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出路

2017-01-31

山西青年 2017年14期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政府

闫 斐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浅析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出路

闫 斐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安居一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本文简要分析房地产企业和保障房建设存在的问题,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住房保障结合的必要性,及二者结合的优势和建议。

房地产企业;保障性住房

近年来,我国房价居高不下,各地出台限购政策,房屋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库存量增加,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房屋的存量继续加大,给开发企业的持续发展形成严重影响。同时,房价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的买房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是解决当前住房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住房保障结合的必要性

为了控制房价,政府实施了一些宏观调控政策,尤其,2016年,各地又加强之前的限购政策,来抑制过快增长的房价。可以看到,政府对房价调控的政策越来越严厉,而且国家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一些实力较弱的房地产企业更容易出现困境。同时房地产业开发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的特点,进一步推高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由于政府出台限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打压了投机性买房的需求,而且有部分消费者对限购有预期,持观望态度。同时,房地产企业商品房库存量高,使得企业不能再按照过去滚动开发的模式继续发展,需要寻找战略转机。国家每年都在增加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保障性住房保障的对象是中低收入群体,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出现很多问题,如资金短缺、结构不合理,但是房地产企业有大量存量房,建设房屋经验足,可以和政府合作,双方优势互补,建立更为合理的住房体系。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住房保障结合的优势

(一)解决资金压力

房地产企业与政府合作开发保障性住房,房地产企业会得到政府的支持,不需要用高额的价格拿地,现在房地产企业在拿地时,投入的资金量非常大。不需要作为资金的提供方,而是作为服务的提供方。这样,房地产企业前期投入时,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少,可以有效的缓解其资金压力。

(二)缓解融资压力

房地产企业与政府合作开发保障性住房,和商业建设项目相比,贷款审批更容易,效率高,贷款渠道多。同时,此类项目会吸引更多的第三方投资者,第三方投资者也能为项目提供资金,房地产企业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融资需求也会有所下降,不再需要大量的高息贷款,可以降低房地产企业的负债比例,降低开发成本,缓解融资压力。

(三)项目风险低,利润有保证

目前,保障性住房的利润较低,很多房地产企业都不愿意开发,但保障房供应群体明确,需求量较大,因此项目的风险小,利润稳定。房地产企业在开发保障性住房时,开发企业前期投入的资金较少,主要角色是服务的提供方,这样房地产企业可以利用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开发来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降低企业的风险,构建良好的项目配置风险组合。

(四)企业与政府建立良好关系

房地产企业建设保障性住房获利的同时,也是在履行社会责任。我国房地产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较低,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保障房的建设近两年来已明显提速,年度任务也都超额完成,但是参与住房保障工程建设的企业数量有限,所以,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项目,有利于提高企业声誉,并能巩固其与政府的关系,为后期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住房保障有效结合的建议

(一)确立全面的监管体系

目前我国的住房市场监管中,缺乏有效的监管主体,政府监管存在漏洞,市场监管有待加强,第三方监管力量薄弱。因此,要明确政府的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惩罚机制,并严格执行,细化监管内容,做到能有效监督、能发现问题、能查处。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以及政府要积极引导市场监督,支持居民监督保障房在分配上是否有不公平公正的行为。所以,要建立保障房档案系统,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可以及时查阅入住居民的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做到信息透明。

(二)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房地产开发企业与政府合作开发保障性住房时,要坚持“面积合适、功能全,环境美”的原则,做好保障性住房的规划选址,对公共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要早日规划,方便群众的日常生活。建立好长效保障机制,可以把商品房和保障房结合起来建设,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保障房配套设施不健全的状况,同时完善保障房配建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法律中规定配建比例。

(三)完善房地产信息系统

完善房地产信息系统,推进房地产信息公开化。房地产信息的公开化对于住房市场的理性健康发展极为重要。建立政府公益性房地产信用信息系统,并及时公开发布与共享机制。尽快实现住房产权的统一登记并联网,有利于房产产权信息的公开化和网络查询。完善的房地产信息系统有利于政府监管房地产业,也有利于房地产的发展,及时了解房地产的供需状况,缓解供需矛盾,同时有利于房地产企业的战略规划。

(四)拓宽筹资渠道

保障房项目开发周期长,资金回笼慢,成本高、投入大,这就意味着房地产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但是现在我国保障房投资主要是财政支出,还有一些房地产企业投资,直接投资保障房的渠道仍然较窄,筹资渠道仍需要拓宽。可以鼓励更多的机构和房地产企业参与到保障房的建设中,把信托基金、债券等资金投入到保障房的建设中,拓宽保障房的筹资渠道。同时,要加快对住房公积金中心的改制进程,建立正在意义上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支持体系。建立保障房建设和消费融资的增信体系,引导商业性资金支持保障房建设和消费。

[1]樊霞.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建议[M].北京:社会发展,2011.

[2]李宇嘉.未来10年我国房地产企业转型和突破方向[J].中国房地产,2013.

[3]谢文景.新环境下的房地产企业转型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4.

[4]林玉婷.房地产企业转型背景下新型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D].东北财经大学,2015.

[5]倪鹏飞,邹琳华,高广春.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3-2014)[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D

A

1006-0049-(2017)14-0265-01

猜你喜欢

保障性住房政府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分析及其建议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装备保障性企业财务转型建设的思考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