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浅析

2017-02-06武艳茹

青年时代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育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武艳茹

摘 要: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客观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意义、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实践能力强综合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作为社会储备力量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即是未来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了全社会的价值取向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巩固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一)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迅猛发展,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以其技术精湛、实践能力强跻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行列,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这一特殊群体能否积极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关乎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实现中国梦强国梦的需要

中国梦不只是理想、目标,更是责任,她承载着几代人的希望和努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都明确了具体标准,为当代高校大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规范了思想言行,统一了意识形态,树立了为人处事的标杆,诠释了爱国奉献的概念,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坚实的保障。

(三)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三个倡导”24个字凝练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个人的价值准则。并强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体现出思想政治建设在教育中的重要性,高职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并组织大学生认真自觉践行是完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环节。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一)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冲击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关键期,各种社会思潮纷繁涌现,民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多种文化思潮并存。各类思潮热点事件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被无限放大并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冲击了主流价值观念,极其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观念走入误区,价值取向偏激。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

自我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末苏联解体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通过歪曲宣传中国历史、不良文化渗透、支持宗教自由、强调军队国家化等手段,灌输极端思想意识,动摇主流价值观念,打击民族自信,分裂国家主权。当代大学生,受其影响容易出现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甚至头脑发热出现严重的政治错误。

(三)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干扰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很大干扰。诚信缺失、贪污腐败等不良社会现象通过互联网平台迅速传播,极其容易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波动,严重干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一)以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为出发点,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属于专科层次,学生报考分数相对较低,存在学习动力不足,文化理论基础较差,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相对欠缺等现象。另外,高职院校大学生相对比较重视实践动手能力,易忽视理论知识的提升;重视单位的实际效益,忽视长远的政治发展。针对这些情况,在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就要因材施教,做好分类疏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符合实际情况的教育计划,切实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二)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构建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

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有重要的导向和熏陶作用。从校园周围的环境、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甚至环境卫生等方面都可以融入并强化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增强教育效果。在课余文化方面,以着重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指导课余科技文化艺术生活。另外,强化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管理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建立社会、学校和家庭纽带,整合多方资源,形成核心价值观教育合力

要善于统筹和协调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构建全方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和家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纽带作用,环環相扣,形成教育合力,注重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认同感,确保积极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从喜权,薛建符.试论加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成人教育,2016.11.

猜你喜欢

教育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家校携手,共筑和谐育人环境
民汉合宿下加强新疆高职院校民族团结教育途径探析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