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思无穷尽
——《诗经》中相思诗与后代情诗的传承

2017-01-31金凤蕊

山西青年 2017年14期
关键词:关雎情诗诗经

金凤蕊

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相思无穷尽
——《诗经》中相思诗与后代情诗的传承

金凤蕊*

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诗经》中的相思诗具有独特的思想内容与审美价值,它以真挚深切的情感、丰富多彩的手法、雅洁隽永的语言影响着后世情诗的传承和发展。如在汉乐府诗歌、魏晋辞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词中,时常闪耀着《诗经》相思诗璀璨夺目的艺术光芒。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品在它的影响下遥相呼应,呈现出近乎相同的艺术气质和别具风采的艺术魅力。《诗经》中的相思诗流传千载、沾溉后世,历代情诗传承其精神意蕴、语言手法,创作出中国古代文学长河中的无数华章。

《诗经》;相思诗;传承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两情相悦、悲欢离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在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这一题材十分广泛,思慕缱绻、相恋缠绵、离恨悠悠,它反映出人类的一种普遍情感和本能体验,表达了一种对生活和生命的愿望和态度。其中,爱情诗中的相思诗往往情深意切、荡气回肠,它们多取自民间,洋溢挥发着人性的气息,青年男女真挚热烈的相思与相恋超越了对人性的压抑与桎梏,充满着自由与追求的朝气与渴望。风格淳朴清新、感情真实深厚、表达生动曲折、表现方法异彩纷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它为后代文人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与灵感。尤其是后代情诗在角度选取、情感表达、遣词造句、用典化用上,学习和借鉴了《诗经》的精华,创造了许多优秀作品。

《关雎》是《诗经》首篇,“此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青年男子在追求自己心上人时焦虑急迫、昼思夜想难以入眠的相思情景。”[1]首句描写了一位青年男子在河边追求一位贤淑美丽的姑娘,以关雎鸣声起兴,引出男子对女子的迷恋相思之情,如痴如醉,不能自已,尤其将忧虑焦急和昼思夜想的情状描摹得淋漓极致,辗转反侧难以安眠,少年的相思心理被描摹得栩栩如生。

《秦风·蒹葭》同为描述相思的诗篇,“是一支秋日恋歌”。[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3]

白露空濛的晨曦,青茂芦丛深处,一位男子在苍茫氤氲水汽里望着河边,恍惚迷离中似乎心爱的姑娘出现在彼岸,他追过去,对方却疏忽不见了,一会儿又看到姑娘出现在水中小洲上,他赶过去又消失了,几番反复,姑娘的身影若即若离。此诗物象清净,氛围朦胧;意境空幻,抒情婉约。表现出坠入爱河的男子一片情深义重的思慕之情和追求心上人坎坷曲折的过程。该诗回环往复、重章叠句,呈现出梦幻迷离、荡气回肠的唯美效果。是《诗经》相思诗中的名篇。该诗使用“芦苇”创造出一个梦幻唯美、有所寄托的意象,后世诗人赞美芦花飞折如夏雪的轻盈、纯洁。

《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乐府民歌中的优秀诗篇,表现了思妇怀人的悲苦与深情,全诗从魂牵梦萦、忧心忡忡到怅惘哀叹,通过多方面的描写将思妇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作了深入而完整的刻画。就在她相思苦闷到达顶峰澎湃之时,诗却在平淡含蓄的寻常意象中戛然结束,流光婉转,余味无穷。诗歌笔法缠绵婉曲,女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回旋曲折。思妇深切相思之情引发了重重叠叠的意象。如梦非梦、若真非真,虚实更迭,若即若离。颇富神韵。愤懑之情充溢满腔,慕思之积痛彻骨髓,千载之下,依然感人肺腑。

《诗经》相思诗中爱情题材的选取角度、恋人间的相思力度、大胆直接的表现手法等,不断给后代情诗以启发,散发出异曲同工的璀璨光芒。如唐代李白的《秋风词》:“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此诗中描摹的诗人内心活动与《关雎》一脉相承,“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同《关雎》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一样,表达了青年男女陷入恋爱时的柔情缱绻、相思不得。主人公对心上人念念不忘,昼思夜想以致于无法入睡,相思,这一人类最炽烈浓郁的情感使得他们患得患失、如醉如痴,迸发出浓郁悠长的情感。《关雎》的结尾是诗人由相思生发出无限美好的愿景,冥思苦想要百般追求取悦那位姑娘,洋溢着欢乐祥和的美好氛围。《秋风词》中的诗人远眺秋风明月、寒鸦落叶,黯然神伤之余惆怅百转,往昔历历在目、眼下又凄凉孤独,令诗人无可奈何,只添怅惋愁绪。凝结于眉间心上的不舍思念令诗人悔恨曾经的相识,生发出早知相思如此之苦,又何必相爱。结尾凄婉动人。但是其中相思的悠长焦虑却是同《关雎》一样。

李清照《一剪梅》寄托着她与丈夫离别之后的一腔深情,反映出恋爱中女子的锦心绣口,相思情深。“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更成了千古吟唱传诵的佳句名言。花开花谢、既是自然界生枯往复的现象;水流西东,又是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象征。流水落花隐喻着人生、爱情、年华、离合,给人以“心比秋莲苦”之恨。“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两句在写诗人自身相思浓愁之时又推己及人到对方。“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与《郑风·子矜》“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如出一辙,聚集着女主人公难以排遣的相思忧伤。

《诗经》中有些是单方面的相思倾慕。

如《邶风·简兮》,余冠英认为“这诗写卫国公廷的一场万舞。着重在赞美那高大雄壮的舞师。这些赞美似出于一位热爱那舞师的女性,”[4]高亨先生亦说:“卫君的公廷大开舞会,一个贵族妇女爱上领队的舞师,作这首诗来赞美他。”[5]

从以上列举的《诗经》中相思诗来看,男女相思恋情描写比较坦诚、执着和深情,产生了许多缠绵动人的作品。《诗经》以后的情诗深受启迪,传承又汲取了大量精华,创作了无数与其相互媲美、遥相呼应的美妙诗词。

[1]王秀梅.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社,2012.

[2]黄鸿秋.诗经精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杜若明.诗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4]余冠英.诗经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金凤蕊(1989-),女,满族,河北承德人,河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I

A

1006-0049-(2017)14-0118-01

猜你喜欢

关雎情诗诗经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诗经〉二首》随堂练习
中西方早期爱情诗审美风貌对比
爱的剖白——浅析冉仲景诗集《献给毛妹的99首致命情诗》
从《诗经》比兴循环解释现象探究“兴”的起源——以《关雎》《汉广》《樛木》三诗为例
《〈诗经〉两首》阅读训练
一首情诗,唯美了相识
那些年,我们读错的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