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法律教学质量的探讨

2017-01-30王新兰

山西青年 2017年15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案例法律

王新兰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提高法律教学质量的探讨

王新兰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我国的法律体系是庞大复杂的,仅仅是我们所学习的法律基础课程也是内容较多、范围较广的,因此,教师无论如何都要做到因材施教,采取适合他们自身状况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分层次、分阶段的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资料;学习态度;学习兴趣

人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既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更需要有一定的思想到的水平。作为即将走上社会,成为社会劳动者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而作为学校法制教育重要的途径就是法律基础课。

一、搜集材料,认真准备

严格审视材料。现在的法律材料很多,最基本的有教材,另外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各大出版物上都可找到很多相关内容,但是其可用性却需要经过严格审视。如网上收集的材料的真实性,出版物记载材料的时间性,口述材料的可靠性等,都需要严格把关、认真审视、精心挑选,以确保我们所讲解的内容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符合我国国情、有据可寻、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的真人真事,这样的材料才具有说服力和使用价值。就材料而言,它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认真研读,找出里面的精华和稍显落后的内容,再到其他地方找出新的内容加以补充和修正,以确保我们所讲的是绝对正确和合乎时代发展要求的。

案例是教学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讲解的案例必须是经过精心挑选,紧跟时代步伐,有据可寻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的真人真事。最有效的,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采用身边的真实事例,也可以买当天或者最近的报刊,认真研读,找出里面的案例,然后进行分类,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在上课的时候与学生们共同分析,再每隔一定的时间,将所有的内容装订整理,形成体系,成为资料库,一定是收益非浅。

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法律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的真正的学好法律。从职业教育现状来看,法律专业的职业生尽管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但是并不能代表他们有着很强的法律意识,在学习态度方面就是端正的。因此,教师还需要及时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的学习思想,在展开某个课程教学前进行必要的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思想状况等,从而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如在教学内容中找出和学生学习实际较为接近的内容让学生参与讨论。如在学生借钱、借物时,是不是有要求对方写借条?让学生来讨论学校的保卫科有没有权利拘传学生?让学生讨论在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如何处理?提出如毕业后工作单位不允许女生结婚生孩子时应该如何有效的保护自己?等等这些和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话题,来引导学生试着去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从而提高学生对法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对学生不同答案的分析和总结,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并通过正反分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辩论能力。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做好依法办事的能力,适应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的发展需求,自觉形成遵守法律和有效利用法律趋利避害,维护自身和社会利益的习惯,能够和违法犯罪现象勇于斗争,从而为更好的建设法制社会做出重大贡献。

三、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在法律教学中,单纯死记硬背会使得学生感觉学习法律条文枯燥乏味,产生厌学情绪。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将法律条文和生活中的法律现象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对生活中出现的法律现象借助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解决,则会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主动性,使得枯燥乏味的法律条文立刻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如在讲刑法内容时,教师可以对学校内的个别同学的打架斗殴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让学生自己通过法律条文来认识和分析是违法还是犯罪,以及这些行为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较快的掌握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而且可以能够很好的应用于生活实际,在需要进行法律普及和讲解时能够进行很好的分析。这些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内容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同时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认识这类违法犯罪的现象,更好的应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使得课堂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学手段形式多变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应该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应用能力,并将这些法律常识和纷繁复杂的法律现象有机联系起来。在教学中,除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采取其他多种方式以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一)案例教学教学法。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的教学目的,给学生找出具体的案例,在案例分析和探讨基础上实施教学。通过教师的指导,加强学生对于案例的分析和概况能力等,从而更好的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更好的进行判断,对学生实施因势利导,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概括分析和归纳说理能力,从而将诸多的法律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多言堂”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种方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角色的转换。在每堂课完成后,教师可以开展自由问答活动。使得学生能够自由的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由学生和教师来共同完成。不仅可以学生之间相互提问,也可以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提问。当然这些自由式的提问会使得老师或者学生遇到很难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可以发挥各自的主动性来积极、全方位的解决。当然更重要的是需要做好准备和引导,使得提问更有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增强实际应用

法律专业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学校可以设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竞赛活动等,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

总之,社会发展需要综合性的人才,要提高法律教学效果,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1]郝静.高等职业院校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J].河北企业,2015(12).

[2]毛素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36).

D90-4;E

A

1006-0049-(2017)15-0174-01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案例法律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让法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