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提升网络监管实效性的路径

2017-01-30徐晓璐

山西青年 2017年15期
关键词:网警回帖言论

徐晓璐

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浅析提升网络监管实效性的路径

徐晓璐*

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美国“互联网自由”战略的实质是国家利益在互联网领域的延伸,为当代网络监管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要把握好网络监管的“度”,需要明晰权限和方式。监管的主要精力应放在网络公共领域,采用“删帖、回帖”相结合的“科学疏导”模式,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形成监管合力,切实提升网络监管的实效性。

网络自由;网络监管;实效性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信息传播等诸多领域的变革。自2010年以来,美国政府大肆宣扬“互联网自由”战略,试图用美国价值观重塑网络世界。

一、明晰网络监管的必要性

2010年2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表了题为“网络自由”的演讲,宣布美国将把“不受限制的互联网访问”作为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信息自由”的观念。美国的“网络自由”战略,具有明显的双重标准。在国际社会中,美国根据关系的远近亲疏,对不同国家给予不同的待遇。在国内,美国国会通过了《信息安全与互联网自由法》等议案,授权政府部分接管或禁止对某些网站的访问[1]。由此可见,美国的“互联网自由”是以不损害国家利益及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为前提的。

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干预的自由机制往往会引发危机。十八世纪,欧洲古典经济学家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是支配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只看不见的手”。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通过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干预经济,弥补自由市场机制的缺陷,维护经济稳定。时至今日,大多数西方国家采用的“大市场小政府”的经济模式较好地发挥了“两只手”的作用,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保持政府对经济的适度干预。缺乏干预的自由机制,同样会引发网络空间的危机,政府、企业和公民的信息存在泄露的风险。因此,适度的监管有助于维护网络秩序,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要准确把握这个“度”,需要明晰监管的权限和方式。

二、提升网络监管实效性的途径

我们认为,要想进一步提升网络监管的实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政府应将监管的主要精力放在网络公共领域,而对于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QQ、微信等聊天软件,可以通过运用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实行“监而不管”。

通过对网络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了解个体的生活习性、行为规律、个性特征[2],洞悉舆情,知晓民意。在此基础上,对网络公共领域的监管应采取“疏导为主,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部分网站和论坛中的确存在着传播低俗信息,散布危害国家、社会安定言论的现象。对于此类行为,要毫不留情地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偏激言论主要源自“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对国情、政府行为的认识不足。在应对这类问题时,通过回帖进行疏导比单纯地删帖更为有效。

其次,回帖内容的科学性,是实现“科学疏导”的关键。因此,回帖者必须把握好两个前提。第一,针对网络言论中出现的“盲目排外”和“崇洋媚外”的思潮,回帖者需要理性审视“中西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在经济领域,由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物质生活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我国作为“后发国家”,潜力巨大,国民应当通过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动态,坚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在精神文化领域,西方崇尚契约精神下的个人主义,中国则注重大一统思想下的集体意识。两者各有所长,互相借鉴,相互融合是大势所趋。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将“包容精神“融入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我们要矢志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针对网络言论中出现的针对“政府行为”的偏激言论,回帖者需要正确把握“政府与人民”关系,引导公众理性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政府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改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国民经济实现腾飞,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问题错综复杂,需要通过“渐进式改革”,分轻重缓急地依次予以解决。相比于无休止地抱怨,更为理性的做法是通过自下而上的尝试、呼吁,推动政府自上而下的决策、管理,共同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政府行为将会更好地体现民意。

三、提升网络监管实效性的尝试

目前,我国网络监管的任务主要是由网警执行落实的。在我国的部分省市,已经逐步开始进行“删帖、回帖相结合二元模式”的试点探索工作。一位网友在百度贴吧里声称“吃鱼类肉食导致同伴感染病毒,不治身亡”。广东湛江网警跟帖回复:“您好,我是湛江网警。经核实,您所描述的内容失实。为避免不实信息扩散,请您配合删除![3]”在重庆天涯论坛上,针对网友对当地治安状况的质疑,一名网警跟帖回复,从自身工作经历出发、结合身边同事的遭遇,细致地描绘了基层民警的工作内容,文中透露出的种种艰辛令人动容,坦诚的回复得到了众多百姓的称赞。

然而,针对部分偏激言论的回帖,不能仅仅依靠网警的力量,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广大青年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需要不断提升政治觉悟,熟悉政府的方针政策,理性审视中西差异。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期以吾辈绵薄之力,还同胞一片网络净土!

[1]阚道远.美国“网络自由”战略评析[J].现代国际关系,2011(8):18-23.

[2]胡树祥.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6):60-62.

[3]叶晓楠.网警“保驾”互联网安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8-17.

徐晓璐(1993-),女,山西大同人,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

A

1006-0049-(2017)15-0102-01

猜你喜欢

网警回帖言论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谜语故事三则
他们的言论
十二星座各适合哪个警种(下)
善意回帖:韩国教授的民间努力
网警贿赂网警:替领导删帖
爆强回帖集锦等
言论集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