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研究

2017-01-31

山西青年 2017年14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书籍管理工作

李 青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研究

李 青*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对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分析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新特征出发,探讨了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重要意义,最后进行了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的研究者以一定的启示。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新特征

(一)文献获取信息化

在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借助各种信息技术获取和储存图书馆书籍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首先可以借助信息系统或者文献库的方式,将所有书籍的目录信息和借阅情况录入计算机中,实现信息的高效使用,不仅方便学生的借阅,也提高了图书馆管理的效率。学生在借阅书籍时,可以在信息系统的帮助下对有效的文献进行获取,并对这些分散的有用信息进行整合。除此之外,图书馆的网络系统建设,还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与沟通,世界上的书籍数量众多,信息数量庞大,如何才能选取有用的信息并收录进图书馆,仅仅依靠自己的探索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和管理方式。

(二)文献载体多元化

因为高校的构成并不仅仅只包括图书馆,图书馆的占地面积和书架的设置是有一定限度的。除去空间的限制,资金的需求和管理人员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图书馆的发展,尤其是新的书籍不断出版,而旧的书籍却不能随意丢弃,图书馆储存的书架变得越来越紧张,并且因为保护工作的日益繁重,一些书籍的保存很容出现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纸质储存的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图书馆的发展需求了,因此云储存系统、光盘和硬盘存储系统和数据库的发展越来越快,这种储藏形式不仅压缩了书籍储存的现实空间,还提高了文献信息保存质量,不会出现纸张受潮、缺损等情况。

二、目前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素质管理人才的缺失

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信息知识的激增给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导致高校管理工作中问题频发,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管理人才的缺乏甚至是流失。因为在高校的职业编制当中,图书馆的管理岗位无论是在待遇还是地位上与教师岗位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一些获得MBA(工商管理)或MPA(公共管理)学位的高素质人才不会优先选择这一工作职位,从而导致图书馆的管理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我国一些伟人和文学家都曾经担任学校图书管理员一职,比如毛泽东和胡适。除此之外,已经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也有待提高,很多管理人员认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就是借书还书,保证书籍的摆放整齐即可。由此看来,如果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想要得到提高和发展,就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吸引优秀人才,提高图书馆的整理管理水平。

(二)没有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产生足够的认识

我国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虽然经过了数次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图书馆的具体管理工作中一直存在忽略创新意识的现象,忽视管理模式的更新,不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如果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一直处于一种落后的状态,从小方面说不利于学生对图书馆中书籍的使用,从大方面说不利于高校文化和思想的引导,导致社会全面现代化的基础薄弱。我国对图书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促使高校设置了图书馆信息管理本科专业,但是这一专业成立较晚,课程设置方面还不完善,没有针对管理模式的研究进行专业的学习。这种现象导致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国外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并且还严重阻碍了图书馆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三、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意义

(一)属于文化传承中的载体

高校图书馆的藏书十分丰富,对于需要写论文的学生和教师来说十分有用,从文献的查阅需求上来看,人们和图书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高校是高等人才培育的摇篮,因此教育的需求十分丰富,除了一些必须学习的必修专业课程以外,大学生和研究生还对生活中或者除本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的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和学习资料能够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历史是不可见的,但是记录历史的文献确是能够被传承下来的,这也是人类文化的传承形式之一。高校图书馆当中的图书无论是历史书籍还是现当代书籍,对于记录人类传统文化和优秀历史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些高校的图书馆有着非常古老的书籍和一些伟大人物的手写书稿,这些不仅是高校图书馆的宝贵财富,还是人类历史文化传承的宝贵财富。

(二)科学知识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高校是人才培育的主要场所之一,并且因为高校具有良好的知识氛围,因此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才会在高校毕业生中产生,当代大学生应该努力培养优秀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是大学生还没有进入社会,因此所接触的科学技术还不多,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自身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就必须多接触和多应用,图书馆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求。图书馆会收藏人类历史过程中著名的发明创造,也会实时更新各种研究成果的取得,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和丰富学习的内容。

四、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研究

(一)从集约化管理向虚拟化管理转变是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关键点集约化管理和虚拟化管理是两个不同的管理模式。什么是集约化管理,指的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对资金、人力和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分配,这种管理形式比较局限。虚拟化管理指的是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采取联机管理的形式进行管理。从集约管理向虚拟化管理转变体现了管理工作各个细节的优化过程,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应对不断增长的书籍和知识数量,这是网络技术发展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最大促进作用。从集约化管理向虚拟化管理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图书馆的开放工作,加强对读者的服务,包括直接前往图书馆进行借阅的读者,也包括在网络上使用电子资源而不直接去往图书馆借阅的读者。二是要提高对读者服务的效率,无论是直接借阅还是网上查询的读者都应该在虚拟管理之下进行活动,比如可以将自己的终端和图书馆的借阅系统联系起来,自主选择想要借阅的书籍。

(二)人性化管理是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发展方向

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虽然是面对书籍的,但是没有人前往图书馆借阅书籍,那么图书馆的职能也就无法体现,因此图书馆的科学管理说道底也是面对人的管理,也就是管理工作应该向着人性化发展的方向迈进,以“人”作为管理的核心。首先要重视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管理,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比如可以定期举办培训,讲解管理工作中应该重视的方面,比如汇编工作、分类工作、读者服务工作、图书馆规章制度建设等等;定期开展的道德品质讲座,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第二要综合评价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不能只看是不是将书籍摆整齐了,还要评估其学术研究成果,把实际工作和学术成绩结合起来。此外,还应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小和工作的难度进行绩效奖励,这样才符合人性观管理的内在要求。推崇“人性化”管理模式阐述了现代图书馆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深层理念,是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本质体现。还要切实培养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其计算机技术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创新。

(三)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是图书馆科学管理的保障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图书馆管理模式应该对员工奖励机制做出改革,鼓励员工奋勇向上,拼搏进取。首先,要进行人事的制度的优化,为优秀人才的选拔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得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优势。比如进行绩效评估、按劳分配。其次,要关心管理人员的需求,在员工面对生活或者工作问题时要积极帮助解决,给予意见或者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比如为员工举行生日晚会,营造温馨的内部氛围;再比如对遇到困难的员工举办募捐活动,早日帮助其走出困境。最后,还要提高员工的自我控制能力,规范工作流程,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有深刻的了解,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有独到的见解,并将自己的小发展融入到图书馆的大发展之中。

五、结语

信息时代下的高校管理工作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种特点要求我们能够秉承着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规范化的工作制度,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使管理模式逐渐从从集约化向虚拟化转变,提高新型管理模式的效率。总之,在当今信息时代下,图书馆只有不断地创新管理模式,转变管理理念,增强信息服务管理模式,提高信息服务质量,这样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才会发生质的改变。

[1]丁建华.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风,2016(20):166.

[2]张梅,李郄彬,李郄峰,赵占学,张华.浅析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J].中国报业,2016(18):28-30.

[3]李敏.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11):80-81.

[4]李明.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4(02):106-107.

[5]熊桂芳,卿莉.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1):140-141.

李青(1990-),女,汉族,陕西西安人,陕西省行政学院图书馆信息咨询部,从事政策、经济、教育培训等问题研究。

G258.6;G

A

1006-0049-(2017)14-0225-02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书籍管理工作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