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抢占“微阵地”*

2017-01-30

山西青年 2017年15期
关键词:党性修养微时代阵地

王 妍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59



“微时代”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抢占“微阵地”*

王 妍*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59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微时代”已经来临,一方面,“微时代”为基层党组织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微时代”的到来带来信息爆炸,科类信息涌入人们的生活中,由于现阶段网络监管体制并不完善,个别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不强,不能够及时分辨出各类信息的真伪、优劣,影响其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这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需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微时代”下充分发挥出基层党组织的基层堡垒作用,及时搭建“微载体”,抢占“微阵地”,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微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

一、“微时代”下大学生党员队伍暴露出的问题

(一)党性修养不足,难辨“微信息”优劣

党性修养对于广大学生党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关乎到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修养,组织纪律修养,道德品质修养。“微时代”下各类信息涌入人们的视野中,这对高校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工作具有巨大的挑战。部分大学生党员对党的方针政策等了解的不够深刻,同时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对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单一,出现“形式主义”与“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不能激起大学生党员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出现理论匮乏,党性修养不足等现象。导致不能准确的明辨出各类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同时容易造成大学生党员偏离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容易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二)缺乏对党的理论的认识

部分大学生党员对党的理论掌握不牢固,思想政治觉悟不高,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尤其在“微时代”下,多元文化融合与各种思想交锋,加之大学生党员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长的关键时期,信息真假判断能力较低,极易导致对党的理论认知错误,产生极端、偏激的理解,因此,需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利用“微媒体”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建设。

(三)理论实践严重脱节

“微时代”环境下,部分大学生党员只依赖通过“微载体”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等理论知识。部分高校学生党员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理论实践严重脱节,“纸上谈兵”现象尤为显著。这就需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合理利用“微媒体”,在大学生党员持续教育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做到理论实际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二、“微时代”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抢占“微阵地”

(一)以“微载体”为依托全力打造“红色新型微阵地”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充分利用“微时代”下“微媒体”传播速度极快、针对性极强、内容极为丰富的特点全力打造“红色新型微阵地”。通过宣传红色文化,高校基层党组织能够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使广大高校学生党员明确目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成为“红色新型微阵地”中的“90后网络红军。”

(二)以“微载体”为依托开展党员发展、教育、监督机制

1.发展机制

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关乎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与理想信念的培养。完善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机制可以使大学生党员提高对党的理论方针的认识,从而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充分发扬高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思想和行动上端正入党动机,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大学生党员队伍保证其先进性、纯洁性,同时也使高校基层党组织充满活力与战斗力。

2.教育机制

作为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大学生中的中坚力量,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与纯洁性。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及时搭建“微载体”,探索大学生党员教育新模式,定期开展大学党员持续教育。如定期开展“微论坛”、“微党课”、“微测评”等活。以“微媒体”为媒介使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做成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将单纯的理论讲解传统模式转变为现如今的互动交流学习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广大学生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党员做到真正的理解,摆脱形式主义。

3.监督机制

“微时代”下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与发布者,但是目前网络信息监管机制尚未健全,部分大学生党员理论素养差,党性修养不足。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党员在网络上行为不端正,成为了错误言论的发布者,严重影响了高校对“微阵地”的建设。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加强对“微载体”的监督机制,对平台所发布的信息进行严格的筛选,保持“微平台”内风清气正。使大学生党员可以在一个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微平台”内交流学习。

(三)以“微载体”为依托树立正面舆论新导向

信息时代下,各类信息呈爆炸式出现与快速增长。但高校基层党组织不能够忽视“微载体”所带来的问题,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微载体”传播虚假信息,企图改变“微载体”的舆论导向并且颠覆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这就需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微载体”的正面舆论导向作用,以“微载体”为媒介及时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随时随地的影响大学生党员的思维意识,使得大学生党员能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人生方向,真正的成为高校学生组织中先锋队主力军。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抢占“微阵地”的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队伍中的骨干力量,需要高校学生党员保持其先进性、纯洁性。现如今“90后”党员占大学生党员的大多数,“微媒体”对“90后”影响巨大。高校基层党组织抢占“微阵地”,一方面,可以促进“微载体”促进正面舆论的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另一方面,高校基层党组织抢占“微阵地”有利于拓展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教育视野,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党员不断的进步。

“微时代”下,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基层党组织要把握“微时代”这一有利时机,及时搭建“微载体”,利用“微载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努力将大学生党员队伍打造成为一支“微时代”下强有力的“网络红军”。

*2016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党员持续教育新途径的研究》(2016GXDJ-C044)研究成果。

王妍(1983-),女,辽宁鞍山人,研究生,沈阳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D

A

1006-0049-(2017)15-0053-01

猜你喜欢

党性修养微时代阵地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无尾怪”和“独角怪”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树立党章意识 加强党性修养
传承耀邦家风 增强党性修养
汲取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强大力量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