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积极学业情绪人际因素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成绩

2017-02-06李忠伟张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业情绪数学成绩小学生

李忠伟?张森

〔关键词〕人际因素;学业情绪;数学成绩;小学生;整合式干预

一、学业情绪的相关理论

2002年,Pekrun及其同事正式提出了“学业情绪”这一概念。之后,“学业情绪”便很快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内涵也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学业情绪就是: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过程中和不同的情境里体验到与学习有关的各种情绪。Pekrun,Ravaja在效价与唤醒度这一模型基础上将学业情绪划分为积极高唤醒情绪(PH)、积极低唤醒情绪(PL)、消极高唤醒情绪(NH)、消极低唤醒情绪(NL)四种情绪。

学业情绪作为一种与教学和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成长中的作用正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学工作者和社会学家所重视。学业情绪对学生认知活动、学习态度、师生关系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着确切影响,同时受主体内部因素和主体外部因素的制约。我国学者董妍等通过访谈、问卷和文献分析,分析了影响学生学业情绪的因素,归纳并总结出了四个方面。从前人研究中发现,人际因素对学生学业情绪的积极高唤醒、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都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从可操作性方面考虑,本研究拟从人际因素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业情绪进行干预。

二、学业情绪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的相关研究

学业情绪对数学成绩有影响,而数学成绩对学业情绪也有预测作用。有研究发现,数学焦虑和数学成绩呈负相关。何先友的研究表明,数学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是导致小学生数学成绩出现分化的重要原因,与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呈正相关,与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呈负相关。Goetz研究表明,数学学业成绩可以正向预测数学学业情绪。通过阅读了解发现,以往在对数学学业情绪与数学成绩的相关研究中,考察自我效应、人格特质、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与数学成绩的关系较多,而对于学业情绪与数学成绩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数学焦虑上。研究对象也更多地集中在大学生和中学生身上,针对小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

三、以往研究的不足

通过对国内相关的文献的搜索发现,学业情绪的相关研究很多,总体特点如下:(1)研究者多为学者,缺乏一线工作者,研究对象多以大学生和初高中学生为主,针对小学和幼儿的研究少,专门针对数学学业成绩的干预研究更少。(2)学业情绪的干预研究,国内主要以大学生为主,且针对消极学业情绪的干预研究多,积极学业情绪研究少。而对于数学成绩的研究主要涉及自我效应、人格特质、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及数学焦虑等。(3)研究对象也主要是学习不良群体,面向全体学生的研究很少。

四、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以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为突破口,通过干预学生的人际因素来改善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进而促进数学成绩的提高。之所以以数学成绩为干预目标,主要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定,本研究取样的地区,数学教师教两个平行班级,有利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控制。

五、研究方法

1.被试

从烟台市芝罘区某小学抽取4年级2个成绩接近的班级,考虑到干预教师的因素,选择的班是同一数学教师,其中随机选定一个为实验班(56人),另一个为对照班(52人)。

2.整合性干预研究

考虑到学业情绪影响的因素较多,本研究拟从人际因素的角度对学生学业情绪进行干预。采用整合式的干预方式,改善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及评价方式,通过团体辅导重组学习小组改善学生的学习互助方式等,具体的干预方式包括: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对教师和家长进行系统的培训。

3.研究设计

本研究对实验班学生采用“前后测被试间”设计,对实验班数学教师和家长分别进行系统培训。本研究通过影响学生的人际因素来改变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和数学成绩。自变量是是否接受人际因素干预,因变量是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水平和数学成绩。

学生辅导方案:对学生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即单周上团体辅导课。辅导时间为一个学期,2014年下半年,共20周,除去节假日,共计辅导7次,每次辅导课45分钟。

数学教师系统培训:为了保证干预的可行性,同时考虑到学生取样和授课教师的可控性,对参加实验的数学教师先期进行培训,实验过程中每个月进行一次研讨和督导。

实验家长培训:根据自愿的原则征得家长的同意(确保实验班的学生家长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培训的家长在结果统计时需要筛除),学期初和学期末对家长进行培训,培训人员和内容要相同,保证参加培训的家长的一致性。

学生个别咨询: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个体辅导,辅导由研究者本人担任,辅导的内容将在结束后整理。

干预的人际因素:教师的(教师的期望、评价),父母的(父母的期望),同伴的(他人帮助—学习合作小组)。

4.研究工具

采用董妍与俞国良(2009)修订编制的《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对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进行测评。实测之前我们专门请所在学校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师对题目中个别词汇进行了解读,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对这些词语有了解,没有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考虑到题目较多,在实施测试中,我们采取教师读学生测的方式,确保学生能专注认真地测试。

5.研究程序

先进行前测,随后在一个学期内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进行后测。前后测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施测教师逐一读题,采用统一指导语,在数学老师的协助下统一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

6.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

六、结果分析与讨论

1.人际因素(教师评价、家长期望、学习互助)对学业情绪的影响

通过一个学期持续的干预,从学业情绪的前后测分析来看,被干预对象的整体学业情绪有了改变,明显促进了学生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和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的提高,这个维度上的学业情绪平均得分都有了明显提高,在0.01上达到了显著水平。同时干预也有效降低了学生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这个维度上的学业情绪平均得分都有了明显降低,在0.01上达到了显著水平。通过干预,实验班学生的学业情绪都有了显著变化,验证了本研究假设,通过干预使学生体验更多的积极学业情绪。

2.通过干预学业情绪促进数学成绩的提高

从实验班的数学学业成绩前后测的分析来看,干预后实验班的数学平均成绩提高很大。另外,通过比较发现,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程度最大,这也验证了本研究假设,通过干预使学生体验更多的积极学业情绪,并且明显促进数学成绩的提高。通过对干预结果的分析发现,本研究干预措施和方案行之有效,而且在教育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的体验,降低消极学业情绪,从而促进数学学业成绩的提高。

3.教育建议

对教师评价的建议:在课堂上,教师要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能简单地进行对与错、好与坏的评价,要做到评价的准确得体、生动丰富、机智巧妙、诙谐幽默和独特创新。

(1)对学生互助学习的建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学习的机会,教育者要把合作小组的意义扩大到课外、校外,充分利用好合作小组的约束机制,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成员的责任感。同时也为所有学生创设更加公平、轻松的学习环境。

(2)对家校互动的建议。学校、家庭都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安静、轻松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家庭要有机结合,将良好的学习环境延伸到家庭,避免出现断层。学校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提高认识水平。特别是要学会合理地对孩子提出期望,并能通过合理的方式有效地减少学生在考试、家庭作业等方面的消极学业情绪。

参考文献

[1]董妍. 学业情绪与发展: 从学业情境到学习兴趣的培养[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

[2]何先友. 小学生数学自我效能、自我概念与数学成绩关系的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 13(1), 45–48.

[3]裴利华. 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20(8),

[4]王威. 初中生同伴关系对学业情绪、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2

[5]徐先彩, 龚少英. 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1), 94–99.

[6]俞国良, 董妍. 学业情绪研究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J]. 教育研究, 2009,309(10), 39–43.

[7]俞国良, 董妍. 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学业情绪特点的比较研究[J]. 心理科学, 2006, 29(4), 45–48+52.

[8]马惠霞.大学生学业情绪研究[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周海庭, 郑晓明, 蒲德钦. 影响中学生数学成绩因素的通径分析[J].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2,21(6), 15–20.

[10]Goetz , T., Hall, N., Frenzel, A. C. , & Pekrun, R. A hierarchical conceptualization of enjoyment in student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006,16(1), 323–338.

(作者单位: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塔山小学,烟台,264009)

编辑/杜文姬 终校/高 杰

猜你喜欢

学业情绪数学成绩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学业情绪的发展特点及其对教师的启示
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的几点做法
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业情绪极其影响因素分析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