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7-02-06刘东晓

青年时代 2017年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生教育

刘东晓

摘 要: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纷繁复杂,而高中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重要时期,其作为祖国的未来,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今后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高中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文从高中生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内容和策略三个角度对高中生的价值观教育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做过多次重要论述,并且还提出了很多明确的要求。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的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加强高中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势在必行。

一、高中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教育目的和高中生自身发展特点的需要。

(一)社会发展多元化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对外开放战略,进入到我国市场的不仅有世界各国的商品还有世界各国的文化,这些都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形成了多种文化思潮。同时,经济体制的变化也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结构,利益主体日趋多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思想的多样化和价值观的多样化。为此,我们必须要确保主流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唯此,才能凝聚中国力量,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合力。当前,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老人跌倒不扶”、“炫富”、“笑贫不笑娼”等社会现象,这些都造成了人们思想的困惑,亟需一种社会价值的纠偏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之欲出,而高中生则更需要一种核心价值观的指引。

(二)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当前我国有些学校为了获得好的“升学率”,仍然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这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其他基本素质的培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除了社会和国家层面的意义,同样有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

(三)高中生自身特点的需要

高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正处于成熟的关键阶段,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而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因此,这个阶段是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阶段,如果教育及时得当,则往往事半功倍。相反,如果不能及时正确的进行教育,则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以后进行纠正就需花费一番功夫。

二、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根据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概括,对个人来说主要是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高中生的教育也主要从这四个方面来着手。

(一)爱国

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经验告诫我们,“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而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也没有放弃对我国的和平演变,其重点便是包括高中生在内的广大青少年,因此对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格外重大。爱国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题中之义。在高中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把它转变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意识,自觉的行动,自觉的将国家的未来和自己的理想、梦想结合在一起,并逐步转化为日常行为。

(二)敬业

敬业是一种态度,一般是指人们对自己职业的敬重。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高中生也要培养一种敬业的态度,只不过这个“业”暂时还是指“学业”。尽管当前高中生并没有工作,但是在做一件事情时,认真、负责的态度是一定要养成的。在高中阶段,学生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完成学业”,因此,要让他们学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學业中,并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样的一种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是敬业的重要目标。

(三)诚信

诚信是指诚实并恪守信用,这是一个人在当今社会立足的重要品质。诚信不仅是人之为之的根本,而且随着当前市场经济越来越发展成为一种信用经济,诚信也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诚信也是高中生将来迈向社后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

(四)友善

友善是指人与人在相处的过程中能够亲近、和睦。友善既是一个人人格完善的必需,也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必备品质。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健全的人格要求我们要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对待他人,这也是自己内心和谐的一种需要。同时,人本身也是社会人,正如马克思曾经所说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中,我们必须要学会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在未来,能够成功的人一定是具备“合作”品质的人,而与他人合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友善。

三、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策略

如何对高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既包括专门的德育课程,如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一个教学专题进行专门教学或在德育课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包括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适时的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就给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潜移默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不仅要具备非常熟练的本学科的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德育知识和教学方法。

社会实践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让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引发学生的思考,可以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进行道德判断的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好的教育环境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净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的宣传栏、广播等宣传内容都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例如,可以通过宣传有感染力的先进事例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还要不断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网络环境。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学校周边的从业人士要提高道德素质,不做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例如,坚决拒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政府要发挥职能,自觉净化学校周边的商业环境、网络环境;社区也要发挥积极作用,自觉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区环境。

(三)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教育要想取得好的效果离不开管理的作用。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社会实践都离不开对学生的管理。对学生的管理既包括在教学、社会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的管理,也包括对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其中,第一种管理基本上都有专职教师进行,而后者基本上要靠一定的规章制度来进行,以此形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例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