧火虫般的煤油灯下看书做作业。

那时,煤油很珍贵,每家农户1个月只供应一斤煤油,还要凭油票购买。虽然学校有照顾,可打报告批供,但是每每想到母亲拿着用卖鸡蛋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去买煤油,我心里总想着要节约点儿。然而,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大堆,晚上经常要坐在煤油灯下熬到深更半夜才能做完。为了节省,我们就把灯芯拨得很细很细,只能照亮教室的一角,自习看书的时候,眼睛也总是与煤油灯凑得很近很近。有时做作业太专心,头便不自觉地离作业本越凑越近,一不留神,眉毛就被烧掉了。更有那煤油灯的缕缕黑烟,成了一大公害。教室里同时亮起的十多盏煤油灯,就像十几个小烟囱,四处烟雾弥漫,熏得同学们不时揉眼、不停咳嗽。

就是在这样被煤油灯烧掉眉毛和熏得满是煤油味、烟灰的环境下,同学们发扬刻苦上进的学风,坚持完成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认真学好每门功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好成绩。那些年,清江县每次举行中学会考,潭埠初中总是名列第一,老校长还因此出席了江西省教育系统群英会。1961年,潭埠初中首届90多名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就有58名被江西省樟树中学录取。考试成绩之好,录取名额之多,名震清江县乃至宜春地区。樟树中学一位校长曾说:“潭埠初中的学生吃苦耐劳,成绩过硬,我们就是要优先录取这所学校的学生。”

烟熏火燎做作业,煤油灯下读书忙,今天的学生是很难体会的。他们在宽敞的教学楼里听课,在明亮的白炽灯下写作业。有的做完功课后,忙着看电视,或在温馨的台灯旁上网玩游戏。每当孙子们不用功读书时,我总会给他们讲述当年在煤油灯下读书的艰辛岁月。

猜你喜欢

清江煤油灯煤油
张文胜《清江帆影》
清江引
为什么煤油灯需要借助灯芯才能燃烧
书桌上的煤油灯
鱼跃清江 广场舞
正丁醇/煤油混合物非预混燃烧压力振荡特性
高能合成煤油GN-1理化性能及应用分析
未来10年我国煤油消费量将翻番
童年的煤油灯
清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