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独立与理性,摆脱评价浪潮

2017-02-05上海一考生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6年42期
关键词:参与感满足感评价

上海一考生

我走上地铁,看见无数的低头党们刷新着朋友圈的评论;我登录网站,看见数不清的网红们为了评论区的好评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我打开电视,看见各种被曝光的明星整容、艺人生活,甚至还有普通人的生活……

不可否认,随着科技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容易进入大众的视野,评价他人生活的现象越来越常见,我们受其影响也越来越严重。

追本溯源,原因有二:首先是客观上的便利。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分享自己生活的平台。微信、微博、QQ等各类软件大行其道,无疑给了我们太多的机会,给了我们宽广的渠道。另一个更关键的原因在于人们的主观意愿。谁不想出名?谁不想受到万人追捧?谁不想名利双收、成为人生赢家?不错,正是人性中对于被认可、被重视的渴望,让我们主动地成为了Po主,主动地将生活分享到朋友圈,甚至主动地为自己创造了客观允许被评价的条件。我们无法拒绝内心深处的渴望,于是让自己的生活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同样也是这种主动性,让我们渴求来自他人的评价。我们求赞求评论,“看,有这么多人评价了我,赞了我,有这么多人关注我”,于是我们获得了一种满足感,获得了一种存在感。我们害怕独自一人,因而我们希望被评价,进而又去评价别人,刷得满满的评论,同时也刷得了满满的存在感。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评论别人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参与感、成就感。

前段时间网上有网友自曝一份“辞职信”,理由是上班太早起不来床。评论中除了夸奖其有个性外,更多的是对于年轻人懒惰的不满、担忧和批评。不难看出,评价者们在为这一事件定义。将个人行为上升至群体病症,将一句幽默、玩笑话上升至精神恶习,太过不解风情的同时也不难看出,我们常常以为评价了一件事我们就参与了一件事。“我评价了,我参与了,有这么多人与我评价一致,我也是这个圈子里的人,我不孤单。”这种想法也是一种自卑的表现。我们没有了独立自主的思想,只能依附于别人的评价来寻求满足,不免悲哀。

由此就不难看出,我们深受这种评论的影响。诚然,评价可生出许多激励自我、促进进步的积极影响,但更多的是消极影响。我们随着他人的评价改变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的看法中渐渐遗失了独立的人格。没有独立思想的我们随波逐流,终会迷失在各种评价的浪潮里。

对于评价与被评价,或许我们更加需要一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想要独立自主,就从屏蔽他人评价开始。在众多声响中,先找到自己的位置,拥有独立自主的思想,自然而然也就有了“我这样很好”的自信力,自然不用从别人的评价那里获取一点点满足感、存在感以及参与感、自豪感了。

从自主开始,这世界才能少一些盲目的评价,多一些独立的思想。

【评点】

1.排比蓄势,不蔓不枝。文章的开头,以一组排比句点明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评价与被评价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与情况,为下文做了恰当的铺垫和伏笔。

2.剖析事件,条分缕析。对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例与现象进行系统的叙述、阐释,让读者心服口服。这就是具备说理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功力。

3.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开篇由作者所观察到的社会生活镜头起笔,引入论题;中间部分则用充分有力的论据对所持见解展开说理;结尾部分,在前文基础上,给予言简意赅的总结、归纳,使中心论点再次得到深化与升华。

猜你喜欢

参与感满足感评价
浅析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升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教师,独特的满足感
新中国同龄人
推迟的满足感
新闻报道中的“第一人称笔法”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浅析信息图表设计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