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外语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措施探析

2017-01-31罗小丽刘文俊

山西青年 2017年14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人才

罗小丽 刘文俊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0



高校外语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措施探析

罗小丽*刘文俊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0

随着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国际进出口贸易也不断发展,社会更加需要外语人才。但是,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群体,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普遍存在“哑巴外语”的现象。所以,高校外语教学方法势必要进行改革。本文主要阐述高校外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必要性,并根据当前的现状对外语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建议,促进高校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

高校外语;教学方法;改革建议;措施

一、高校外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死板单一,没有新意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引领下,现在许多高校课堂仍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中心,教学方式单一枯燥,特别是外语这门课程,需要师生互动交流,才能促进课堂效率。教师一味的灌输给学生知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特别是高校上课一般都以大课为主,上课人数有时多达150人,教师不能很好地照顾到每个同学的听课程度,只能依靠PPT等多媒体教学,常常出现教师讲教师的,学生玩学生的,听课效率低下。并且教师对外语教学的理念理解有所偏差,只是把外语当成普通的知识讲解,违反了学习第二种语言的规律,造成浪费时间却事倍功半。

(二)外语教学不注重综合应用

在高校外语教学的大纲上非常清楚的注明了,高校外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功能,使学生具有一定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还具备听、说、译的能力。而部分高校只是单一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四级、六级考试中,听力往往是大部分学生的弱点。高校外语也变成了“外语”,学生的口语没有得到很好地训练,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的也越来越少,导致学生不敢张口说外语,或者只说“中式外语”。对于一些专业外语的学生情况略好,但是,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只是应付四、六级,大量的刷题,考完就忘,对今后的学习工作起不到任何积极意义。

二、高校外语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一)加强外语教学的改革,培养优秀的外语人才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国际化战略也逐步向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同我们合作,所以,社会急需国家化外语人才。外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就需要高校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外语表达和书写的能力。

(二)高校外语改革也是高校自身的改革需求。当今社会需要具有表达能力的外语人才,而不是“哑巴外语”,单纯的提高阅读做题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如果再不对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那么高校的学生将面临淘汰的危险,而高校也不得不面临着这种危险带来的影响生源的严重后果。

三、高校外语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措施

(一)改变高校对外语教学理念的误解

教育的改革首先应该是体制的改革,改变了高校对外语教学的方式,增加外语教学学时,提升外语教学在其他学院的地位。实行小班上课的管理模式,并进行分班考试,毕竟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课堂上就没有相对的教学标准,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所以,进行分班考试,分为A、B、C班,不同的班级教学速度有所不同,教学内容视实际情况教学大纲定。加强与留学生学院的互动,增加学生接触国际友人的机会,锻炼其口语能力,并加入外教课程,使学生感受纯正的外语表达方法。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变教学模式

教育改革的另一方面是教师队伍的改革,改变教师教学模式,摒弃填鸭式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增加课堂与学生的交流能力。增加课堂小游戏环节,节选国外名著,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学生敢于张口说英语,提高口语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不应仅局限于课本教学,也应该鼓励学生多读国外名著,锻炼其英语写作的能力,全面的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同时高校应多组织学习交流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的外语水平;高校时常组织教师去观摩其他学校的教学方式,取长补短;或者组织教师出国学习深造,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加强高校的师资力量才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三)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改变外语的地位

教育的改革同样也是对学生的改革,学生是教育的主要部分,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培养符合21世纪社会需要的人才。当今社会需要的外语人才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扎实的理论知识,广泛的知识体系,相应的专业素养,较高的能力和素质。在相对优秀的高校里,学生的基本功相差不大,所以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问题的能力。社会固然需要知识水平较高的人才,但是不需要心理存在问题的“人才”。真正的人才是在顺风时不焦躁,在逆境时不气馁,敢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困难。同时,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寝室之间,学会搞好人际关系,愉快的进行校园生活。高校应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专业过硬,心理素质过硬的复合人才。而对于学生本身也应该拒绝做温室的花朵,敢于面对风雨的,才是走到最后的。

(四)改变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当下流行美剧,使学生感受英语环境。举办模拟联合国活动,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更新教学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使英语教学不再无聊。与此同时,减少外语基础课的学时,将学生高中和大学外语知识进行连接。目前,随着外语教学越来越受重视,许多地区从初高中开始就紧抓外语知识的学习,所以许多学生在高中时就已经接触了大学教学大纲的外语知识。如果不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会造成这些学生对课程厌倦。因此,调整大学外语教学的内容和课时,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除此之外,应该增设应用外语课程,例如,工业英语、贸易英语、英语写作、外语电影解析等丰富外语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选择。

四、结语

高校外语改革的道路困难重重,高校改革必须全面发力,不做面子工程,从高校教育体制、教师教学模式、学生素质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和提高,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1]于洪斌.基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

[2]邹心胜.大学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罗小丽(1985-),女,江西南昌人,本科,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语。

H

A

1006-0049-(2017)14-0259-01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人才
人才云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