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浦东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017-02-02顾召国刘小国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市闵行区0040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服务中心书院站0304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家庭经营浦东新区生态农业

顾召国刘小国(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市闵行区 0040;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服务中心书院站 0304)

关于推进浦东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顾召国1,2刘小国2(1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市闵行区 200240;2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服务中心书院站 201304)

随着家庭农场发展的不断推进,家庭农场已成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于浦东新区家庭农场有着与其他区县完全不同的地理特性,为进一步完善浦东新区家庭农场政策扶持、提高其生存活力,提出了推进浦东新区家庭农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大政策性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化经营等。

家庭农场;发展建议;浦东新区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明确对专业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是家庭承包经营的延伸,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方式之一,是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农业商品化进程的不断完善,家庭农场已成为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事实证明,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有利于稳定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实行适度规模种植;有利于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规范土地流转。

1 发展家庭农场的必要性分析

家庭农场是对传统农户家庭经营组织改造与完善的结果。农户家庭经营对农业生产力的适应性较强,既能适应传统农业的需要,又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而现代农业也要求传统农业家庭经营组织转变为现代农户家庭经营组织。因此,家庭农场是对传统农户家庭经营组织改造与完善的理想模式和必然结果。

家庭农场是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有效途径。家庭农场是在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保留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合理内涵,继承了家庭承包经营产权激励的优点。建立家庭农场后,家庭农场主仍是所有者、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统一体,家庭整体利益这条经济杠杆仍能激发家庭成员的劳动积极性。

家庭农场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经营。逐步建立和发展家庭农场,走规模化发展道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家庭农场是一种适应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它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大幅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有机构成和市场竞争力。

2 推进浦东新区家庭农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1 加大政策性支撑

2.1.1 加强领导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浦东新区共成立家庭农场400余家,全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700余人,有力地推动了浦东新区土地向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集聚,发掘了土地种植价值,促进了单一的种植模式向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新型高效低毒农药使用转变,引导了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变,吸引了一批高技术新型农民回乡从事农业创业。因此,要组建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协调和推进各地区之间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组织中的占比。

2.1.2 统一科学规划

为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要结合当地资源、经济、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统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地制定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中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业等的具体实施办法。

2.1.3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在稳定现有农业投入的基础上,各级政府的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入要向生态农业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生态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全方位扩大高效生态农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大力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等投资开发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生态农业投资体系。

2.1.4 完善生态农业信贷政策种类

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推动建立农村多种所有制的金融组织及符合农村生态建设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和担保机制。

2.1.5 建立农业保险体系

要积极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完善农业灾害性风险转移分摊机制,并加快建立由各级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体系。同时,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2.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支撑点,浦东新区经济基础雄厚,有条件研发精准农业。例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喷溉滴溉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等的精准农业;按照资源节约、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和多功能农业的要求,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等。

同时,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转化和引进更多的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要加强农科院、农业大学、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农业生态系统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农业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和中试熟化。

此外,要强化农业产学研结合,建设一批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并组织实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和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工程,要建立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长效机制,培养一批生态农业科技大户,以有效提升生态农业科技化水平。

2.3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3.1 扩大经营规模

(1)吸纳农村多余劳动力。由于农村耕地不断流失,加上多余劳动力不能被工业吸纳,而滞留在土地上,从而造成农业经营规模小、效率低。因此,要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结构,实现向产中深化和产后延伸,扩大经营规模,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加快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政府要在明晰土地产权(包括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处分权、收益权)的基础上,规范土地流转和补偿,同时,应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并对放弃土地的农民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

2.3.2 推广产业化经营方式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联动的过程是一个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将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从而提高综合效益的过程。当前,应根据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建立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构建现代农产品加工体系。(2)优化产业经营结构。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利用资源比较优势,促进农业结构从单一粮食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从以增量为主的品种结构向以优质、高效为主的品种结构转变,以适应加工业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新要求。同时,对农业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开发绿色食品,创立自己的品牌,采用多种营销方式把农产品推向市场。

2.3.3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1)要唤起农业科技服务工作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逐渐形成一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农民、合作社、企业等)大力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从而为家庭农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员保障。(2)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推动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变为生产力,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016-03-29

猜你喜欢

家庭经营浦东新区生态农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为“浦东新区法规”开启众筹模式
旅游“井喷”带动生态农业“泉涌”
山东寿光推进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主要措施
我国家庭农场认定标准问题研究
行业协会在科技创新中的政策选择
浦东新区公立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现况分析
对上海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的定量评价
农村人口变迁对农业家庭经营的影响与法律对策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