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礼仪的理论探析

2017-02-06向慧

青年时代 2017年1期
关键词:礼仪教育儒家文化教育

向慧

摘 要:现代社会体育交往日益频繁,规模、范围更加扩大,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现代礼仪也广泛地渗透到体育这种社会文化活动的各个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体育礼仪文化,进一步认识体育礼仪的本质特点,将有利于我们普及体育礼仪教育,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儒家文化;教育;体育礼仪;礼仪教育

一、我国传统体育礼仪形成的历史渊源

(一)儒家文化对传统体育礼仪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由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孔子,通过对当时社会的“师”与“儒”的教化形式加以有机地整合与继承,并对因此而形成的社会价值观、习俗观、道德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等要素,进行有机的整理与优化而形成的完善的思想理论体系。儒家思想以“仁和”为核心、遵循中庸、倡导德政、强调礼治和人治、突出道德感化的社会功效,对于国家统治以及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引导、促进与规范作用。儒家思想是我国最为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自其形成伊始,便成为当时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展的主导,并以其深邃的内涵与哲理,影响着我国两千余年的社会发展进程。儒家思想容纳了“仁”“义”“礼”“德”的精髓,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典范,是中华民族给予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中国传统体育礼仪是在儒家的“天人合一”、“中庸为本”等观念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的传统体育礼仪一直倡导孔子的“仁、义、礼”,通过体育娱乐活动来表达道德的目的,这反映了中国传统体育礼仪追求的是道德实现和精神升华。同时,儒学对传统体育礼仪的影响又具有双面性,儒学讲究内心修为,在此影响之下,中国传统体育礼仪形成了“重道轻技的思想。儒家讲究修身养性,讲究内心的锻炼和平衡,但轻视身体的外在练习,因此儒家对体育礼仪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修养”等方面,同时也产生了“轻技能”的价值取向,儒学把体育活动当成是修身养性的手段,而限制了体育竞技的特性发展。

(二)古代竞技活动中体育礼仪的雏形

“射”乃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古书有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踱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因此“射”不但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培养君子风度的方法。如我国周代制定了“射礼”,并作为古代教育的课程之一。射礼是礼仪化的射箭比赛,是古代多种场合必然举行的活动项目,如祭祀典礼、诸侯朝拜、外交会盟等场合。射箭作为一种文化礼仪,教育家孔子认为“射”的“中”与“不中”的关键在“心正”,心正则己身正,“身正”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应成为君子的自觉追求。另外,宋代朝廷大宴,对于参加蹴鞠表演的艺人,礼仪也有具体规定。据《来史·礼志》记载,如遇外交使臣到来,宴会上须有蹴鞠表演,教坊司来不及安排,便由临安府临时选派民间艺人参加,但宴会中要遵守一定的礼仪规矩,由教坊司派人“前期教习之”。在《东京夢华录》中记载了具体的礼节过程,如赛前乐奏、球队服饰要求等;赛后赢球还要“拜舞谢恩,以赐锦共披而拜”等。从史料记载来看,古代体育活动中,体育礼仪的雏形基本形成,这也为体育礼仪的演变奠定了前期文化基础。

二、体育礼仪的涵义、分类、特点以及价值与功能

(一)体育礼仪的涵义

体育礼仪是体育赛事中,在语言、行为方面一种约定俗成的、每个相关人员应该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规范。其外在表现形式主要有:体育的仪式、规范的仪表、端庄的服饰、文明的举止、礼貌的语言等。另一方面,它又是精神内涵、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的表现。以体育项目来划分,可分为:足球赛礼仪、篮球赛礼仪、排球赛礼仪、乒乓球赛礼仪等所有体育项目的礼仪。

(二)体育礼仪的特点

体育礼仪是礼仪范畴中的一部分,但具有有别于礼仪的一般特点,主要表现在自律性、普遍性、地区性、传承性四个方面。

体育礼仪不同于体育的法律,法律是以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强制性。而违反体育礼仪的一些行为,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受到业内人士的反感,而不会受到强制措施的制裁,这表现为体育礼仪的自律性。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体育礼仪千姿百态,但也有一些共性,比如开幕式、闭幕式,总体框架是相同的,仅仅在具体的内容和规格上有所差别而已,这是体育礼仪的普遍性,也体现了休育礼仪的地区性。同时,体育礼仪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一旦成形后就相对稳定下来,被人们一代一代延续下去,这是体育礼仪所具有的传承性。

(三)体育礼仪的价值与功能

体育礼仪能支撑体育赛事的整个秩序,任何一次体育赛事,都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展开的,每一个程序中,都有固定的仪式。礼仪在这个过程中,连结着每个环节,维系着整个程序的衍接,使整个体育活动能顺利完成。体育礼仪表现出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的思想,真诚相待和恪守信用的精神,以及周全的外在形式,能消除人际障碍,免除各种矛盾。在体育交往中,言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运动员举止得体,以礼待人,能给观众留下良好的印象,赢得公众的好感和尊重。另外,体育礼仪通过灌输、劝阻、示范等教育方式,要求相关人员自觉遵守体育赛事中所倡导的行为规范,并且纠正那些不合乎规范的行为,维护正常的竞赛程序。

三、教育、礼仪教育、学校体育与体育礼仪教育的相互关系

教育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作为个体的人与社会的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又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进步。教育包含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进行的学校教育。礼仪也是从社会中演变而来,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的总和。礼仪教育是在社会发展的文明进程中,所应该具有的特征。体育也是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来概括,狭义的体育指身体教育,即以强身、医疗保健、娱乐休息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是教育中的德智体美教育中的一部分;广义体育指体育运动,包括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用来促进健康、增强体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教育、教学、训练作用。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根据我国的学校教育方针,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保健措施为手段,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体育礼仪教育应该是教育的一种,是在体育中对道德精神、行为规范的教育。从几者之间的关系来看,体育礼仪教育是附属于礼仪教育及教育中的,而体育礼仪教育又是体育教育与礼仪教育的一个交叉集合。

参考文献:

[1]张瑜,金育强,蒋龙等.管窥儒学体育礼仪的特点[J].体育科技,2014,35(4):40-41.

[2]种莉莉,曹莉,张显军.基于儒学的中国现代体育礼仪文化的体系结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3):11-15.

[3]杨彤彤,谢忠萍.体育礼仪的功能及传播途径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1,32(4):92-94.

[4]张娟,王玉龙,韩军.体育礼仪研究述评[J].四川体育科学,2011,(4):21-24.

猜你喜欢

礼仪教育儒家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