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酸碱中和型离子浓度关系的考查方式

2017-02-05邹晨光

中学化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碳酸钠氢氧化钠电离

邹晨光

近几年理综化学题型相对稳定,但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侧重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历年、历次考试的重点、难点问题,它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酸碱中和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反应类型,它包括了强酸与强碱、强酸与弱碱、弱酸与强碱、弱酸与弱碱等类型;在定量关系上既有恰好完全反应型,又包括了过量问题的分析。该部分在考查溶液组成、溶液酸碱性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酸、碱中和型反应关系解读

由图1可以看出,解决酸碱反应问题,关键是正确判断二者的定量反应关系,进而去确定溶液溶质的组成。由溶液的组成可以判断酸碱性、离子转化关系、离子平衡关系等。

二、几种常见的载体考查

1.常见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关系

(1)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产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时还要考虑水的电离,如氨水溶液中:NH3·H2O、NH+4、OH-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c(NH3·H2O)>c(OH-)>c(NH+4)。

(2)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级电离(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如在H2S溶液中:H2S、HS-、S2-、H+的浓度大小关系是c(H2S)>c(H+)>c(HS-)>c(S2-)。

2.常见盐的水解平衡关系

(1)弱电解质离子的水解损失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但由于水的电离,故水解后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如NH4Cl溶液中:NH+4、Cl-、NH3·H2O的浓度大小关系是c(Cl-)>c(NH+4)>c(NH3·H2O)。

(2)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水解,如在Na2CO3溶液中:CO2-3、HCO-3、H2CO3的浓度大小关系应是c(CO2-3)>c(HCO-3)>c(H2CO3)。

3.三大守恒的定量关系

(1)电荷守恒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都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如NaHCO3溶液中存在着Na+、H+、HCO-3、CO2-3、OH-,存在如下关系:c(Na+)+c(H+)=c(HCO-3)+c(OH-)+2c(CO2-3)。

(2)物料守恒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元素总是守恒的。如K2S溶液中S2-、HS-都能水解,故硫元素以S2-、HS-、H2S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

c(K+)=2c(S2-)+2c(HS-)+2c(H2S)

(3)质子守恒规律

如Na2S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作用如图2所示:

由图2可得Na2S水溶液中质子守恒式可表示:

c(H3O+)+2c(H2S)+c(HS-)=c(OH-)或c(H+)+2c(H2S)+c(HS-)=c(OH-)。质子守恒的关系式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式与物料守恒式推导得到。

三、常考方式阐述与例证

1.利用选择、填空直接判断溶液的组成及离子浓度关系

例1(2016年高考四川卷)向1 L含0.01 mol NaAlO2和0.02 mol 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随n(CO2)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0.01mol

2NaAlO2+CO2+2H2O2Al(OH)3↓+Na2CO3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试题分析向含1 L 0.01 mol NaAlO2和0.02 mol 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首先进行的反应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0.02 mol NaOH消耗0.01 mol二氧化碳,生成0.01 mol碳酸钠 ;然后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钠,0.01 mol偏铝酸钠消耗0.005 mol二氧化碳,生成0.005mol碳酸钠;再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钠生成碳酸氢钠,消耗0.015 mol二氧化碳,生成0.03 mol碳酸氢钠。A项,未通入二氧化碳时,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有

c(Na+)+c(H+) =c(AlO-2)+c(OH-),c(Na+)c(CO2-3) >c(OH-)>c(HCO-3),故错误;D项,当通入二氧化碳的量为0.03 mol时,溶液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离子你的关系为c(Na+)>c(HCO-3)>c(OH-)>c(H+),故正确。

答案:D

2.依托于中和滴定的图像进行考查

例220 ℃时向20 mL 0.1 mol·L-1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0.1 mol·L-1 NaOH(aq),溶液pH变化如图3所示。此过程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

A.a点:c(CH3COO-)>c(Na+)>c(H+)>

c(OH-)

B.b点:c(Na+)=c(CH3COO-)>c(H+)=c(OH-)

C.c点:c(H+)=c(CH3COOH)+c(OH-)

D.d点:c(Na+)>c(CH3COO-)>c(OH-)>

c(H+)

解析a点为CH3COOH和CH3COONa等量混合,由于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A项正确;b点溶液呈中性,正确;c点,正好生成CH3COONa溶液,c(OH-)=c(CH3COOH)+c(H+),错误;d点,CH3COONa与NaOH按2∶1混合,该关系式正确。

答案:C

3.依据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定性、定量计算

图4例3室温下,将50 mL的NaOH溶液分成两等份,分别向其中滴加一元酸HA和一元酸HB的水溶液,已知两种一元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表1是不同体积的HA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图4则是HB溶液滴定NaOH溶液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对比确定HA与HB的酸性强弱:HAHB(填“>”、“<”或“=”),理由是。

(2)甲组混合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可能是(有几种填几种,可以不填满,也可以补充):

①;

②;

③。

(3)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c(A-)-c(Na+)=mol·L-1。

(4)若将该氢氧化钠溶液分成两等份,向一份中加入适量的水,向另一份中加入适量与该氢氧化钠溶液等浓度的盐酸,结果两份氢氧化钠溶液的pH都降低了1,则加入的水与盐酸的体积比为(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

解析(1)由于两份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均为25 mL,加入等浓度的两种酸溶液使混合溶液的pH=7,消耗HA溶液16 mL,消耗HB溶液12 mL,显然消耗HB少,故HB的酸性强。(2)由于HA一定是弱酸,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当加入16 mL HA溶液时,混合溶液的pH=7,此时HA肯定已过量。因此,如果加入14 mL HA溶液,此时混合溶液的pH>7,则酸碱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HA稍过量,也可能HA不足,三种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NaA、NaA+HA、NaA+NaOH。故离子浓度的关系有两种可能:c(Na+)>c(A-)>c(OH-)>c(H+)或c(Na+)>c(OH-)>c(A-)>c(H+)。(3)根据电荷守恒式可得:c(A-)-

c(Na+)=c(H+)-c(OH-)=(10-b-10b-14)mol·L-1。(4)设原氢氧化钠溶液的pH=x,则溶液中c(OH-)=10x-14 mol·L-1。加入水,pH减小1个单位,则溶液的体积变为原来的10倍,故V(水)=9×25 mL=225 mL。设加入盐酸的体积为V,根据题意可知其中

c(H+)=10x-14 mol·L-1。混合后溶液pH=x-1,c(OH-)=10x-15 mol·L-1。故10x-4×25-10x-14V25+V=10x-15,解得V=22511mL。

综上可得:V(水)∶V(HCl)=11∶1。

答案:(1)<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至中性,消耗等浓度的一元酸HB溶液的体积比HA溶液的体积小;

(2)①c(Na+)>c(A-)>c(OH-)>c(H+)。

②c(Na+)>c(OH-)>c(A-)>c(H+);

(3)10-b-10b-14;

(4)11∶1。

(收稿日期:2016-07-15)

猜你喜欢

碳酸钠氢氧化钠电离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工业合成碳酸钠”为例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探究
以醋酸电离为例分析“弱电解质越稀越电离”
如何复习“水的电离”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浅谈溶液中水的电离度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
氢氧化钠变质知多少
归类总结促进H2O电离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