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2017-01-30

山西青年 2017年15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学科核心

梁 静 梁 娟

1.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北京 100094; 2.东赵乡东赵小学,山西 晋中 030600



核心素养下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梁 静1*梁 娟2*

1.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北京 100094; 2.东赵乡东赵小学,山西 晋中 030600

核心素养一直是教育界热烈讨论的话题。在此背景下,英语学科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分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旨在对英语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提出一些方法。

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国际间经济贸易合作以及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多元文化交融的“地球村”格局已然形成。在愈发频繁的国际交往中,语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语言性质的讨论,已经由最初的工具性转变成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英语作为国际交流中的主要语言选择,其发挥的作用与价值,不断被重新探究和认识。而对于英语教育,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能认识英文单词,能听懂几句英语,而是能够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完成学科育人的目标,能够在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碰撞中谋求更好的发展。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布以来,深化课程改革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热烈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生发展理念,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之一。

以培养“核心素养”的发展理念,对于英语学科的教学也做出了要求。正在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在此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因此,本文将首先分析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实际经验为出发点,探究英语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我们都知道,英语学科素养包含四个方面:即,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境中,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获取和传递信息,解析情感态度、了解意图、达到文化理解的能力。学习能力主要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组织学习能力、兴趣、动力和毅力的综合体现。而不同的语言体现不同的思维特点,反映人在思维的逻辑性、创新性和批判性方面的水平特点,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于英语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感知另一种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世界,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发展。语言承载文化,英语的学习,有助于了解西方文化,加深对不同文化的感知。这四个方面相互包容,相互促进,构成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英语学科存在问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学科亟待完成由“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的转变,形成英语学科独特的育人观。当前,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教师关注的教要大于学生关注的学,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如何教好一堂课,而并非是学生如何去学,因此,

课堂的教学呈现模式化、表层化以及程式化。对于特定的教学内容采取特定的教学方法,统一模式,不做变化,教学停留在对表层结构的认识上,没有对超越语言之外的思维品质,价值取向以及文化素养进行讲解,而教学的程序也固定化,出现“只要会读英语单词,背熟英语课堂指令1000句,谁也可以做英语老师的”玩笑,但这种玩笑也反映出一定的问题,那就是英语教学的情感教育及价值观教育无法落地,脱离实践生活,思辨能力缺位,批判性思维缺失,学科价值观错位。

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理念,英语学科的教育,不仅仅应该使学生掌握英语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还要促进学生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维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程晓堂,2016)。

三、英语课堂教学探究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将全面践行“学科育人”的教学理念,并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中做出改进。因此,在进一步阐释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以及指出英语学科在教学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之后,作者结合北京和山西两地的英语教学课堂经验,对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做出了一些思考。

(一)情境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应以创设情境,创设“问题与解决、与现实对接、提供可选择的方法”这一反应链条,以“任务驱动,输出促成”的理论为指导,对涉及到的问题进行积极性思考。比如,在On Your Bike 这一单元中,我们可以通过 The White Bike in Amsterdam 这篇文章,创设情境,联系城市的环境问题及自行车使用情况,通过寻找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当下流行的摩拜单车以及OFO单车等多种方式,并且鼓励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要为祖国的环境问题献计献策。同样,在初中“How do you go to school?”这一单元,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使用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的理念。通过这种情景设置,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参与、评价、输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情节设置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感觉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二)信息化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是适应信息时代对人的自我实现、工作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新挑战而诞生的概念,它指向于构建我国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张华,2016)。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将信息化的手段带入课堂,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思维,师生间“情感态度”形成共振,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的兴起,将网上课程和资源搬入课堂成为可能。这也是对传统教材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因此,要真正实施信息化的课堂教学,就要重新解读书本教材。对学生来讲,教材也只是个例子而已,如何围绕话题以及功能,有选择的整合教材,补充其他阅读材料,是每位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对于英语学习也有不少可供选择的APP,比如盒子鱼,一起作业,批改网的使用,以及MOOC,网易公开课等网络资源的选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以及课下作业检测模式。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有趣的话题选择,具有思维挑战性的材料阅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不同的文化世界,从而提高英语核心素养。

(三)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

英语是以阅读为支撑的课程,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英语语言的意识和兴趣,加深英语文化修养。在阅读当中,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方式,如“翻转课堂”“对子活动”、“小组活动”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英语阅读应当指向核心素养,摒弃传统以获取表层信息为阅读目的的方式,通过阅读,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把握对话题的感知,通过批判性思考,建构读物所传达的内在价值。因此,英语“阅读圈”对于英语学科的学习能力、阅读水平、文化素养的提高有极大帮助,能够使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在英语“阅读圈”中,每个学生都承担了一定的角色,分别包括:阅读组长(Discussion Leader),总结概括者(Summarizer),文化连接者(Cultural connector),实际生活联系者(Connector),单词大师(Word master)以及篇章阅读者(Passage person),通过明确的分工,根据自己的角色,经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全班汇报的过程,完成对英语阅读材料的思考、解构与重新建构,同时,每位学生在小组中承担一定的角色,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小结

自2005年以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以及探讨的话题。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英语学科形成了特有的英语核心素养,即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格与文化品质。核心素养的提出,同样映射出在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存在程序化、模式化、表层化的问题。基于对上述问题的简要分析,本文对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认为英语课堂教学应注重情境创设、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体验,使话题贴近学生日常,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中完成思维、文化品质的提升,从而达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完成全面育人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1]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全球教育展望,2016.04.

[2]刘学惠.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推进英语自主阅读.江苏教育,2016(09):35.

[3]廖国荣.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阅读教学.亚太教育,2016.25.

[4]罗少茜,李红梅.阅读的力量和热情—通过“阅读圈”燃起对英语阅读的热爱.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6(07-08):03.

梁静(1989-),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任教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梁娟(1985-),女,汉族,本科,任教于榆次区东赵乡东赵小学,英语教育专业。

G

A

1006-0049-(2017)15-0146-02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之美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