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再思考

2017-01-31毛开翼

山西青年 2017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思政理论

毛开翼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1



构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再思考

毛开翼*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1

实践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故此,教学时开设社会实践教学体系是极为紧迫的任务。本文主要概述思想教学体系中的内涵,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最佳方式,以期探寻科学合理的高校思政课程实践体系的搭建。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再思考

高校以培养各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做为目标,这就使教学实践成为了思政教育工作中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实际操作能力是高校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向,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加强自身操作能力。思政教师应合理的将思政精神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实践当中,让学生在实习的工作岗位中体会思政精神的作用。

一、高校思政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主要是为适应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所以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获取更多的知识,练就更多的能力,树立职业发展目标。实践教学活动开设中,学生能亲自参与到教学中,亲自体验教学内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在实践的平台上展示自我,淬炼自我,以服务他人为己任[1]。学生通过思政实践课程的开设能增强自己辨别社会的能力,强化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理念,也能提升自己的全面发展能力。

高校思政教学活动的开设,应该鼓励学生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这样能让课程的实践性得到强化,也能让课程内容更具说服性,对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起到积极影响,但是发展期间也有部分问题存在。故此,高校,在开展思政课程时,在完善教学理论研究的情况下,可以在实践探索和理论构建中为高校学生搭建一个能更好实践教学框架系统,让思政实践教学系统更为规范性和科研性。

二、高校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再思考

(一)理论知识学习为第一课堂

思政课堂教学是把学生当成社会的主体来进行培养。由于思政课堂实践教学理论学习应该着重体现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以此为基础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为让课程教学模式更为丰富。可以通过讨论、演讲和辩论的方式进行综合性的案例分析,在借助模拟情景再现的情况下,使授课内容与实际社会经验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师生之间也就能形成良好的互动,这就能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从而能活跃整体课堂气氛,对带动学生的协作精神有积极影响。

使用该教学模式不但能强化理论教学内容,还有实践教学色彩,能在节省实践教学成本时间的前提下,丰富学生的思维内容,让学生的思辨能力更好,理顺复杂理论知识,以弥补理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对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帮助。一线授课教师通过给学生批阅作业,与学生本人交流,问卷调查等,或是校园BBS论坛等形式,将所有的鲜活实践素材整理好进行分类,然后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从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2]。

(二)实践教学是第二课堂

第一,解惑深度课堂。深度课堂的解惑开展不但能弥补理论讲述的不足之处。更能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如博物馆、纪念馆和展览馆等爱国主义基地的使用,能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历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地还有相关的历史性建筑,通过实际的了解,能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大学生对党的感情加深,也能更热爱现在生活的国家,使学生树立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意识。总之,所有的主题参观都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配合讲解教育,让教育的效果达到最佳。第二,前沿高端课堂。前言高端课堂的建设主要是借助于系列性讲座,让学生关心国家发生的大事和热点事件,通过政治理念解读课程内容,这就能在深化学生知识视野的前提下,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让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提升,使学生的道德意识、品质意识得到强化,进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社会实践为第三课堂

思政教学主要是在理论教学与实践的前提下,按照课堂教学目标开设社会实践内容,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深入的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3]。其实这种思政课程教学活动的开设主要以“三下乡”“志愿服务”“社区服务”为主,让部分学生干部深入到社会实践中使用短期挂职或者岗位见习的方式,协助学校开展工青妇团的工作,在围绕思想课程相关内容的前提下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这其实是综合性开展实践教学的关键,在与党团活动、社团活动、专业实践融合的前提下,开展整合与设计,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好的应用到社会中,也通过社会实践的反作用更好的深化理论知识理解。社会实践对于高校学生来说非常重要,高校学生年龄的特点使其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心理厌烦感,但是对于社会实践一类的教学方式却很乐于接受。因此社会实践教育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使其能够真正发自内心的投入到相关学习之中,能够在这样的学习中真正学习到相关知识。在社会实践结束之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总结工作,使学生的思想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三、结语

相较于理论实践教学活动,校园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开放性更好,但也有着自身的制约因素,故此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实践性,让实践教学能更好的契合理论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上文论述,能获悉为构建系统化的教学系统,开展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机制极为重要,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着精深理解,也能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和校园实践活动中来。

[1]王素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实施的基本要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4).

[2]宋成鑫.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4).

[3]侯云霞,于金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与实践教学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02).

毛开翼(1981-),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博士在读,成都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

A

1006-0049-(2017)14-0056-01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思政理论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坚持理论创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神秘的混沌理论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