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理论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的应用

2017-01-31陆冰燕

山西青年 2017年14期
关键词:英译译者词汇

陆冰燕 尹 莉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外语系,四川 成都 611743



生态翻译理论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的应用

陆冰燕 尹 莉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外语系,四川 成都 611743

文章简述生态翻译理论的发展,并结合生态翻译理论,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交际维度三个角度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中国特色词汇进行分析,以期让中国特色词汇和短语的英译更准确,更具说服力。

生态翻译理论;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汇

一、引言

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的一种公文形式,包含对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本年工作任务、政府自身建设以及外交和国际形势等。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国家各层面,小到百姓油盐酱醋价格的调控,大到国际贸易关系调整。随着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秉承互利共赢的原则、扶持亚太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极大的提升了中国在亚太乃至全球的经济政治地位,随着中国国际大国地位的巩固,政府工作报告愈发受到各国政界、金融界的关注。国外对政府报告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能影响某些与中国的决策。作为一年政府工作的风向标,政府工作报告给了国外各界解读中国可能发生变化的途径。由此政府工作报告任务的英译艰巨性也与日俱增。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在近几年的政府报告中,出现了众多带有中国特色的词句,或许是成语,或许是谚语,更多的则是蕴含社会主义特色的新词。因此,如何准确的将这些特色词汇的意思用英文表述出来便是摆在众多英译学者面前的难题。

二、生态翻译理论

国内关于生态翻译理论的阐述始于2004年,胡庚申教授在《翻译选择适应论》中首次提出了“生态翻译理论”,“翻译活动是人类交际行为的一部分,又和生物界的活动是关联的和通融的,那么,这类关联性和通融性就为适合生物界的基本规律也同样为适用于翻译活动提供了一种可能[1]”。他认为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下作出的选择是适应了环境的选择。2009年许建忠在他的著作《翻译生态学》中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做出了更详尽的阐述。将生态学和翻译理论相结合,从生态翻译的角度看待翻译,研究和分析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2]。目前在政府报告的生态翻译领域上具有参考价值的有《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十七大报告英译研究》[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研究》[4]和《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研究———以2016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为例》[5]。

国外也曾涉及到生态翻译理论的研究,但并未提出成体系的理论。尤金·奈达在书中写道,在具体翻译中“译者要做出成千上万次的涉及选择和处理的决定,以适应另一种文化,适应另一种语言,适应不同的编辑和出版商,最后还要适应读者群[6]”;罗森娜·沃伦也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和生存模式,必须像个人或民族的‘适应’和成长那样,只有适应新的环境而有所改变才能生存下来[7]”。

三、生态翻译理论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的应用

生态翻译理论具有实际指导作用,从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中,本文选取了主要典型例子从语言、文化、交际的方向对生态翻译理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不同语言环境下翻译的适应与选择

基于两个文化的不同,汉语和英语在字词的表述、语法和语篇层次上都有明显的差异。随着社会主义发展,政府报告中出现了各类带有中国特色的词语,它们结构严谨,表现力强。

(1)着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创新宏观调控方式。

(2)围绕激发市场活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译员的一大任务是将上述表达准确译出且不失原文简洁性。中文发展源远流长,单就词汇量上远远多于英文词汇,尤其是中文词语可以随需要搭配来表述,但同样的方式并不适用于英文,若只是讲中文对应的两个词汇结合,并不能准确表达这些搭配的中文词句的意思。所以,类似该类词句的翻译就需要讲它们结合在英文的语法结构之中,将中文所蕴含的含义准确的展现在公众面前,单纯的追求一字一词的对应,后果就是差之毫米谬之千里。译者将(1)翻译为“We maintained stable growth,made structural adjustments,guarded against risks,and developed new ways of conducting macro regulation.”从译文可知,译者针对中英文表述结构、习惯的不同,对这些词语的顺序进行了修正,使译文更贴近中文含义,了然于心。同样,例(2)的译文:“We intensified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invigorate the market.”

(二)不同文化环境下翻译的适应与选择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文化体系会孕育出符合本民族表达方式的语言,译员在进行此类翻译工作时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了解两种语言上表述的区别,再根据目的语的文化进行适应性选择。如,在中国,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党派习惯上被称为“各民主党派”,然而国外主流媒体对中国社会制度并不了解,在没有深入分析两者的文化差异下,简单地把“各民主党派”译为“non-communist party”。显然,这个词汇并不能表现我国社会主义下的政治制度。因为在中国,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表明:除共产党以外,其它党派也是参政党,同样参与到政府事务。因此,在翻译时要适应中国本国国情,“各民主党派”的合理译文应为“the democratic parties”。因此翻译时就要考虑目的语的翻译生态环境以及文化背景,“选择”目的语的读者可接受的表达方式,以此传达正确的信息。

(三)不同交际环境下翻译的适应与选择

汉语在表述的过程中会运用到隐喻的表达方式一方面使文章更加生动,富有深意。另一方面起到强调,突出重点的效果。在对政府报告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政府报告多次应用了隐喻的表达方式。隐喻的表现方式是建立在整个历史文化体系之中,只有了解相关的历史故事,才能理解隐喻表达的真实意思,若翻译过程中不懂变通,没有选择合适的字词表述隐喻的意思,便会让人不明所以,以下字词翻译为例。

1.一带一路

英语中,表达“带”含义的词有“band / belt”;而表达“路”含义的词有“ way/ road”,“path / route”。分析可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因此其英译应为“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一带一路”简称译为“the Belt and Road” 英文缩写用“B&R”。

2.三严三实

“三严三实”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三严”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而“三实”即“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如何既保留源入工整的形式又能准确表达其含义呢?译员须结合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适应性选择。因此“三严三实”可译为“Three Stricts and Three Steadies,”具体内容译为“Be strict in cultivating one's moral character,preventing abuse of power and disciplining oneself.Be steady in planning matters,starting undertakings and conducting oneself”。

四、结语

生态翻译理论虽已应用于实际翻译工作中,但依然存在着缺陷,在翻译工作中很考验译者的水平,译者需要非常巩固的词汇基础,才能在浩瀚词海中找到适合的词汇,然后根据文化维、语言维、交际维从中选择最恰当、最能表现原文意思的词汇。这一过程中,译者既要深刻理解中文词句含义,又要精确把握英文词汇表述。而上述的典型例子仅仅是从单个角度分析生态翻译理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应用,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文化维、语言维、交际维三者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生态翻译理论的发展需要众多学者前赴后继的努力,笔者的拙见也仅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生态翻译理论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许建忠.翻译生态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

[3]黄家欢.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十七大报告英译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4]赵弘阳.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5.

[5]曹万忠.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研究——以2016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为例[N].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学报,36(5).

[6]NIDA E.A Fresh Look at Translation[C].BEEBYA,ENSINGER D,PRESASM.Investigating Translation: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ranslation.Amsterdam /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Publishing Company,2000.

[7]WARRENR.The Art of Translation:Voices of the Field[M].Boston:Northc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89.

H

A

1006-0049-(2017)14-0223-02

猜你喜欢

英译译者词汇
摘要英译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