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明代宦官的兴起

2017-01-31李旭阳

山西青年 2017年16期
关键词:王振宦官势力

李旭阳

浅析明代宦官的兴起

李旭阳*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宦官的出现最早可追溯至殷周时期,《周礼》中记载当时宦官被称为寺、阉等名称。宦官大多是从对外战争中掳来的奴隶幼童转变而来,后也有一部分是由于生活贫困及现实所迫通过招选或自请入宫的办法入宫为宦。宦官最早的工作职责在于看守宫门,并且人数不多。随着王室不断扩大,所需宦官得数量也随之增加。纵观明代宦官的起落,宦官权利虽不及汉唐时期能够主宰皇帝的兴废大权,但是明朝的宦官却是活跃时间最久及人数最多的朝代。从永乐到崇祯,宦官伴随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明朝的政治也因此遭到严重的破坏。

宦官;王振;刘瑾;魏忠贤

一、从限制宦官到重用宦官的转变

回顾中国古代的历史,宦官乱政一般处于一个王朝的末期。东汉时期由于皇帝年幼无知,外戚专权的情况十分严重。皇帝长大后需要依靠宦官与外戚抗衡从而夺取权力,致使宦官骄横、祸乱天下。晚唐时期宦官手握兵权,皇帝的拥立及废黜均由宦官做主。到了明朝建国之初,起于民间的明太祖朱元璋作为开国之君深知宦官为祸为害,因而对宦官制定出一系列的禁令。朱元璋认为宦官的人数越少越好,应严格的控制宦官的权利。规定内臣不得与外官有任何的消息往来,严格的规定内臣不得识字和干预政事,为此朱元璋还置一块禁止宦官干预政事的铁牌于宫门之上以示警省。建文帝时期对于宦官的管束更为严厉,內监稍有违逆便严惩不贷。由于明初明太祖和建文帝对宦官的严加管束,宦官势力在这一时期基本并未得到兴起的机会。

明成祖时期开始对宦官十分的信任,自此直至明朝灭亡,宦官一直活跃在明朝的历史舞台。明成祖器重宦官是由于宦官在助他起兵夺取政权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明成祖在夺得帝位后,为了确保帝位的的稳定便派宦官驻守边防和到军中监视军中守将,甚至将对外出使的重任也交由宦官担承。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派郑和统帅船队,远涉重洋出使邻邦异域来宣扬国威,郑和下西洋这项伟大的壮举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此外朱棣还在锦衣卫之外又设立了东厂,东厂帮助皇帝处理机密事宜。东厂与锦衣卫最初各掌各事,后来为了利益互相争斗并纠缠不清,但是总的看来还是东厂较占优势,从永乐开始宦官势力开始抬头并不断地发展壮大。

二、内书堂的建立与王振专权

内书堂即宫廷内部的学堂,史料记载:“内书堂读书,自宣德年间创建。始命大学士陈山教授之,后以词臣任之。凡奉旨收入官人,选年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拨内书堂读书。”明宣宗自小由宦官王瑾服侍陪伴,并成为皇帝的御用太监。明宣宗上位后在处理繁重的政事时发现读过书的内监办事很利落,于是明宣宗不顾祖训废除了“内监不得识字”的禁令,在内廷设立内书堂并挑选小太监读书。内书堂的设立使得内监获得了学习的机会,皇帝将有关文墨批复的事宜都交由内监来办,后来甚至将本该皇帝亲自批复的奏折也一并交予内监。这也为太监窃取权力也提供了方便,致使许多政令及重要的政策的最终决策权落在内监的手中,保证宦官在以后国家政治方面的影响一直存在。

王振自幼净身入宫,是第一批初选进内书堂的小太监。英宗正统年间明朝走向腐败的一个重要的突出表现就是王振专权,由于王振在内书堂表现出色被选入东宫侍奉年幼的皇太子,王振为人善于逢迎使得英宗对其十分的信任迷恋,皇帝称其为“先生”而从不称其名。司礼监作为明朝宫廷二十四个衙门中最重要的一个,王振很看重司礼监提督太监一职。待英宗即位便命王振为司礼监,他天天在皇上周围察言观色,迎合皇上的旨意并取得皇帝的信任,对内不断以言行影响皇帝的判断,同时利用皇帝深居简出的弱点欺上瞒下,代皇帝批复奏章时故意歪曲事实压制百官。大权在握的王振开始结党营私任性妄为,反对他的官员均遭到残酷的毒害,致使举国上下人人自危。国内政治混乱不堪,边疆防御的力度自然减弱,蒙古瓦剌部壮起。明英宗在王振的劝说下不顾群臣的反对决定御驾亲征,率五十万大军征讨瓦剌以扬国威。王振不懂兵而弄兵,在日期紧急且装备不齐的情况下明军大败,损失惨重。在军队回至土木堡时被瓦剌军包围,最终英宗被俘,王振后被乱军所杀。

三、宦官势力的复起直至顶峰

明朝宦官势力的再一次复起必定与皇上态度有关,明武宗周厚照自小由宦官照顾引领,故武宗对宦官很亲近。武宗此人荒淫无度且亲近宦官,在其即位后出现了宦官专权、社会政治黑暗的局面。武宗好逸乐且嬉戏无度,建造宫殿以供寻欢作乐,喜微服夜行和远游边地,经常不知所踪、乐而忘归。刘瑾凭借皇帝宠信完全的控制内阁并侵夺内阁的权利,将内阁完全的沦为刘瑾排斥异己的工具。刘瑾在打压异己的同时还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党羽,为自己的私党安排职位,壮大自己的势力。故武宗时期宦官势力的又一次兴起与皇帝是否作为及对待宦官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明代宦官势力虽在明世宗在位时期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在明熹宗时期达到了宦官为祸的最高峰。魏忠贤原本为一个无赖,后因生活所迫净身入宫为宦。魏忠贤因与熹宗的乳母交好而一步步的高升,后在熹宗即位后任命为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宗贤利用皇帝年幼与朝政混乱的时机肃清内廷中不归附他的人,同时在内阁中安插对自己效忠的人。魏忠贤的势力越来越大,许多的邪恶派逐渐的归附于他,逐步的形成一个腐朽的政治集团“阉党”。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阉党主动地对正直派(东林党)发动进攻。面对阉党的威胁,东林党奋起反击,但是无奈当时统治过于黑暗,邪恶派的势力过于强大,东林党遭到了沉痛的打击。魏宗贤因掌有特务机构,并利用特务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黑暗恐怖统治,大兴冤狱,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魏忠贤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做到人称“九千岁”,地位仅次于皇帝,这在历史上是一件空前绝后的事情。后来熹宗死,司宗上位后革新政局,铲除了魏宗贤的势力。

明朝一代宦官为祸可以说始于正统朝王振专权,兴于正德朝刘瑾乱政,到天启朝魏宗贤专权是达到顶峰。宦官乱政专权给明王朝带来了不可低估的损害,但是总体看来明朝宦官并没有掌握兵权,终究没有实质性的威胁到皇权。明朝的宦官实际上是外强中干,始终在皇帝的控制之下。即使宦官一步步的拥有极高的权势,但是一旦皇帝醒悟,他们努力建造的权力城堡便会顷刻崩塌。

[1]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娄曾泉,颜章炮.明朝史话[M].北京出版社,1984.

李旭阳(1993-),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明清史。

K

A

1006-0049-(2017)16-0144-01

猜你喜欢

王振宦官势力
CrAlGe: An itinerant ferromagnet with strong tunability by heat treatment
Unusual thermodynamics of low-energy phonons in the Dirac semimetal Cd3As2
UP!00后新势力
THE EXISTENCE OF A BOUNDED INVARIANT REGION FOR COMPRESSIBLE EULER EQUATIONS IN DIFFERENT GAS STATES*
博物馆安防系统改造工程浅析
清朝才称宦官为太监
南京三座明代宦官墓的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批评新势力 桫椤
批评新势力 张定浩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