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以“国家财政”为例

2017-01-31王文娟

山西青年 2017年14期
关键词:理性案例学科

王文娟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300



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以“国家财政”为例

王文娟*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300

核心素养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和导向标,是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文章主要从“案例设置”“问题探究”“作业创新”三种方式探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途径。

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实现途径

一、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意义

1997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等国际组织先后开展了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并且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构建自己的核心素养体系和框架。我国在2004年11月由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也首次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素养”,更强调学生应该具备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基础上的进一步具体化。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国家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是我国顺应世界教育发展改革趋势、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举措。

核心素养具体要扎根和生长于具体学科教学活动中,不同学科教学有自己学科独特的学科素养。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理性精神和公共参与四个素养,这四个素养内容相互交融,逻辑前后承接,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个体。为了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主要从“案例设置”“问题探究”“作业创新”三种方式探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途径。

二、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案例情景:紧扣时代脉搏,培养学生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在社会生活中,政治认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量。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只有得到社会成员的广泛认同,才能充满生命力并长期存在下去;一个人也只有在产生政治认同感的时候,才能对一个组织或一个信念表现出强烈的热忱和忠诚。思想政治学科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必须精选紧扣时代脉搏的正面案例,通过挖掘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内容,把生活中的正能量传递给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塑造期的青少年,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他人、社会国家的关心和爱护,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认同并落实到行动中做出更多亲社会行为。

例如:教师在“国家财政”的教学中,结合“十二五”建设中国家对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和教育支出的数字连年增高的案例,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对于改善民生的关注,对普通群众的真切关怀。“十二五”建设中“新四大工程”的案例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国家财政的重大作用、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这些正面案例能够帮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能够激发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认同改革开放政策,拥护党的领导。

(二)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思想政治课应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何谓理性?康德曾这样解释“一是要自己思考,即不迷信权威,包括书本、教条经验、领袖、导师、救世主、专家等等,一切要经过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二是要自己思考,也站在每一个人的立场上思考,这样才能避免但是自己思考有可能造成的自我膨胀,才能时刻保持谦卑而与人类共同的理性相沟通。如果能做到这两点,就是保持了理性精神”①。理性精神综合表现在一个人的独立、辩证、批判的品质和行为特征,也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全面要求着高中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发展。理性精神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概念,如何将理性精神具体实在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是课堂教学与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例如:在教学“国家财政收入”时,教师设置问题:

俗话说的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很露骨,但是却很实在,这也同样适应于国家。国家要想更好的履行对内对外职能,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就必须获得大量的财政收入,那如何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呢?

观点:多跟企业和个人征税,征的越多越好。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你的依据是什么?

这样的辩题设置充满了辩证的理性精神,学生思考处理问题不能形而上学,辩证地看待财政收入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思维的广度不断拓展,理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理性精神也得到培养。

(三)创新作业内容形式: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主动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提高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能力,增强依法办事,以法律己,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这些要求实际上都是强调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公共参与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作为课堂教学环节的课堂作业布置和作为课堂教学补充的课外拓展活动,在培养学生公共参与能力方面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设置角色体验活动,布置课堂作业。

1.假如你是某市市长,不会如何财政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附有某市政府的信箱和电话)

2.在民生方面,某市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请为某市政府的财政支出规划提出几点意见(附有某市政府的信箱、电话)

设置这两个课堂作业,能够疏通和拓展学生公共参与的渠道,提高学生公共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改变传统的只重知识的训练忽视能力养成的教育弊端。生在思考问题提出建议的同时,课堂所学应用于社会实践,学会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表达和升华自己的情感,为将来迈入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社会公民奠定基石。

三、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师要准确把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在课程教学中善于创新,精选教学案例情景,有效设置问题和作业内容、形式,通过实践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学习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 注 释 ]

①郭建峰.让理性之光照进现实[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3(1):2.

王文娟(1992-),女,汉族,山东莒县人,山东师范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G

A

1006-0049-(2017)14-0107-01

猜你喜欢

理性案例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超学科”来啦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